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计划20099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7673497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计划20099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体育计划20099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体育计划20099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体育计划20099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体育计划20099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计划2009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计划20099(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家河中学2009年第一学期学校体育工作计划一、学校概况从学校体育教育现状出发,完善体育管理机制,明确个人职责,为体育工作的开展铺平道路。我校建校历史悠久,体育特色鲜明,教师素质普遍较高,学生体育基础牢固,学校对体育课设置课时充足,体育设施、器材齐全,有较好的体育工作条件。学校共有九个教学班,两个体育教师程军平、王瑞刚、任全校体育课。二、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学校体育卫生两个条例,落实教育部实施的“阳光体育”计划,为了“寓教于乐”,做到“劳逸结合”,增强本班学生体质,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地实施体育新课程改革,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大力开展校内小型体育竞赛,促进学校体

2、育工作的蓬勃开展,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为确保完成本学期提出的各项教学工作而努力。 三、总体目标 1、认真贯彻和执行新的“纲要”,力争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条件。使本学期体育教学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2、教师认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课上加强安全教育和课堂监控,使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做到超周备课,提前准备,认真了解学生状况,教学过程做到有的放矢,课后认真总结,努力改进和不断提高。 3、逐步探索科学的管理体系,全面贯彻落实条例。 4、继续以教科研为先导,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5、争创学校的体育特色,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 四、工作要求1认真学习,转变观念,力求创新。认真学习强化新课程标

3、准,加深对课改工作的认识,在工作中积极实施课改要求,转变观念,用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来指导体育工作,用创新的思维,改革课堂教学的模式,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好习惯。2依照新课程标准,搞好体育课改活动。要全面开展体育课改活动。在体育课中要有新的理念,要有创新意识,在上好平时课的前提下,体育教师要在体育健康课上,力求有创意,逐步使我校的体育课正规化。让学生在体育课中得到锻炼,身心得到和谐地发展。3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课堂评价。正确评价学生能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评价还要从学生的自身条件出发,因材施教,提高

4、学生积极参加、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兴趣。4抓好“两操”“课外体活、大课间、特色体育活动”积极贯彻阳光体育活动的实施精神学校“两操”、“课外体活、大课间、特色体育活动”是反映学生整体面貌的形象“工程”,是学校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抓好两操和“课外体活、大课间、特色体育活动”也是学校管理工作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两操”“课外体活、大课间、特色体育活动”更要促进学校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所以各班要认真抓好广播操和心理健康操训练工作,要做到人人参与,师生共练。争创体育特色和大课间活动有起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5.抓好学生身体保健方面要教好一年级新生的眼保健操,纠正学生的不规范眼保健操,安排好学

5、生检查各班眼操,教师巡回察看。纠正不良读书姿势,发现视力下降,及时通知家长。配合保健部门做好体检、接种等工作。6继续抓好业余训练,争取更大成绩:认真抓好我校业余训练工作。春、冬季是训练的大好时机。为了全面提高我校各运动队的竞技水平,体育组决定对我校各运动队全面选拔和分项强化训练力争在今年的各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为校争光。五、重视体育课安全问题体育课的安全问题是我们体育教师所必须重视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用满腔的热情去关爱学生,对学生充满爱心。上课前,应认真检查场地器械是否牢固安全;在课堂中,应仔细观察学生的活动情况;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以免发生意想不到的伤害事故。六

6、、具体工作安排: 1、组织大课间活动真正的落实到实处,高质量的进行,我校除了在时间和课程计划给予保障以外,还要在制度上为大课间活动给予保障。2、继续抓体操,利用体育课时间学习第三套广播操,随后进行纠错、复习,提高学生早操的精神面貌、动作质量。3、学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及统计方法,完成全部项目测试和成绩记载工作。4、搞好教科研 。5、在学生平时的活动中,教师应及时发现好苗子,备建田径运动队。在训练中,教师不仅要抓训练、又要抓学生的思想,一有问题应及时与学生谈心、与家长联系、向领导反映。学校课余训练工作要得到学校各方支持,体育教师要富有责任心和事业心,也要灵活机动,争取得到学生、家长对训练

7、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体育教师要互相支持、配合,加强沟通、团结,加强理论学习,共同提高训练水平。九月1各训练队制定计划训练;2组织学校教研活动;3组织开展大课间操活动。十月1制定“冬季三项”活动计划和开展活动;2继续加强田径、篮球的冬季训练;3参加县学科评优课;十一月1举办校篮球比赛;2组织学校田径运动会;十二月1.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汇总、上报、验收工作2.做好体育资料的整理;一月份1做好冬季业余训练计划,继续业余训练工作;2.做好学期总结工作。三月份1制定新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2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校本课程的教学理念。3继续加强业余训练。4组织开展大课间操活动。四月份1迎接体育中考。2进行大课

8、间活动评比。五月份1加大业余训练力度迎接县篮球球比赛2进行校眼保健操比赛六月份1做好学期总结2挑选田径运动员并进行训练李家河中学阳光体育活动总结当9月份奥运圣火从北京“鸟巢”传递到英国巴黎的奥运筹备官员的手中时,我校于2007年4月份开启的“阳光体育活动”并未因此射幕,而是更加积极地、稳妥地、安全地、高效地、蓬勃地开展起来,给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学校的一道靓丽的风景,让学生有机会解脱课业,愉悦身心,尽情沐浴阳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以下是我校在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方面的一些典型经验,总结如下:一、精心组织、提高认识,是开展活动的前提为了推动全国亿万学生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让全体师生走

9、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太阳底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全民健身运动的高潮,以实际行动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胜利召开,我校于2007年秋季就积极行动起来了。统一认识是组织活动的前提,为此09年学校领导专门组织全校师生座谈,领会这一“活动”的实际意义,并在第一时间内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专职体育教师为副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学校立马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成员负责活动的落实,监管,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地开展起来。为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学校订制了横幅悬挂于校门口,张贴宣传标语,积极同周边社会沟通,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和认可。同时,学校还组织了一次高规格的启动仪式,

10、启运仪式上由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分别宣读了倡议书,让“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深入人心。使广大师生深深体会到“拥有健康才能拥有明天,热爱锻炼就是热爱生命。”树立全民体育,天天锻炼,终身锻炼的意识,有力地促进我校体育工作,为下一步活动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开端。二、合理安排,丰富内容,加强监管是活动的保障保证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少于一小时,丰富学生课间内容,培养和熏陶学生积极、健康、和谐、合作、团结、友善和文明、高雅的艺术素质,提高课间活动的锻炼效果,有效控制和减少课间追逐打闹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制定了科学的阳光体育实施计划,引导师生积极参与,学会锻炼,强健

11、体魄。根据中学生年龄特点,本着从小到大,科学安排运动量的原则,体育组精心策划,明确各阶段的活动项目、场地及责任人,这样既保障了活动的规范有序,又确保了活动的安全有效。为此,我校特将全校学生划分为三个阶段,并为每一阶段安排了科学的活动项目,指定了各项目开展的场地,配备了各阶段、各项目的相关责任人,引导、监管活动的开展。09年具体安排如下:1、活动组织者:各班班主任及科任老师三年级:跳绳、踢毽子、30人31脚。负责人:刘建华活动地点:操场2、活动组织者:各班班主任及科任老师二年级:健身操负责人:王瑞刚活动地点:操场 一年级:第三套广播体操、体质健康达标竞赛、负责:程军平活动地点:操场 学校还详细制

12、订了阳光体育活动管理细则,明确规定:每周进行一次活动总结,每月开展一次活动评比,每期搞一至二次竞赛活动,加大活动监管的力度,力争出成果,确保活动高效、持续地开展下去。三、适时总结、注重指导,确保了活动的蓬勃发展有人说:“应试教育”是一团死水,学生已被窒息;“素质教育”犹如春风,吹皱了一池春水,让人心旷神怡。我想说“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让学校生龙活虎,更为“素质教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当我校自2007年开启这项活动以来,就积极组织教师总结活动经验,为学校下一步的开展献计献策、导航。比如:当活动开展到一定时间后, 在形式上开始出现了一些程序化、机械化、活动缺少灵活机动性,致使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开始淡化,这时学校领导通过师生交流经验,及时决策,开辟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同时注意加大体育设施的建设,争取多开展一些运动项目。总之,建立学校体育活动的长效机制,营造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氛围;建立评比、表彰制度,及时总结不足,积累经验,确保了我校此项工作的蓬勃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