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法》名词解释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671521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保护法》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环境保护法》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环境保护法》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环境保护法》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环境保护法》名词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保护法》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法》名词解释(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常用有关环境的名词解释环境环境通常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和作用于人类这一对象的所有外界影响与力量的总和。环 境保护法所保护的环境与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环境有所不同, 它是有一定范围的, 是能够通过法律 手段来保护的环境。我国环境保护法第 2 条给环境所下的定义为:“本法所称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 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 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这一定义把环境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天然的自然因素总体”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自然环境, 其特点是天然形成, 无人工干预;一类是“经过人工

2、改造的自然因素总体”, 即在天然的自然因素基础上, 人类经过有意识 地劳动而构造出的有别于原有自然环境的新环境。如人文遗迹、 风景名胜区、 城市和乡村等。 我 国环境保护法对这两类环境均予以保护。环境科学广义:环境质量及其保护的科学。狭义: 它是探索全球环境演化的规律 , 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生态之间关系, 探索环境变化 对人类的影响和研究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技术及管理和措施的科学。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 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 行政管理的, 也有法律 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其内容主要有

3、:() 防治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包括防治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 (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物质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恶臭和电磁微波辐射,交通运输活动 产生的有害气体、废液、噪声,海上船舶运输排出的污染物,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城镇生活排放的烟尘、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防止由建设和 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铁路、公路干线、 大型港口码头、 机场和大型工业项目等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 农垦和围湖造 田活动、海上油田、海岸带和沼泽地的开发、 森林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新工 业区、新城镇的设置和建设等对环境

4、的破坏、污染和影响;()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包括对珍稀物种 及其生活环境、特殊的自然发展史 遗迹、地质现象、地貌景观等提供有效的保护。另外,城乡规划,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树 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长和分布、合理配置生产力等, 也都属于环境保护的内容。 环境保护已成为 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动和主要任务之一。 我国则把环境保护宣布为我国的一项基本 国策,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保证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执行。生活环境生活环境是指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体,它由自然环境和 社会环境中的物质环境所组成。 严格说来, 社会环境中的精神环境不属于环境保

5、护法所保护的环 境。生活环境按其是否经过人工改造来划分,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自然环境是各种 天然因素的总体。如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空气、水源、土地、野生动植物等。人工环境是指经 过人工创造的用于人类生活的各种客观条件。如用于人类生活的建筑物、 公园、 绿地、 服务设施 等。生活环境按其从小到大划分,可分为居室环境、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城市环境等。按其用 途可分为休息环境、劳动环境、学习环境、工作环境、旅游环境等。生活环境的保护与每个人生 活质量的好坏息息相关, 因此,我国环境保护法把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作为该法的一项重要任务。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在广义上又称为环境法,是调整因开发、利用、

6、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而产 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其目的是为了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保护人体健康, 保障社 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环境要素,防止环境破坏的法律规范,是关于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改善环境的法律规范。另外还包括防止自然灾害和减轻自然灾害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法律规范。环境保护法除具有法律的一般特征外, 还具有综合性、科学技术性、公益性、世界共同性、地区特殊性等特征。环境保护法律规范,最早可以追 溯到三四千年前的古代国家,但作为一个独立法律部门的现代环境法出现在世界上是在 20 世纪 六七十年代。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是在 70 年代未以

7、后迅速发展起来的, 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包括环境保 护的宪法规范。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单行法和环境保护法规、规章组成的体系, 成为我国 整个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法律部门。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范围主要包括:环境污染防治法,如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等;自然环境要素保护法,如森林法、水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文化环境保护法,如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等;环境管理、监督、监测及保证法律实施的法规,如环境监测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 护管理办法。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等。另外还有各种环境标准,包括环境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环境质量标准

8、和污染物排放标 准。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和环境法制工作的加强, 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内容将不断充实和完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 主要或 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破 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因此,要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就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我国环境保护法把保护和 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其主要任务之一,正是基于生态环境与生活环境的这一密切关系。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是两个在含义上十分相近的概念, 有时人们将其混用, 但严格说来, 生态环境并不等同于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

9、 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 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仅有非生物因素组成的整体, 虽然可以称为自然环境, 但并不能叫做生态环境。 从这个意义上说, 生态环境仅是自然环境的一 种,二者具有包含关系。环境标准 环境标准是对某些环境要素所作的统一的、法定的和技术的规定。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 工作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环境标准用来规定环境保护技术工作, 考核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效 果。环境标准主要有:环境质量标准,根据人体健康和生态平衡的需要确定在一定环境中污 染物的最大允许浓度; 污染物排放标准, 规定污染源向环境排放污染物应遵守的浓度和数量限值; 分析方法标

10、准,如分析方法、测定方法标准、样品标准;还有排污收费标准等。另外还有一些关 于标准的环境词汇、 术语、 标志等的规定。 其中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是环境标准体系 的核心。环境标准是按照严格的科学方法和程序制订的。环境标准的制订还要参考国家和地区在 一定时期的自然环境特征、 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环境标准过于严格, 不符合实际, 将会限制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过于宽松, 又不能达到保护环境的基本要求, 造成人体危害和生态 破坏。根据适用范围的不同,环境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根据适用时段的不同,又可 分为现行标准和超前标准。另外,由于国情有所差别,各个国家的环境标准也不完全相

11、同。 为保 障人民健康,我们制订了严格的环境标准,但鉴于当前科技水平和城乡建设、经济建设的需要, 相比发达国家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做了事实求是的考虑。环境标准具有法律效力,同时也是进行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环境评价和城市建设的依据。环境质量环境质量是衡量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适宜程度的一种“指标”。良好的环境质量适 宜人们的生产生活; 反之恶劣的环境质量会危害人体的健康。 环境质量还可以用于表示环境遭受 污染和破坏的程度。根据环境要素的不同, 环境质量可以分为大气环境质量、 水环境质量、 土壤环境质量等; 根据环境工作对象还有城市环境质量、农村环境质量、居住环境质量、 生产环境质量等。广义的

12、 环境质量是自然的、社会的、工程的和美学的各种要素的综合反映。另外,为方便考察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和评定环境污染的程度,需要制订一 些可比的量化指标。 这些指标以生态平衡和人体健康为基准, 用环境中允许存在的某些物质的最 大浓度来表示, 称为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物浓度超过这些标准, 环境质量就被认为不适于或危害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环境管理和环境研究中,环境质量评价是按照环境标准和评价方法对特定区域的环境 质量进行评价。按地理范围可分为局部的、 区域的、 流域的和全球的环境质量评价; 按环境要素 可分为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水环境质量评价,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等; 还可针对某种污染物进行单

13、 项要素评价或针对多种污染物进行综合评价; 按时间因素又分为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环境影响评 价。环境容量容量是一定空间容纳某种物质的能力。 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区域内对人类活动造成影 响的最大容纳量; 就环境污染而言, 污染物存在的数量超过最大容纳量, 这一环境的生态平衡和 正常功能就会遭到破坏。环境容量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环境本身具备的背景条件,如环境空间的大小,气 象、水文、地质、植被等自然条件,生物种群特征,污染物的理化特性等等。举例来说,长江的 流量比北京地区的潮白河的流量大得多, 向长江排放 100 吨酿造废水不会造成很大环境影响, 而 向潮白河排放 100 吨废水就有可能造成极其

14、严重的水体污染。二是人们对特定环境功能的规定。 这种规定经常用环境质量标准来表述。 以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为例, 在城市居民区, 国家规定二 氧化硫的年日均值为 0.06 毫克 / 立方米(国家二级标准),而工业区则为 0.1 毫克 / 立方米(国 家三级标准) 。为了满足区域功能, 在城市居民区的排放二氧化硫的燃煤锅炉可能要采取与工业 区不同的燃烧技术和脱硫技术。鉴于环境条件和污染物排放的复杂性, 准确计算一定环境的环境容量是十分困难的, 一般可借助 数学模拟估算一定条件下的环境容量。就浓度而言,特定区域的某种污染的绝对容量(R)可用环境标准浓度值( W)和环境中已存在的浓度值即背景值(B)之

15、差来表示,即 R=W-B。十大环境问题? 地退化。沙漠化面积多达 40 亿公顷( 4X1013 M2),每年约增 600 万公顷。 ? 森林覆盖率锐减。 76X41.5 公顷,年减 2000 万公顷。? 淡水资源缺乏。世界上有 3/5 的居民难以得到安全的饮用水。? 海洋污染? 大气 O3 层的破坏。?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的气候变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 酸雨蔓延? 大气污染? 固体废气物污染环境污染指由于某种物质或能量的介人使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在法律上,环境污染则是指由于 某种物质或能量的介人使某一特定区域的环境质量劣于适用该区域的环境质量标准的现象。 能够 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称为污染物,

16、 如生产过程中排放的 SO2和其它有害气体, 各种重金属等。 能 量介入使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通常也称为污染,如热污染等。环境污染既可由人类的活动引起 (如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 , 也可由自然的原因引起(如火山爆发释放的尘埃和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环境保护法所要防治的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 环境污染,按其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生物污染、化学污染、物理污染;按被污染的环境 要素分,可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海洋污染等;按污染产生的来源,可分为工业污 染、农业污染、交通运输污染、生活污染等。防治环境污染是环境管理和环境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开展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 同时又是我国环境保护法的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大气污染大气中污染物或由它转化成的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