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7665557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98 大小:40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标准吉林省胜利高级技工学校课 程 标 准 目 录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标准1典型电气控制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10PLC控制技术课程标准18PLC应用设计与实践课程标准25机床电气控制课程标准33机电设备概论课程标准43机械基础课程标准49机械加工基础课程标准56机械制图课程标准62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标准70钳工基础实训课程标准76装配钳工课程标准83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维护课程标准90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标准课程代码201236课程类型理实一体化课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必修课课程学时100适用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修读学期1、2一、课程定位与思路(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

2、心课程、必修课程。课程的功能在学生学完本课程的前导课程基础上,采用任务教学法,培养学生选择、使用常用低压电器,连接与安装普通车床电气控制电路的初步能力,为后续学习机床电气控制、传感器及应用、PLC控制技术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二)设计思路本课程依据职业能力分析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课程目标;以使学生学会使用常用低压电器,形成连接与安装普通车床电气控制电路的初步能力为主线设计项目课程结构;按照电工电子相关知识与技能形成过程设计学习任务系统;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将教学内容整合、序化为十三个工作任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教学活动。二、课程学习目标主要培养学生电工电子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

3、技能,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一)知识目标1.掌握安全用电基本常识;2.分析简单的交、直流电路的方法;3.理解变压器、电动机、常用低压电器的符号、结构和工作原理;4.了解常见半导体元器件的特性及应用;5.知道常见的电子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二)能力目标 1.能连接一般的直流电路;2.会安装和维护一般照明电路;3.能安装简单的配电线路;4.能独立使用用仪器、仪表和工具并判断电路的工作状态;5.识读简单的电工、电子线路图;6.能识别和检测常用电子元器件;7.能安装和调试基本电子电路。(三)素质目标1.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2.具有良好

4、的职业素养和爱岗敬业意识;3.形成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三、课程内容、要求及过程评价按照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参考行业企业职业资格标准确定课程内容,最终确定以下13个学习任务:常用工具及仪器仪表的认识、直流电路的分析与测量、常用照明灯具的安装、三相配电线路的安装、认识和使用变压器及电动机、认识和使用常用低压电器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组装可控整流电路、基本放大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振荡电路的安装及调试、三人表决器电路的设计及制作、节日彩灯电路的设计与制作、计数显示电路的设计与制作,并将课程的能力目标转换成典型的工作任务来确定课程学习内容,开展教学活

5、动。表1:学习任务描述序号学习任务知识内容与教学要求技能内容与教学要求素质内容与教学要求学时理论实际1常用工具及仪器仪表的认识1.安全用电及实训室安全制度;2.认识实训室设备;3.常用仪器仪表的选择与使用方法;4.常用电工工具的选择与使用注意事项;5.导线连接的技术要点。1.能按制度进行安全文明生产;2.会使用常用电工工具、仪器仪表;3.能实施常用导线的绝缘剥削、连接及绝缘恢复。1.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2.形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3.具有沟通及团队合作意识;4、形成安全意识。222直流电路的分析与测量1.简单直流电路的组成;2.电路的连接方式;3.电路的几种工作状态;4.电路中的电压、电位和电

6、流的测量方法;5.电阻的种类及识读方法;6.电路中电压与电流关系的分析方法。1.能正确识读电路图;2.能选用仪器、仪表正确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3.能正确识读及测量常见电阻元件的电阻值并正确选用电阻;4.会用简单测试的方法判断电阻的好坏。443常用照明灯具的安装1.白炽灯电路的组成;2.直流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毫伏表和示波器的使用方法;3.单相交流电的三要素;4.日光灯电路的原理及简单排故。1.能正确安装白炽灯电路;2.能用示波器测量交流电波形;3.能正确安装日光灯电路;4.认识电感、电容元件,并能简单测试好坏。444三相配电线路的安装1.三相负载连接形式的常见画法;2.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

7、特性;3.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连接特性;4.三相负载的接法的选择。1.会安装三相配电线路;2.能实施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3.能识别三相负载的接法。445认识和使用变压器及电动机1.磁场的基本知识;2.电与磁之间的关系;3.变压器和电动机的基本结构;4.变压器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5.几种常用变压器和电动机的用途、特点;6.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连接方式。1.能说出电磁原理的简单应用;2.能拆装单相变压器;3.能正确识读变压器的铭牌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数据;4.会检测变压器和电动机的绝缘电阻;5.正确拆装单相三相异步电动机。446认识和使用常用低压电器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1.常

8、用低压电器分类、种类、作用;2常用低压电器结构符号.;3.常用低压电器原理;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直接起动控制原理;5.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原理。1.能正确认识和使用常用低压电器;2.能正确使用配电板配线安装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3.能正确使用配电板配线安装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447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常见二极管的特性、型号命名及检测方法;2.三极管的特性、型号及检测方法;3.晶闸管的特性、种类及应用。1.能识别常见二极管、三极管;2.能检测二极管的正负极及好坏;3.能检测三极管的好坏;4.能判别三极管的管型和管脚。448组装可控整流电路1.单相整流电路组成;2.单相整流电

9、路的电流流程;3.电容滤波原理;4.整流、滤波、稳压的作用;5.焊接要领。1.能搭建单相桥式整流电路;2.会检测电解电容的正负极;3.能正确识别三端稳压器;4.能搭建电容滤波电路;5.电烙铁进行电子元器件的焊接;6.正确使用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等电子仪器。449基本放大电路的安装与调试1.三极管放大电路的组成;2.三极管放大电路的特点、工作特性;3.集成音频小功率放大器的基本结构;4.音频小功率放大器的特点。1.能组装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2.能组装小功率放大器。4410振荡电路的安装及调试1.振荡器的特点;2.RC选频振荡电路的组成;3.用555定时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的电路及其波形;4.多

10、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1.知道555定时器的各个引脚功能;2.能用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4411三人表决器电路的设计及制作1.数制与码制;2.基本逻辑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及表示方法;3.与非门、或非门、与或非门、异或门的逻辑功能;4.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1.会测试各种逻辑门的输入、输出电平状态;2.能按要求分析,设计制作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4412节日彩灯电路的设计与制作1.基本触发电路的逻辑功能;2.寄存器的分类及特点;3.移位寄存器电路的应用;4.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1.JK触发器的功能测试;2.会应用移位寄存器组成彩灯循环电路。4413计数显示电路的设计与制作1.计数

11、器的作用及组成;2.计数器的逻辑功能;3.集成计数器的功能;4.七段译码原理。1.集成计数器的使用;2.能正确使用七段数码管显示相应的数字。44四、实施建议(一)师资队伍本课程教学对教师的实践和动手能力要求较高,要求教师不但应具有较好的电工与电子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应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尤其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议配备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有较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经验的“双师型”专任教师进行教学。(二)教材及相关资源1.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材建议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程周主编的少学时教材;2.自编校内教材、一体化教案、挂图、仿真软件及多媒体课程资源;3.电工与电子技术及有关专业图书

12、与期刊等图书资源。4.实物教具、教学模型、工具等。5.其他学习资源(1)本校教学资源管理平台;(2)图书馆及网络。(三)教学组织模式根据本课程的类型和特点,建议本课程按照理实一体化模式组织教学,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融“知识、技能、素质”培养为一体,以提高教与学的效果。具体详见表2:表2:教学组织模式项 目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环境要求将教室装备成“技能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各种示教板,常用实训操作台、电工工具电烙铁,电子元件等。实训厂房配备照明电路安装40套,电动机40台;电工电子实训操作台20套配有配套常用工具、(如钢丝钳、电工刀,试电笔等工具;配备数量充足的安装耗材教学材料要求多媒体课

13、件实训教材、相关技术资料等组织模式讲解、演示、现场教学分组实训教学、情境模拟法、任务驱动法(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小组讨论法、小组学习法,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通过情境模拟法、任务驱动法,创设工作环境,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利用多媒体教学素材和教学课件、网络资源和网络课程、利用数字图书馆、电子期刊、电子书籍,使教学手段多元化,以此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五)教学考核与评价本课程考核以过程考核为重点,以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综合进行课程评定,遵循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原

14、则。1定量考核以百分计,不同的考核内容赋予相应权重;2.定性考核分为A:优秀,B:良好、C:及格、D:不及格四个等级,核算总考核成绩时应将等级转化为相应数量,等级与数量转化表见表3;3.过程性考核是指单元测验、项目测验、学习任务考核等,根据单元、项目或任务的重要性赋予不同的权重值;终结性考核是指本课程完成后的实践考核和理论考试(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具体考核标准见表4。表3:定性考核量化表定性考核等级量化值说明等级名称等级代码优秀A95为保证考核的准确性,将等级量化为定值。良好B85及格C65不及格D60分以下表4:教学考核与评价标准考核性质任务考核考核要点考核方式及类别权重定量定性过程性考核简单直流电路的连接与测量任务方案正确、工具与仪器仪表使用正确、操作过程规范、团结协作体现、出勤情况、5S保持状态。1.实践操作40%0.22.理论问答20%3.学生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