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服饰特点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7662571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2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朝服饰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宋朝服饰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宋朝服饰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宋朝服饰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宋朝服饰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宋朝服饰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朝服饰特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宋朝服饰特点摘要:多姿多彩的唐没落了,取而代之的是宋。政治上虽然开放民主, 但由于程朱理学的思想禁锢,和对外政策的妥协退让 -服饰文化不再艳丽奢 华,而是简洁质朴。宋代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襦衣、褙子的遮掩 功能加强,一切的张狂刹时都收敛了许多。宋时不论权贵的皇亲国戚,还是一 般的百姓,都爱穿着直领,对襟的背子,因为既舒适得体,捷又显得典雅大方。关键词:宋朝 理学 服饰 褙子特点一、宋朝的政治文化对其服饰的影响宋朝建立于公元960年,统一的社会局面带来了宋朝经济的繁荣。“偃武修 文”的基本国策,使程朱理学逐步居于统治地位,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人们的 美学观念也相应发生变化,服饰开始崇尚

2、俭朴,重视沿袭传统,朴素和理性成为 宋朝服饰的主要特征.宋代理学是以儒家经学它对宋代服饰产生较大的影响。它 强调封建的伦理纲常,提倡“存天理,去人欲”。在服饰制度上,表现为十分重 视恢复旧有的传统,推崇古代的礼服;在服饰色彩上,强调本色;在服饰质地上, 主张不应过分豪华,而应简朴。特别是对妇女服饰要求尤为严格,一改唐代妇女 服饰袒胸露背的风尚。因此在这一氛围中形成的宋代服饰文化一方面不可避免地 显得拘谨、守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它的朴实、无华。朝服作为统治阶级的服饰 尤其突出了这一特点。二、宋朝服饰的发展变化宋代的服装,其服色、服式多承袭唐代,只是与传统的溶合做得更好、更自 然,给人的感觉是恢复

3、中国的风格。1、宋朝服饰特点的历史变化,从王朝初年的简朴到王朝末年的奢侈,一方 面表明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统治阶级的日益腐朽。2、宋代的服饰中明显地反映了少数民族的影响。宋时于较新奇的冠帽、衣 裳以至鞋履,不时有“服妖”的指责,正好说明宋代的服饰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 过程中,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朱熹在谈到宋代服饰的渊源时,明确指出:“今 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如上领衫、靴鞋之类,先王冠服扫地尽矣。中国衣冠之乱, 自晋五胡,后来遂承袭。唐接隋,隋接周,周接元魏,大抵皆胡服。这是长期以 来民族交往和民族融合的结果,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起到了丰富人们的物质和文 化生活的作用。3、在宋朝出现的

4、缠足陋俗,说明当时统治阶级价值观念的腐朽和妇女地位 的低下三、宋朝女服服饰宋代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襦衣、褙子的“遮掩”功能加强,一 切的“张狂”刹时都收敛了许多。女装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长裙,通常在 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对襟的长袖小褙子,很像现在的背心,褙子的领口和前襟,都 绣上漂亮的花边。女服服饰主要有礼服和常服。礼服:其服色大致与唐代相同。常服:均以大 袖上衣,长裙、霞帔为常服。(一)女服礼服1. 宋代皇后礼服宋代皇后礼服展示图。这是宋代皇后最贵重的服饰, 平时很少穿着,只有在受皇帝册封或祭祀典礼时使用。穿着这种服装,头上必须 戴凤冠,内穿青纱中单,腰饰深青蔽膝。另挂白玉双佩及玉

5、绶环等饰物,下穿青 袜青舄xi。(皇后礼服)(贵妇礼服)2. 宋代贵妇礼服 宋代大袖衫、长裙、披帛是晚唐五代遗留下来的服式, 在北宋年间依然流行,多为贵族妇女所穿,是一种礼服。普通妇女不能穿着。穿 着这种服装,必须配以华丽精致的首饰,其中包括发饰、面饰、耳饰、颈饰和胸 饰等。本图为对襟大袖衫、披帛、长裙穿戴展示图。(二)女服常服1.宋代妇女襦裙宋代襦裙的样式和唐代的襦裙大体相同。唯衣襟有所不 同,可用右衽,也可以用在左袖,可能是受契丹族、女真族等少数民族的影响。 身上的装饰并不复杂,除披帛以外,只在腰间正中部位佩的飘带上增加一个玉制 圆环饰物,它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压住裙幅,使其在走路或活动时不

6、至会随风飘 舞而影响美观,史书所称的“玉环绶”,就是这种装饰。本图为窄袖短襦、长裙、 披帛穿戴展示图。2宋代背子宋代妇女通常的服饰,包括贵族妇女平时所穿的常服,大多 为上衣袄、襦、衫、背子、半臂等,下身为裙子、裤等。宋代背子样式,为对襟、 窄袖,领、袖口、衣襟下摆都镶有缘饰。衣襟部分时常敞开,两边不用纽扣或绳 带系连,任其露出内衣。3. “抹胸”顾名思义,护胸在前,穿着后“上可覆乳下可遮肚”,整个胸腹全被 掩住,因而又称“抹肚”。另有形制稍长的“裹肚”,此类亵衣为清朝的肚兜奠定了 基础。抹胸用纽扣或带子于身后系结。宋代抹胸与裹肚是两款内衣,而不是一种 内衣的两个名称。从形制上讲,大致上裹肚长,

7、抹胸短。4宋代大袖宋代大袖,原是皇嫔妃的常服,因其两袖宽大,故名大袖。 后来传到民间,成为贵族妇女的礼服。朱子家礼称:“大袖,如今妇女短衫 而宽大,其长至膝,袖长一尺二寸。”另注:“众妾则以背子代大袖。”可见地 位稍低的妇女不能穿大袖,只能以背子代替。大袖样式为对襟、宽袖,衣长及膝, 领、衣襟镶有花边。此图为大袖展示图。(宋代大袖)四、宋朝男服服饰宋代男子除在朝的官服以外,平日的常服也是很有特色的,常服在这里指燕 居服(即居室中服用的衣物)因此也叫私服。宋官与平民百姓的燕居服形式上 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在用色上有较为明显的规定和限制。从隋代开始,帝王统用 明黄色制衣,官臣不得乱用。据文献记载,由

8、于朝廷内赐佩金银鱼袋的公服是以 紫、绯色原料制做,故一般低级官吏不得乱用,而只可服用黑白两种颜色。(宋朝官服)(宋朝皇帝朝服)宋时常服有如下几种:袍有宽袖广身和窄 袖窄身两种类型:有官职者着锦袍,无官职者着白 布袍。“襦”、“袄”为平民日常穿用的必备之服;“短褐”是一种既短又粗的布衣,为贫苦之人服 用;“衫”为宋代男子穿用,外穿宽大的衫叫“凉 衫”;“裳”是沿袭上衣下裳的古制,是冕服、 朝服或私居服的式样。宋时也有上衣下裳的穿法。 男子也穿用对领镶黑边饰的长上衣配以黄裳。燕 居之时不束带,待客之时以大带束之。“直裰”是一种比较宽大的长衣。由于下摆无而背部却有中缝而称“直裰”。此外宋代男式衣着,

9、还有布衫和罗衫。内用的叫汗衫,有交领和颌领形式。质料很考究,多 用绸缎、纱、罗。颜色有白、青、皂(黑)杏黄、茶褐等。袄的质料有布、绸、 罗、锦、纻丝和皮。袄的用色有青、红、枣红、墨绿、鹅黄等几种。贵族着裤质 地也十分讲究,以纱、罗、绢、绸、绮、绫为多,并有平素纹、大提花、小提花 等图案装饰,裤色以驼黄、棕、褐为主色。平民劳作时着裤质地比较粗劣。五、宋朝人鞋子宋朝人穿皮革、棉毡等制成的皮鞋、皮靴又称“马靴”或“高统靴”,原为北方 游牧民族所穿,有旱靴、花靴、皮靴、毡靴、单靴、棉靴、云头靴、鹅顶靴等之 分。宋代亦普遍流行皮制的皮鞋,男性多穿小头皮鞋,女性多为圆头、平头或翘 头,上面也饰各式花鸟图纹

10、。史上有力士脱靴的典故。一般人士所穿的鞋有草鞋、 布鞋等,按所用的材料取名。随着鞋履文化的发展,社会上开始出现专售鞋履的 铺子。六、宋朝长裤子开裆的丝棉裤和满裆的右侧开片裤。长裤是古代女子的内用服式,由于有裙 遮盖,所以当时的裤子更强调实用性,全用素罗、素绢缝制,无花边装饰。所谓 无裆或开片,主要是为使用方便而设计。这些长裤一般尺寸是:裤长为二尺三寸 至二尺七寸;腰围为二尺至二尺四寸;裤口宽为七寸至一尺,开裆裤的带子缀在 腰部正中,开片裤的双带缀在右侧,带长约一尺八寸。七、宋朝服饰纹样宋代服饰纹样有组合型几何纹的八搭晕、六搭晕、盘球等,这种组合型纹样 多出现在当时颇具时代特色的织锦上,这种织锦

11、称为宋锦”,它是以龟背纹、席 地纹、祥云纹、万字纹、古钱纹等为底中间穿插龙、凤、朱雀等兽鸟纹样和八吉、 八仙、三多、三友、八宝以及琴、棋、书、画等图案组成各种工整的八搭晕锦。 几何填花的有葵花,簇四金雕等;动物题材的有龙、凤、鹊、蝶、鹿、鱼、狮子 等;几何纹的有龟纹、曲水纹、回纹、波纹、柿蒂纹等。花卉纹中除了继承唐朝 的牡丹、茶花外又出现了梅、兰、竹、菊等符合文人审美的“君子”花卉的题材。 这些花卉均因其象征美好的品质而为文人隐士所青睐,用这些花卉来比喻己高风 亮节的德行。因此梅、兰、竹、菊、莲也就成为后世人们在装饰纹样上寄托美好 愿望的主要内容。宝相花、缠枝花纹的形式虽然有延续唐风的痕迹,但

12、受写生风 格影响至深,花纹更为写实生动。沈从文先生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提到宋 代织锦“生色折枝花的时尚,开始突破了唐代对称图案的呆板”。生色折枝花,大 小串枝花成为宋代服饰纹样的主要内容与程式。宋代服饰纹样多以花鸟题材为主要内容,其中折枝花式纹样和串枝花式纹 样,以其写实生动、自然和谐、灵动飘逸的整体效果为特色,是宋代审美意识的 典型纹样设计。折枝花式纹样即通过写生,截取带有花头、枝叶的单枝,再以写 实的外形和生长着的动态作纹样,形成动与静的审美效果,在织物上的排列是将 折枝花纹散点分布,并且十分注意花纹间的承转启合以及相互呼应的布局。这种 构图形式除了具有婉转多姿、生动优美、形象自然的艺术风

13、格之外,还具有简练、 秀丽,给人一种古朴秀雅的感觉。串枝花的流行则与当时衣着法令密不可分,串 枝花式纹样有花鸟题材与花卉题材,是在唐代卷草纹样和写生折枝花纹的基础 上,发展而成的凤穿百花和百花攒龙等纹样,其组织形式是在平面织物上将众多 写实型的花卉纹样呈散点分布,并通过枝、叶、藤蔓等作蛇形的反转伸展,使单 个花纹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构成了四方连续的图像。其流畅飘逸的韵律线与写实 的花纹形成了点与线、动与静的对比,使图形纹样既生动自然,又富有意匠之美。 织物纹样在色彩上以质朴、清秀为雅,通常采用低纯度色,色彩一反唐代浓艳鲜 丽之色,而形成淡雅恬静之风,打破了唐代以青碧、红、蓝等浓艳色彩为主的调 子

14、,多用浅淡的间色,如鹅黄、粉红、银灰、浅绿、葱白等较柔和的色彩,颇有 韵意,显得质朴、洁净、自然、规整,形成了宋代鲜明的审美倾向。宋代丝织品品种有织锦、花绫、纱、罗、绢、缂丝等。宋代织锦以成都蜀锦 最有名。八、宋朝服饰面料宋代织造的品种也与唐代有所区别,轻薄透气的罗织物是当时流行的丝织 物。中国的罗织物生产在宋代达到了历史最高峰。在炎热的夏季,尤其是在南方, 罗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高级丝织品。1975 年在江苏金坛县周瑀墓中出 土的50 多件衣物中,大多数为提花罗制品。同年,在福州黄升墓中又出土了 200 余件不同品种的罗织物,其罗结构有单经、三经、四经绞不起花的素罗,还有平 纹和斜纹起

15、花的各类花罗。四经绞罗是中国古代织罗技术的最高峰,这种罗织物 的织造技术早已失传,成为中国丝绸技术的历史之谜。宋代由于国力衰弱,财力空虚,大量织锦用于向异族纳贡或贸易,国内统治 者服装面料大部分以绫纱为主,湖南衡阳何家皂北宋墓、江苏金坛茅麓南宋周瑀 墓、福州北郊浮仓山南宋黄升墓出土的实物都如此。北宋初年,宋朝皇家仪仗队 都穿锦绣的服装,后来就改用印花代替,印花工艺禁止民间使用。但宋代官僚地 主唐仲友就违禁在家乡婺州开彩帛铺,套用公款雕制印花版印染斑缬。洛阳贤相 坊民间也有著名的李姓印花刻版艺人,被称为“李装花”。图书集成卷六百八 十一苏州纺织物名目讲到南宋宁宗嘉定年间(公元 1208 年至 1

16、224 年),嘉 定安亭镇有归姓者创始药斑布,“以布夹灰药而染青;候干,去灰药,则青白相 间,有人物、花鸟、诗词各色,充衾幔之用”。药斑布又名浇花布,就是现今民 间的蓝印花布的前身。这种印花布,是民间妇女重要的服装面料。宋代刺绣工艺已经高度发展,福州南宋黄升墓出土的衣服,一般都用刺绣花 边沿边。题材以写生花卉为主,并将一年四季的各种花卉组合成“一年景”的花饰, 对后世也有很大的影响。宋代服饰的总结中国服饰经过古代、近代、现代的转变,当中面临着蜕变和再生的考验。 蜕变并不意味着消亡,而是以新的方式再生。以每个时代独特的服饰存在着,各 自有其特色。 社会形态决定社会意识。所以,从根本上来说,是各朝代的经济、 政治的发展,带动了文化的发展。而服饰的变化与发展,就是文化发展的体现。 宋朝服饰较为保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