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三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转移跟踪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7659484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三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转移跟踪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22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三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转移跟踪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三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转移跟踪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三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转移跟踪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三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转移跟踪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科目:历史 编者:安淑平一:选择题:1胡人多衣皮,而中原地区的人多衣布。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风俗习惯的差异 B经济形态的差异C气候条件的差异 D传统审美观念的差异2中原人口南迁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南方人口增加,逐步超过北方 B对南方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C江南经济开发加快,经济重心南移 D南北风俗融合,文化重心南移3据统计,自上古至隋朝见于记载的88件水利工程中,华北占72件,华南仅占16件。而唐代见于记载的212件水利工程中,华北占101件,华南占111件。这说明( )A南方水利技术超过北方

2、B南方农业地位上升C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D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4下列材料中,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是( )A“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B“扬一益二。”(扬州商业繁华居天下第一,益州则居天下第二)C“苏湖熟,天下足。”D关中“膏壤沃野千里”,巴蜀素有“天府”之誉5“入宋以后,不论是政治上的风云人物还是文坛领军人物,大多是南方的面孔了。在科举考试中,南方人的优势明显,北宋后期不得不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许北方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之大体均衡。”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考试制度的不公平 B古代经济中心南移C商品经济的发展 D中央集权加强的

3、影响6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这说明汉代江南的经济状况是( )人烟稀少 耕作技术落后 商品交换不发达 贫富分化的程度较低A B C D7下图为“主要农业地区”示意图,所示为中国古代某时期农业生产分布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判读图中“”最有可能是( )A西周 B西汉 C西晋 D宋朝8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分布特点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并说“楚越之地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而后世则有“(江浙)财赋之地(经济),人物渊薮(人文)”的说法。这说明( )A中国古代经济政治重心开始南移 B随着人口南迁出现政治重心南移C经济重心南移带来文化

4、重心南移 D长江流域农业生态系统优于中原二 材料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材料二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宋书(记载南朝刘宋王朝的历史)请回答:(1)从汉代以前到南朝时期,我国江南经济的发展发生了什么变化?(2)导致这一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3)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哪几次重要的人口南迁的移民潮?三 材料题材料1.(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捻(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会土(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土地,亩值一金,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部(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孔秀恭等传论材料2.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陆游集(1) 材料1、2反映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 (2)上述材料反映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