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升斗斤两换算关系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66234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寒论升斗斤两换算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伤寒论升斗斤两换算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伤寒论升斗斤两换算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寒论升斗斤两换算关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伤寒论升斗斤两换算关系 伤寒杂病论为方书之祖,是效用卓著的临床著作。然而,因为年代久远,其应 用的度量标准迥异于今,同是升斗斤两,但古今药量相差很多。给临床应用造成 困扰。前人对升斗斤两古今换算关系已分别做过系统的总结,现代对伤寒论度量 的认识以柯雪帆氏1为代表,他根据古代货币文物及嘉量间接核算和古衡器和量 器直接核算,得出结论:东汉之1 斤约合今之250克,1 两约合今之15。6克。 并结合临床实际,论述了其合理性。其后贾氏2又补充了一些资料。但现代人用 药仍多遵从李时珍的观点,“古一两,今用一钱可也”,柯氏的观点在临床上未获 广泛认同。作者深入研读原文,从小柴胡汤和柴胡加芒硝汤中半夏用量的

2、对比中 找到线索,并对 21 种以升、斗、合为单位的药物的密度进行实测后,对伤寒 论中升斗斤两的换算关系做进一步探讨,希望能为解决困扰多时的经方配伍比 例问题有所帮助。1 柴胡加芒硝汤中升斗斤两的换算关系的线索仲景常用合方治疗两经并病、合病者,其组方严谨,决无随意增减之处。 如桂枝加桂汤,与原方药味相同,唯增桂枝2 两,即另列一方。又如桂枝去桂 加麻黄细辛附子汤,不厌其繁,申明变化。遇两方相合,则更见其用量之严谨。 如桂枝麻黄各牛 柴胡加芒硝汤是伤寒名方,由柴胡64g,黄芩24g,半夏20g, 干姜24g,人参24g,甘草24g,大枣4枚芒硝48g组成。去除芒硝,则所余7 味药物与小柴胡汤相同

3、。除半夏外的6味药物,用量均为小柴胡汤的13。依仲景用药规律:小青龙加石膏汤为原方再加石膏 2 两,原方比例丝毫来变。 柴胡加芒硝汤中, 7中有6为原方的13,可以推测,所余之半夏无非13之 理。否则,仲景必当明示之:柴胡加半夏二两芒硝二两新加汤主之。由此可以推 测:柴胡加芒硝汤中,半夏用量为20,是小柴胡汤中半夏用量的13。即20:1 /3X半升,故一升半夏为120g,即5两。2测22种以升斗为单位的药物与半夏 的密度比伤寒论中应用容量为单位的药物有22 种,测定相同体积不同药物的重量即可得出各 自与半夏的密度比,从而将伤寒论中以容积 为单位的药物用量转换为重量单位,以发现方 剂内部的药物比

4、例。笔者2002至2003年间实测了北京宣武医院及北京中医医院药剂科六批中药相同体积的药物,得出1250ml药物各自的平均值,详见表1。表 1 体积药物折算为重量单位对照表药物重量(g)与半夏的密 度比古1升折合古X两药物重量(g)与半夏密 度比古1升折合古X两半夏40115曰芍7601.99.5五味子2750.693.5陈皮1300.331.7酸枣刃6551.628.1竹茹600.150.8芒硝5171.296.5川椒1090.271.3豆豉4331.085.5赤芍4901.256.25麦冬4061.025小麦2660.673.3吴茱萸3170.804葶苈子3240.804桃仁7701.92

5、9.6芦根840.211麻子仁3770.944.7茅根1500.382赤小豆5061.276.4苡仁4811.206冬瓜子1850.462.3杏仁7111.893 与协编教材方剂内药物比例的对比以原文推演法所得与依据协编教材1, i所得方剂药物各自的比例:小青龙汤、 小青龙加石膏汤、调味承气汤、麻子仁丸、大小柴胡汤、大小陷胸汤、诸泻心汤、 炙甘草汤、甘麦大枣汤、半夏厚朴汤、旋复代赭汤、温经汤与比例基本相似。(小 建中汤、酸枣仁汤、桃花汤白虎汤、大黄蛰虫丸因未测粳米、酸枣仁、饴糖、麦 冬、白芍、桃仁、杏仁的单位密度,未做比较o)。但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其他兼见升斗单位与斤两单位的方剂内部药物比例却

6、 差异显著:如吴茱炎汤中吴茱萸与人参的比例:依协编教材为2: 3,而推演法为 4: 3 ,相差两倍。大承气汤中大黄与芒硝依协编教材为4 : 3,而推演法为 2: 1。 从原文推演:芒硝为佐使之药,剂量为大黄的一半,厚朴的14,比例悬殊;而 协编教材比例含糊,君臣佐使概念不明。竹叶石膏汤中石膏与半夏的比例,依协 编教材为10: 3,而推演法为6: 1,相差1 倍。石膏与麦冬的比例,依协编教材 为3: 1,而推演法为3: 2,相差1 倍。何适何从?实屈难辨。4 寻找升、斗、斤、两换算关系的意义 作者认为,伤寒论为经方之祖,其精要之处在于不同药物之间的配伍比例 所体现出的生克制化、相辅相成的辨证精神

7、。伤寒 渤的精髓关键在于药物比例,而非个别用量。君臣不分,谈何继承?谈何发扬?前 人对伤寒论药量的研究,多从古今度量衡变化的沿革人手,对重量和体积单位的 变迁分别进行研究,而少见就其相互关系做探讨者。前人的研究多从文物实测、 文献研究方面人手,而未曾从伤寒论原书内部寻找线索。从伤寒论内部寻找 线索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1)避免了传抄之误导致文献失真。 (2)原文反映了 仲景用药法度,或用体积,或用重量,自有其数。 (3)内部自证,较展转证明更可 信。中药的君臣佐使主要体现在药物的比例上。如大承气汤与厚朴四物汤,药味相 同,而比例不同,就具有迥异的作用,又如桂枝汤与炙甘草汤中生姜药量相同而 作用不同。因而弄清药物间的比例,远比弄清药物的实际用量意义重大。古人今 人禀赋不同、饮食不同、工作不同、起居不同,焉可执古人剂量而治今人 ?但得 其法可也。仲景之法,全在配伍,今人学此即可。遇强人则大其制,遇病馁则小 其方,因人制宜,方为得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