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6)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668621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 (6)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学设计 (6)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学设计 (6)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学设计 (6)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学设计 (6)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 (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 (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1.3 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用word做一个有创意的平面广告教学设计学校:揭西县河婆中学 教师:蔡高院一、指导思想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信息技术课必须遵循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要让学生能自主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那么怎样给学生一个真实的、贴切生活实际的、同时又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是教师备课时得精心准备的一项关键工作。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度越来越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都很强,软件的使用已不是难点,所以我选择了用word做一个有创意的平面广告这样一个任务来进行教学,更侧重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整体

2、规划能力、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养成在生活中认真观察、思考的良好习惯。二、教材内容分析教材采用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组编著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本节内容是第三章信息加工与表达(上)中的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利用通用工具软件(如Word)加工和处理图文类的信息,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已有的学习经验和技能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提炼与提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文字处理等操作使用方面,能够根据具体需要恰如其分地表达意图。本课时除了引导学生从如何分析任务需要着手,学会从需要中寻找技术解决的办法或策略,从而实现利用恰当的技术表现形式呈现主题,表达意图,还

3、要引导学生经历平面广告作品创作的整个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培养学生整体规划能力、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在生活中学会认真观察、思考的良好习惯。三、教学对象分析我校虽然处在贫困的边远山区,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计算机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经过观察,系统操作,软件操作对我校高一年级学生觉得并不困难,他们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学习了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对于根据任务需求解决实际问题,如何进行问题分析、整体规划和设计制作等能力上一堂课已经通过报刊设计得到练习,但通过学生作品反映出来情况看,多数同学都急功近利,对作品没有一个整体规划,主题表达不够明确,设计不够科学,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制平面

4、广告作品,不但让他们有新鲜感,更是让他们在经历完整的作品制作活动的过程中,再次领会利用工具软件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形成良好的习惯和信息表达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创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四、教学重点平面广告的基本特点(创意、色彩、文字、版面设计等)。如何通过报刊类作品一般制作过程制作一个有主题思想,有一定创意的完整的一个平面广告。五、教学难点怎样确定平面广告的主题思想,素材的选择,文字的感染力,怎样利用Word把作品完整的呈现出来。六、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熟悉报刊的一般制作过程(对平面广告、贺卡等作品同样适用)。(2)知道一个优秀的平面广告所具备的几个要素。(创意、色彩、版面设

5、计、文字感染力等)。(3)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平面广告立意。(4)理解用Word做简单平面广告的评价要素。2、过程与方法教学过程采用作品展示,同时引出平面广告的几个基本特点,然后布置任务,以主动式任务驱动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最后评价学生作品,包括小组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设计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提高,鼓励学生制作出有创意、个性特点的作品,让学生了解广告的基本要素以及广告无穷的魅力。七、教学策略设计1、教育理念“自主、互动、多元、探究、生成”的教学理念,联系教学实践,深入开展“启发

6、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2、教学原则启发诱导并科学的实施教学3、学生分组形式每6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原则上按照班座号1-6号为一组,7-12号为一组的分法,如有同学想换组可找老师调换,每个小组选出一位小组长,并为自己小组取一个专用名字,每次活动都由小组长进行分工和统筹。4、教学方法的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作品,通过作品观摩,版面设计,平面广告作品制作,评价修改等环节,培养学生利用工具软件表达意图和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和延伸学生的操作能力。八、教学资源设计上课在电脑室4上,68台学生电脑每台都能正常运行。软件有Windows Xp、office、Photoshop等常用软件,提供10M光纤英特

7、网,主机装有FTP服务器,电子教室等软件。九、教学评价设计本节的评价内容主要是作品评价,其次对观察到的小组合作情况进行简单评价。评价手段是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对作品给定档次(优秀、良好、一般、差),并评出“今日之星”。十、课时分配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一节一共两个课时,第一课时进行报刊作品创作学习,考虑到学生学习兴趣与激情,第二课时我换成了平面广告设计,用word做一个有创意的平面广告用一个课时完成。十一、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活动时间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景引入5分钟一、提问:身边哪些平面广告对你印象最深刻?并简要谈谈它的特点二、以案例观摩引出“平面广告”的概念

8、以及特点三、复习报刊作品的一般制作过程,并提出这个报刊作品的一般制作过程也适合平面广告设计观摩作品请勿吸烟、保护地球等多幅平面广告作品,并思考它有哪些创意和特点创设情境,通过展示案例作品的创意,和富有感染力的色彩和文字,使学生产生动手制作平面广告的欲望提出任务2分钟一、给出两个平面广告主题范围,一是“珍爱生命”,二是“保护环境”,在这两个主题范围内,任意选择一个点来设计一个有创意的平面广告二、给一些素材放在FTP素材文件夹,同时把学生机连接上英特网,学生可以自己上网搜索素材小组可以思考确定主题,开始准备搜集素材小组自己为自己设计任务,这样的任务会适合他们自身的水平,他们会更感兴趣。由各小组的同

9、学们各自提出多元化的任务,体现了分层教学的思想讲授新课5分钟一、让学生观摩案例,以案例简单讲讲平面广告的功用,并且让学生讨论广告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二、平面广告的主要特点1、主题、创意2、色彩、版面设计3、文字、图片的感染力4、幽默、浪漫、夸张等手法的表现形式三、设计平面广告的一般过程(类似报刊一般制作过程)小组思考画出设计草图,讨论创意。然后根据主题搜集并整理好相关素材,组长分工,鼓励尝试用Photoshop等其他工具软件完成来完成作品同时发挥小组间的合作关系,让他们利用伙伴的力量,互相学习,共同探索,同时在完成任务中学会与他人协作。尝试用Photoshop等其他工具软件完成来完成作品满足

10、一些“高手”的需求协作探索 理解新知26分钟指导学生完成作品学生分工合作,协作完成设计一个主题明确的有创意的平面广告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制作一个平面广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评价5分钟教师叫小组代表描述自己小组的作品,精讲质量较高的作品,并推荐出“今日之星”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观看演示,评价他人作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基本完成了学习任务,要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 。这一过程是非常重要的过程,是一个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对于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正是表现自我的时候,是最有成就感的时候,对于少数知识掌不太好的学生,真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课堂总结2分钟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11、对学生的制作成果表扬鼓励,并提出新的问题请同学们课后探讨还有什么软件可以制作更漂亮的平面广告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把信息技术的教育延伸到课外。十二、教学流程图设计如下图所示:开始观摩作品,引出平面广告的特点,布置任务,提供素材小组根据任务完成作品教师指导、并观察学生动向小组汇报情况教师通过总结观察到的情况和小组汇报的情况,对关键问题和关键操作进行讲解演示学生操作,作品通过FTP上传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课堂小结结束教师指导、并观察学生动向附表一:学生完成任务评分表组 别一二三四得分思想性 科学性(28分)创造性 (27分) 艺术性 (25分) 技术性 (20分) 总分 附表二:报刊类作品参

12、考评价表(适用于WORD简单平面设计作品评价)评价标准评价指标得分思想性 科学性 (28分) 主题明确,内容积极、健康向上(7分) 能科学,完整地表达主题思想(7分) 内容切合学习和生活实际(7分) 文字内容通顺,无错别字和繁体字(7分) 创造性 (27分) 素材获取及其加工属原创(10分) 具有想像力和个性表现力(7分) 内容、结构设计独到(5分) 主题表达形式新颖,构思独特、巧妙(5分) 艺术性 (25分) 版式设计生动活泼,各页风格协调(7分) 版面设计合理,色彩运用得当(7分) 图文并茂,文字清晰易读(7分) 反映作者有一定的审美能力(4分) 技术性 (20分) 选用制作工具和制作技巧恰当(7分) 技术运用准确、适当、简洁(7分) 包含报刊各要素(6分) 总分 评价等级 优秀:10090,良好:8980,一般:7960,差:590作品点评(特色与不足) 附图一:附图二:附图三: 附图四: 附图五: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