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性作业设计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7667985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践性作业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实践性作业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实践性作业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实践性作业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实践性作业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践性作业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践性作业设计(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学科作业。各学科教师要根据学科学习的特点,着眼于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教育的提高,创新学科作业布置的内容,提倡布置无纸化作业。基础巩固型作业。严格控制时间和数量,抓住知识要点,关注能力提升,精选能够举一反三的习题,重在纠错勘误,力求事半功倍。方法探索型作业。提倡布置一些通过比较、归类等发现规律、把握问题解决方法的作业,使作业变成学生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思维想象型作业。通过改革作业的内容,使作业成为激荡学生思维的导火索,使学生在深入理解知识系统的基础上实现思维创新。交流活动型作业。交流与合作能力是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之一,教师要重视布置交流活动型作业,在交流活动中完成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如语

2、文学科可将排练课本剧等作为语文实践性作业,由小组合作完成;将学习中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布置给小组合作完成等。分析评价型作业。可将一些不够完美的习题案例交给学生去分析评价,通过让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完善的建议,达到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2.实践性、探究性作业。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社区生活、家庭生活也是实现学生发展的重要平台,作业布置的内容要拓展到学生生活各个领域,特别是要结合我县实施素质教育重点项目的开展,指导学生高质量完成实践性、探究性作业。社区服务型作业。在促进学校与社区共建的过程中,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服务活动,除学校统一组织的大型活动之外,学校要科学设计社区服务型作业的形式、内容,

3、将社区服务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去独立完成,让学生在服务中感受自身的社会价值,形成自觉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学校要采取相应的检查和督促措施保证作业质量。社会实践型作业。结合节假日、双休日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及学校“义工”、“志愿者”岗位的设置,学校要积极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小型实践活动可以作业的形式布置,让学生学会做事。针对寒假、暑假时间较长的特点,学校鼓励并帮助学生联系工、商、企、事业单位以及群团组织,落实适合学生参与实践锻炼的岗位,设计作业的内容并提出相应的要求。情感体验型作业。结合中小学生“五个一”成长工程、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素质教育实施项目,布置情感体验型作业,让学生学会体验和感悟

4、生活,如可以布置学生参与家务,感悟亲情,表达感恩之心;可以布置学生参与社会慈善,感悟社会和谐与温暖等。学校要创新情感体验型作业的内容,丰富作业样式。习惯养成型作业。结合全市教育教学重大问题研究项目“中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的深化推广”、“亲子共成长”等项目研究,设计和布置习惯养成型作业,从学习好习惯、做事好习惯、做人好习惯、生活好习惯等方面入手,强化家校合作,提高作业成效。合作探究型作业。结合科学素养教育和以小课题研究活动、学生社团建设,布置合作探究型作业,强化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意识。加强指导,让学生学会通过实地调查、查阅资料、共同研讨等方法开展探究活动,做好探究型作业。读书拓展型作业。结合“朝

5、阳读书计划”、“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全县“诗文诵读”工程开放学校图书馆、阅览室,规划学生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布置形式多样的读书拓展型作业,并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组织读书会、交流会等活动,使学生在作业中学会积累、学会欣赏、学会表达,从典型作品、典型人物的品读中获得人生感悟。实践性作业标准实践性作业是在新课程指导下,让学生通过实践去获得知识,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开展好实践性作业,特制定实践性作业标准如下:一、 每次布置实践性作业,老师要有指导,写清楚每次作业的目的、要求、实施过程及预设效果。二、作业必须真实,必须学生亲自实践完成。三、以合作性作业为主,让学生在彼此合作中

6、愉快完成。四、每次实践性作业完成后,教师集中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交流和评价,及时表扬完成出色、作业有创意的学生,以此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五、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实践结果。六、评价实行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探究性作业标准探究性作业是在新课程指导下,让学生通过探究去获得知识,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开展好探究性作业,特制定探究性作业标准如下:一、 每次布置探究性作业,老师要有指导,写清楚每次作业的目的、要求、实施过程及预设效果。二、作业必须真实,必须学生亲自探究完成。三、以合作性作业为主,让学生在彼此合作中愉快完成。四、每次探究性作业完成后,教师集中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交

7、流和评价,及时表扬完成出色、作业有创意的学生,以此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五、注重过程评价,关注探究结果。六、评价实行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七、定期展示,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实践性优秀作业案例感恩父母, 体验亲情【适用年级】本项目适用于小学四年级。【适用时间】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感恩节来临时。【发展目标】 通过学生自我教育活动,学习、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理解父母,孝敬父母,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 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真正内涵。【作业指导】 为了培养学生的孝心,让学生学会感恩,在感恩节来临之际,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特殊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里积极实践“感恩

8、父母、体验亲情”活动。 1. 实践活动内容,包括洗碗、做饭、洗衣、叠被、扫地、浇花,向父母道一声辛苦、为父母捶捶背洗洗脚、制作一个小礼物送给父母、给父母过生日、不挑吃穿,不乱花钱等等,从小事做起,体谅父母的辛苦。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父母感受到你的关心,同时需要父母的配合,看看是否对你的关心满意了,写错评语。 2. 学唱歌曲感恩的心,学会后唱给爸爸爸妈听,并同爸爸妈妈一起唱。 3. 说出爸爸爸妈最让你感动的故事。与同学一起分享你的故事,还可以以书信或录音的方式让父母知道她们带给你的感动。 4. 你是否了解爸妈?介绍一下爸爸妈妈的生活习惯及爱好。【作业举例】每位学生都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实践作业,其

9、中最令我们感动的是我班李小龙的故事,让所有的学生落泪,激起他们心中的那份爱,那份情。故事是这样讲述的: 那是去年的一个冬天,腊月十二,我至今清晰地记着那一天,那天非常寒冷。那天放学后我由于贪玩,和班里的同学在教室里玩,玩着玩着不知不觉中时间慢慢的过去了我突然意识到:“哇!放学了,妈妈还在外面等我呢!”我开始焦急起来,冲出教室,跑到校门外,已经没有几位家长了,我看到了妈妈,她缩紧了自己的脖子,不停地跺着脚,看着妈妈发抖的身子,眼泪不自觉的滚了出来,我急忙奔向妈妈,投到妈妈的怀里,哭了 妈妈以为我是冻哭了,赶紧拿出外套给我穿上。就在这时,我感到暖暖的。妈妈一直把外套搂在怀里,用自己的体温来把衣服弄

10、暖和。那一刻,我呆住了,我感动了,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妈妈的爱谁也无法替代!同学们静静地听着,故事很简单很朴实,但他们深有感触,默默的流出了眼泪,地下了头,深思着,回忆着,感动着 对孩子们来说,放学了爸爸妈妈来接再正常不过了,但在寒冷的冬天里,你是否感受到这份温暖,或许有的同学感受到了,大胆的表达出来了,而有的没有表达,深深的将这份感动之情埋藏心底,这个故事让他们的心汇在了一起。【评价形式】 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我采用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感恩父母, 体验亲情”活动进行了等级评价。学生自评占20%。被评价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体验情况自我打分。学生互评占2

11、0%。学生根据对被评价学生实践情况的监督给予评价。评价的着重点放在汇报的内容是否真实。教师评价占20%。主要根据被评价者的汇报情况和学生间的反馈而评价。家长评价占40%。家长根据孩子在家的表现情况及自己的感到程度对自己的孩子给予评价。 【评价反思】在评价的过程中, 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与学生共同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分享彼此的思考,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家长通过对孩子的评价,体会孩子的感恩之心,实现亲子间的交流与沟通; 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评价,发现学生思维的缺陷,及时对他们进行个别指导。 每个孩子是一张纯净的白纸,他们需要正确的引导,才会让这张纸变成

12、一幅优美典雅的图画、而他们被重重的爱包围着,往往忽略了他们最亲最爱的人。爱会成为一道屏障,阻碍他们去听、去看、去想、去看。让我们用感恩教育去扫除屏障,找回他们生活中最美的图画,相信对他们的未来将影响至深。 (马玉彩)实践出真知假日实践:双休日实践性作业设计方案探究课题:探究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适用时间:小学四年级上学期第四周双休日发展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理解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内部条件。2.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实验现象,分析种子萌发的原因,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解决问题思维能力。3.通过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初步树立内、外因辩证统一的观点。课题指导:针对实践活动的开展,我采取

13、观察讨论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利用双休日,从生活实际出发,在假日进行实验。事先发给学生一些种子,布置学生在家里进行有关种子萌发自身条件课外实践的探究,同时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并记录下来。最后由学生观察,归纳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自身条件。实验完毕之后,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指出优缺点,取长补短。作业形式:作业采用书面的形式。利用双休时间,让学生思考种子萌发的条件是什么?并随机的发给学生一些种子,根据自己的经验,让种子萌发。观察其萌发过程中的变化,并对实验的过程进行记录,并组织学生汇报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并再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下面的内容:1、用削去种皮与未削去种皮的某豆子种子在相同条件下做萌发实验田,结果

14、都萌发,请你为实验拟定一个实验目的(不超个15字)并说明该实验结论。2、设计实验来研究种子萌发的其他的内在条件(如以活的种子与烫死的种子为探究条件)。作业举例:同学们做的实验都很不错,我将具有代表性的张泽霖这一组的作业情况展现出来,大家互相学习一下。活动内容:探究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材料用具: 取饱满又健壮的红皮小麦种子和白皮小麦种子若干粒,刀片一个,镊子一个,培养皿4个,卫生纸若干张,清水,标签,胶水等。实验步骤: (1)浸种,目的是使小麦种子萌动。 (2)将萌动的红皮小麦100粒和白皮小麦100粒分别放在标有1号和2号标签的培养皿中,观察它们的发芽率。 (3)将萌动的红皮小麦10粒和白皮小麦

15、10粒,分别切下它们的胚,分别放置胚和胚乳部分。 (4)将切下的5粒红皮麦种和5粒白皮麦种的胚,分两部分放在标有3号标签的培养皿中,观察它们的发芽率。 (5)将切下的5粒红皮麦种和5粒白皮麦种的胚乳部分,分两块放在标有4号标签的培养皿中,观察它们的发芽率。 3号培养皿中的两种小麦胚能否长成幼苗?。 4号培养皿中的两种小麦胚乳能否长成幼苗?。 设置1号和2号培养皿的意义是什么?。 试根据探究性实验的结果,说明种子的胚和胚乳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各起什么作用?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什么?有爱好的同学可将红皮小麦的胚“嫁接”在白皮小麦的胚乳上,或把白皮小麦的胚嫁接在红皮小麦的胚乳上,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并观察结果,对结果进行讨论。收获 种子萌发所不可缺少的外界条件是: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水是很重要的。干燥的种子含水量少,代谢缓慢,所以种子萌发的首要条件是吸收充分的水分,有了足够的水分,才能使代谢活跃起来。 评价形式:“条条大路通罗马”传统的作业评价是教师单方指向学生作业的评价。这种方式压抑了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