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加练半小时 阅读突破 第六章 专题二 Ⅲ 群诗通练二 怀诸葛亮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7671497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加练半小时 阅读突破 第六章 专题二 Ⅲ 群诗通练二 怀诸葛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加练半小时 阅读突破 第六章 专题二 Ⅲ 群诗通练二 怀诸葛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加练半小时 阅读突破 第六章 专题二 Ⅲ 群诗通练二 怀诸葛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加练半小时 阅读突破 第六章 专题二 Ⅲ 群诗通练二 怀诸葛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加练半小时 阅读突破 第六章 专题二 Ⅲ 群诗通练二 怀诸葛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加练半小时 阅读突破 第六章 专题二 Ⅲ 群诗通练二 怀诸葛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加练半小时 阅读突破 第六章 专题二 Ⅲ 群诗通练二 怀诸葛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群诗通练二怀诸葛亮主题解说诸葛亮受命于危难之际,充分发掘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力资源”,并与东吴主战派将领周瑜、鲁肃广泛接触,开启了一场出色的外交谈判,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激将法。诸葛亮27岁随刘备出山,不辞危难辅佐刘备,把报答知遇之恩和匡救天下统一起来,打江山27年,一直“夙兴夜寐”,处事公正,54岁病逝于前线五丈原。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蜀先主庙刘禹锡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注五铢钱:汉武帝时货币,为王莽所废止,光武帝时恢复。象贤:学习先祖的贤才。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颔联咏功业,对仗难度大

2、,却自成巧思。上句化用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中的“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与泰山共相终始”表现刘备的英雄气概。B颈联说人事,转接之间,富于变化。这一联嘲讽刘备长于择相,短于教子,从而导致嗣子不肖,后业不继。这两句诗意互相抗衡,声情顿挫美妙。C尾联感叹后主不肖。尾联表现了刘禅不惜先业,字里行间渗透着诗人对于刘备身后事业消亡的无限嗟叹之情。D全诗前一半写盛德,后一半写业衰,在盛衰对比中,道出一个古今兴亡的教训。诗人咏古抒怀,借此警策开元盛世之后昏庸无能的唐朝统治者。2这首诗首联写得“突兀劲挺”,请仔细揣摩分析,说说其有何妙处。答: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筹笔驿李商隐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

3、胥。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管乐有才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注筹笔驿:旧址在今四川省广元北。相传诸葛亮出兵攻魏,在这里筹划军事。大中十年(856)冬,李商隐罢梓州幕随柳仲郢回长安,途经筹笔驿,创作此诗。简书:军令。储胥:军用的篱栅。上将:诸葛亮。降王:后主刘禅。传车:古代驿站的专用车辆。锦里:在成都城南,有武侯祠。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把猿鸟、风云比作诸葛亮的敌人,说他们至今还畏惧诸葛亮治军的神明,以此衬托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为下文内容做了铺垫。B颔联采用对比手法,说明诸葛亮尽管有运筹帷幄之才,还是无法挽救蜀国的败亡,不争气的后主刘

4、禅最终还是投降做了俘虏。C颈联分析蜀国败亡的原因尽管诸葛亮才比管仲和乐毅,但无奈大将关羽和张飞命短,只凭诸葛亮一人之力,也无法力挽狂澜。D尾联交代写作缘由,作者往年经过锦里诸葛武侯庙时,触景生情,吟诵起诸葛亮的梁父吟,顿时觉得遗恨无穷。4诗歌末句“恨有余”中的“恨”包含了作者的哪些感情?除了“恨”,该诗还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三、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蟾宫曲阿鲁威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5下列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酾酒临江,横槊曹公”,意思是说曹操横槊船头,

5、洒酒于江,表示凭吊,表现了曹操的意气风发。B作者用“惊起”二字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出诸葛亮从南阳隐居到报效刘备而出仕的这一转变。C作者以设问开卷,分层次地叙述了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最后以概括作结,全篇有分有总,首尾相应。D作者通过对三国英雄人物的描绘和比较,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意欲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6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阿鲁威的蟾宫曲都写到赤壁之战,对赤壁之战的功劳,苏轼的看法和阿鲁威的看法是否相同?两首诗的感情是否相同?答:答案精析1BB项无“嘲讽”之意。颈联意用刘备的长于任贤择相与他的短于教子致使嗣子不肖相对比,叹惜刘备功业不能卒成。2(1)境界雄阔绝伦。“天下”“千秋”等字,写出了“英

6、雄气”至大无垠,万古长存。这样遣词用语显示出诗人吞吐日月、俯仰古今的胸臆。(2)用典不着痕迹。“天下英雄”四字暗用曹操对刘备说过的“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诗仅添一“气”字。(3)意在言外,旨意深远。“尚凛然”写出了千秋之后先主之庙堂尚且威势逼人,凸显其当年叱咤风云的英雄气,寄托了诗人的敬仰之情。诗意先主刘备英雄气概充满天地,千秋万代一直令人肃然起敬。建国与吴魏三分天下成鼎足,恢复五铢钱币志在振兴汉室。拜诸葛亮为丞相开创了国基,可惜生个儿子不像其父贤明。最凄惨的是那蜀宫中的歌伎,在魏宫歌舞刘禅也毫无羞情。3A“把猿鸟、风云比作诸葛亮的敌人”有误,应为“把猿鸟、风云人格化(比拟)”。4(1

7、)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未能实现统一中国愿望的遗憾之情。寄托了自己怀才不遇(或抱负无法实现)的苦闷之情。(2)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才能的崇敬(或赞赏)。告诫当朝统治者要汲取历史教训。诗意猿鸟犹疑是惊畏丞相的严明军令,风云常常护着他军垒的藩篱栏栅。诸葛亮徒然在这里挥笔运筹谋划,后主刘禅最终却乘坐邮车去投降。孔明真不愧有管仲和乐毅的才干,可关公张飞已死他又怎能力挽狂澜?往年我经过锦城时进谒了武侯祠,曾经吟诵了梁父吟为他深表遗憾!5D从全曲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上看,全曲是对历史人物的追慕,有描绘而无“比较”。6(1)苏轼和阿鲁威的看法不相同,苏轼认为该归功于周瑜,阿鲁威认为是孙权。(2)两首诗的感情也不大相同,阿鲁威的这首元曲风格雄健、高昂,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遗风,而又没有“人生如梦”的悲伤感叹。曲意问人间谁是英雄?有在江边持酒而饮,横执矛槊的曹操。孙权终于统一天下,应该借得赤壁的东风。更惊起南阳诸葛亮,成名于八阵图。三足鼎立,一分西蜀,一分东吴。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