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识字写字与语文素养的形成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7669748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识字写字与语文素养的形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识字写字与语文素养的形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识字写字与语文素养的形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识字写字与语文素养的形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识字写字与语文素养的形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识字写字与语文素养的形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识字写字与语文素养的形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识字写字与语文素养的形成前几日在网上闲看,偶然发现一篇文章,使我有了对新版课标说点自己看法的欲望。这篇文章是关于识字用字写字方面的,文中列举了一些极为不规范的用字现象:一些大腕名星,在一些公开的场合把一些形近字读错了音,竟然浑然不知;一些大学校园公开的宣传栏出现了错别字;甚至在一些名人参加的书法比赛上也屡屡出现别字错字。至于我们生活中,街边店铺、宣传广告上的错别字就更司空见惯了。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我们口口声声说提高语文素养,但是素养的提高,根基在哪里?恐怕应该从识字写字开始了。“识字写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就如我们走路,如果一开始就不往稳了走,以后定会走姿难看,步履不实,如果孩子小时候没

2、有循序渐进的文字汉语教育,长大后就不会有深厚的语文素养,以后从业也会力不从心。有人曾对几所小学的毕业生作过调查,其识字回生率高达29.1%,试卷书写工整率为17%,小学生书写姿势正确率仅为5-35%,这样,近年来,有半数的大学生书写不入体,书写无行款,书写手势不正确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前几年,看到身边的孩子用一笔写成口字时,总是指责他学习不认真,不听老师的讲解,后来,下乡讲课,曾询问小学老师,他们的回答是,只要能把字形写对,笔顺是不作要求的。后来自己的孩子也上了小学,看到他每天也忙忙碌碌,却很少见到他像自己小时候把每个字按笔顺一笔一笔写出的情景。偶尔也翻一下他的字典(带有笔顺的那种),发现有

3、些字和自己当初学的写法不一样了,所以心理也就释然,什么都发展了,识字写字恐怕也要变一变了吧。加之自己的字写得也不漂亮,索性好像找到了自己释怀的理由。如今新版课标出台了,内容的亮点之一是重新把识字写字放到了日程上,要求小学设置专门的写字课,虽然在识字写字数量上比以前有所下降,但是这正是注重识字写字质量的体现。可能是人们已经注意到近些年来由于电脑等先进识字写字工具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人们对识字写字的认识和重视。对此改变,我对造成识字写字现象混乱的原因进行了反思,大致有以下几种想法,不知是不是有理:1、新授字未能及时巩固,遗忘现象严重。2、对字义缺乏正确理解,别字现象严重。3、对结构复杂的字辨别不清,

4、添加、减少或笔画。4、对课文下面的注释只作机械记忆,将注释中的字混用于被注释的词语中。5、受周围用字环境的不良影响,误用不规范字。6、缺乏正确的书写习惯,出现笔画不清、笔顺不顺的现象。我见过一些很聪明的孩子,因为读书多,看音频作品等缘故,很会遣词造句,可以说是出口成章,那出色的口才叫人叹服。可是,一旦诉诸笔端,就大打折扣了,同样的话语,在文字上看却失色不少。追其原因,就是因为写字基础太差,错字别字严重影响了达表效果。所以,识好字,写美字,是语文素养的第一步。做为老师,我们应该怎样把这基础打好呢?一、真正把识字写字放入课堂教学识字写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一般来说,小学低中年级能将识字写字纳入

5、语文课堂教学,而高年级课堂上多数只识字,不写字,到了初中阶段,识字写字多数被挤出了事文课堂,归之于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中。所以,小学生越到高年级,字词学得愈不扎实。老师们为了考试能出好成绩,舍不得将课堂教学的宝贵时间用于识字写字,与阅读和写作教学相比,许多教师已经不把它作为一个专门的教学领域了。小学阶段要求掌握的常用字没有落实,初中阶段新学的常用字又是囫囵吞枣,所以,关于识字写字的教学目标不能完全达成,影响了一茬又一茬人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质。所以,要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完成的识字量,必须将识字写字纳入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在低学段,就是到了高学段,仍然要有一定的课堂时间用于识字写字教学。语文教师备

6、课,也要备字词,做到教有计划,教有方法。要让一在课堂上有识字的过程,有密致字的机会。教师在对学生面对面的教授和指导中,及时而准确地发现并纠正错误。对应该掌握的常用字,识字做到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字义,书写做到笔顺正确、字体端正,注意美观,有一定的速度。二、让学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提高识字质量在学生的习作中多出现别字现象,主要原因是对字义缺乏正确理解,所以,识字教学必须以理解字义为核心,做到“随课文识字”,做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啪的一声,豆荚炸开”中的“炸”,孩子们最常规的理解是*或炸弹爆破,在文中,结合文义,对于

7、晒干的豌豆,就能想到“突然破裂”之义。再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人声鼎沸”在这里是形容孩子放开喉咙读书的声音喧嚷嘈杂,好像鼎盛里的水沸腾起来一样。如果课堂上能利用所处语言环境教学,学生就很容易能弄清“鼎”的所指了。所以,识字不仅是能读准字音,更重要的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能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推理出字词的大致意思。随文识字,需要孩子有意识地去做,也要老师和家长的帮助。在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的时候,就可能有意识地把一些字词找出来,让孩子推理下其可能的意思是什么,长期下来,孩子就会自己养成这样的习惯。三、让文字知识帮助学生识字在识字写字教学中,融入相应

8、的文字知识和汉语知识,有利于学生从字源上确认字形和字义,从而获得深刻而鲜明的印象,而且对学生认识和理解一娄字的意思都很有帮助。如“聆听、烽火、玷污”这几个词的第一个字的左偏旁都容易写错,如在教学中引入开场字形旁表有钱人知识稍加点拨,学生就会豁然开朗,印象深刻。再比如一些又音节词用同一个偏旁,一般来说在意义上都是相关的。如伶俐,慷慨、徘徊、纤维等,给学生强调这一点,在运用时,就不会写错偏旁了。四、规范用字写字近二十年来,我国加快了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进程,出台了一系列语言文字的有关法则,但是由于有些人的不关注,一些不规范字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和广大师生的文字运用中还屡有出现。比如比喻词“像”

9、仍误用为“象”,更有“走投无路”、“天个一方”“随心所浴”“默默无蚊”等可笑成语出现。还有的老师和学生把繁简体混用,不知是为了美观还是为了显得有文采。还有一些如“火、叉、乃、方、成”等常用却不复杂的一些字的笔顺不能正确把握,错误笔顺成了习惯,也传给了学生。所以,督促教师树立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已经刻不容缓。新版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对识字写字教学提出了非常恰当的教学策略:如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汉语拼音教学纳入识字写字教学;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低年级段要多认少写;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力求识用结合;教给识字方法,培养独立识字能力等。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写出让人眼睛一亮的美文,可是没有字库的储备,孩子就能成为能做“无米之炊”的巧妇吗?很难。所以,字词是构筑美文的砖石,想要行文如流水,还是先把建筑材料备好才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