徐州工程学院课程建设管理规定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673745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州工程学院课程建设管理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徐州工程学院课程建设管理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徐州工程学院课程建设管理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徐州工程学院课程建设管理规定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徐州工程学院课程建设管理规定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徐州工程学院课程建设管理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州工程学院课程建设管理规定(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二:徐州工程学院课程建设管理规定 徐工院行教【2007】50号 课程教学是实现高等学校教学职能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教学质量是直接影响人才培 养质量的核心要素,课程建设水平是衡量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为加强课程建设工作,完善课程 体系,推进教学改革,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 通知(教育部教学20031 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课程改革与建设的若干意见(苏高教 200230 号)等文件精神,特制订本规定。一、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我校创建苏北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宗旨,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

2、量观 和教育观为先导,以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为重点, 通过加强课程改革与建设,全面提高我校课程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 素质应用型人才。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是:1构建富于时代特征和我校特点,与新世纪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2全面提高全校课程建设的整体水平,在此基础上,建设一批达到苏北一流、江苏省有地位的 具有明显特色的精品课程和课程群。3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课程开发、改革与建设的课程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为优势课程的快速 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二、课程建设的类型课程建设分为合格课程建设、重点课程建设和精品课程建

3、设三个层次。合格课程建设是指以完善课程教学基本规范为目标的常规性建设工作,所有开设的课程都应进行 合格课程建设工作。重点课程建设是在合格课程建设基础上,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等所进行 所进行的以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条件建设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建设工作。重点课程突出 课程建设的特色和教改方面的成果。重点课程的建设工作是遴选精品课程的必要环节。精品课程建设是指在重点课程建设基础上,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等所进 行的以建设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为目标的示范性课程建设工作。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带动其 他课程建设,从而实现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目的。三、课程

4、建设的条件与要求(一)合格课程建设合格课程的标准。具体如下:1任课教师有稳定的任课教师队伍,课程负责人具备讲师以上职称。2教学文件与教学资料 制订了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大纲的内容和形式都符合学校的相关规定。 教材选用了国家正式出版的优秀教材、获奖教材、规划教材或高水平的自编教材。课程实验、课 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有合适的教学指导书。建有符合学校规定的试题库或试卷库。 任课教师有完整的讲稿和详细设计的课程教案。 教学过程中涉及的所有教学资料填写规范、归档及时且完整。3教学条件 实验仪器设备有基本保证,课程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必开实验能够100%开出。 已经

5、建有校内外实习基地,能够保证实习教学正常进行。4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 能够恰当地运用挂图、教具以及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能够恰当地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备课认真,讲授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讲授进程符合教学进程计划,课后有辅导答疑,作业批 改认真、学生平时成绩记载完整。教学效果良好。(二)重点课程建设申请重点建设的课程必须符合下述条件: 1申请重点建设的课程是已经通过建设的合格课程。2申请重点建设的课程是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或公共选修课中的大学生 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3申请重点建设的课程师资队

6、伍已相当稳定,任课教师职称、年龄结构基本合理,课程负责人具 有教授或副教授职称。主讲教师为有丰富教学经验、较高教学水平的骨干教师。4学院应该制订重点课程建设规划。申请进行重点建设的课程应该是规划建设的课程。 重点课程建设的具体要求:1教学基本规范 课程教学大纲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具有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紧密结 合的课程特色。具有健全的课程管理制度,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有严格规定。具有完整的教学文件, 教学文件内容科学合理,能够得到严格执行。2教学队伍 有一支具有较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师资队伍,任课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治学严谨。课 程负责人或主讲教师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

7、、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中青年教师培养有措 施,成长快。3教学内容 正确处理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正确处理知识、能力、技能之间的关系,重视实践教学,综 合性、创新性实验课程开出率高,能够针对性、高质量开展实习实训。教学内容较好地体现高素质应 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4教学条件 选用教材较好体现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选用了优秀教材或自编的特色教材;教材和辅助教 材配套成体系。实践教学条件有保障。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得到较好的落实。实验室能够进行开放性教学,能够 为学生参加科研或科技活动提供良好条件。5教学方法与手段 积极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成效显

8、著。合理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等教学手段且效果良好,提供了网络教学资源。6教学效果 课程改革和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反映良好。课程促进了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整体运行协 调,管理水平高,实践效果好,成果明显。7课程特色 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较好地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符合高校同类课程改革趋势和建设方向,符合本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体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相结合的原则,具有明显 特色。8建设情况 有详细的课程建设计划。建设中能按计划认真进行阶段性检查和小结。按期完成本课程建设任务, 达到各项预期目标。(三)精品课程建设作为精品课程建设的课程,必须符合下述条件:1. 精品课程建设的课程

9、是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公共选修课中大学生 素质教育核心课程。2. 精品课程建设的课程是已经通过校级重点建设并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的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为校级精品课程申报省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创造条件。四、课程建设的实施与验收1各二级学院(部)负责本单位课程的初评与推荐工作。每年十月底之前将本部门立项建设的合 格课程名单报教务处。2合格课程建设工作主要由课程归口的二级学院负责资助、实施、过程检查和验收,并将验收情 况报教务处(参见附件四),学校进行抽查。验收合格后,才可申请校级重点课程的立项建设。3每年十一月份,教务处对校级重点课程予以立项。重点课程立项建

10、设时间一般为二年。在建设 期间,督导组将对在建课程的进行随机听课。次年十一月底,教务处将组织专家对重点课程进行中期 检查,中期检查主要通过校园网进行。4重点建设课程建设期满时候,教务处将成立课程验收小组对在建重点课程的进行验收。验收主 要通过实地考察结合网上评估进行。验收小组将利用听取课程负责人的汇报、审阅材料、召开师生座 谈会等形式进行验收,并依据重点课程建设指标对课程的网上资源逐项进行验收。对到期无正当理由 没有完成验收指标的在建重点建设课程,取消其建设资格,必要时抽回建设资金,并根据实际情况给 予通报。验收前,课程建设负责人应该提交下列材料:(1)课程建设总结报告。(2)教学文件和过程教

11、学资料。(3)编写的教材、开发的多媒体课件。(4)课程支撑网站及上网材料。(5)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6)各类显示教学效果和课程特色的佐证材料。(7)经费使用记录和经费使用报告。(8)课程建设负责人认为应该提交的其他材料 5每逢双年学校在通过验收的重点课程中组织评选一次校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分校级一类 精品课程和校级二类精品课程。获得校级精品课程视为校级教学奖励,学校将对校级精品课程予以资 助建设经费并择优推荐参加省级精品课程的评选。6合格课程的称号保持两年,两年期满后需重新建设;校级重点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的称号均保 持五年,五年期满后需进行后续建设。课程称号的有效期内,课程负责人出现重大

12、教学事故或课程教 学质量明显下降,取消其相应的课程称号。五、课程建设的制度保障成立学校、二级学院和教研室三级管理组织,加强对课程建设的统一领导。学校成立课程建设指 导委员会,负责制定课程建设总体规划、目标和措施,负责全校课程建设的指导和评估验收工作。教 务处是学校课程建设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课程建设规章制度的制定、经费预算和管理、课程评比的 组织和省级精品课程推荐等工作。各二级学院成立课程建设领导小组,院长任组长,负责本院课程建 设的规划、组织与实施,对课程建设进行过程控制,督促检查教研室的课程建设工作。教研室成立不 同课程的建设小组,根据学校和二级学院课程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明确负责人,制定实

13、施方案,进行 具体建设工作。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课程负责人既是课程开发与建设的主要责任人,又是该课程的教师、教学 任务分配、教学研究以及课程教学资源的学术组织者、领导者,对该课程的建设质量和教学质量负责课程建设成果应作为考核二级学院、教研室和教师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后所有晋升讲师职称的教 师必须参与合格课程建设并验收合格,所有晋升副教授职称的教师必须参与重点建设课程的建设并验 收合格,所有晋升教授职称的教师必须是重点建设课程的负责人并经验收合格,否则不予批准晋升高 一级职称。六、课程建设经费核拨与使用 立项建设的合格课程下拨建设经费元;立项建设的重点建设课程下拨建设经费元;二类精品 课程下拨建设

14、经费元;一类精品课程下拨建设经费元。课程建设经费主要用于以下方面:(1)调研差旅费。(2)购置教学参考书。(3)编写教材、讲义或教学资料。(4)发表教学研究论文。(5)购置本课程特殊需要的小型教学、实验设备。(6)用于小样或样品制作、易损易耗品的购置等。(7)本课程建设必须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软件及耗材。(8)加班劳务酬金(不超过经费总额的20%)。(9)其他经过审批的合理支出。 课程建设经费按照下述程序使用:(1)课程建设负责人根据课程建设计划提出申请,由教务处审批使用与报销。(2)所购教学仪器设备须按学校设备管理规定进行购置,经教务处验收、记帐后存入二级学院 (部)实验室或由专人保管。(3)

15、课程建设负责人应该严格按照批准的经费预算和规定的用途使用课程建设经费,并填写“课 程建设经费使用登记表。”(4)项目完成后,课程项目负责人须列出经费使用报告,并立即终止经费的使用,上报教务处 备查。七、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八、本规定由教务处负责解释。二 OO 六年十月二十日 附件:重点课程(群)建设验收评审指标附件二:重点课程(群)建设验收评审指标级 指 标二级 指标主要 观测点评审标准分 值M.i评价等级及权重系数ACA1.0B0.8C0.6D0.4教 学 基 本 规 范12*1-1教学 文件教学大 纲课程教学大纲符合 本专业人才培养目 标与培养规格,具有 传授知识与培养能 力、提咼素质紧密结 合的课程特色。形式 规范,内容科学合 理,能够得到严格执 行。能够根据教学改 革要求及时更新。课程教学大纲符合 本专业人才培养目 标与培养规格,课程 教学大纲形式规范, 内容科学合理,能够 得到严格执行。4*1-2教学 过程教学过 程资料课程教学流程符合 规定,各类表格填写 正确,教学过程资料 存档完整。课程主要 教学环节制订有详 细规定或质量标准。课程教学流程符合 规定,各类表格填写 正确,教学过程资料 存档完整。41-3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