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让语文课堂起笔生花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659448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让语文课堂起笔生花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年让语文课堂起笔生花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3年让语文课堂起笔生花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3年让语文课堂起笔生花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3年让语文课堂起笔生花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让语文课堂起笔生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让语文课堂起笔生花(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让语文课堂起笔生花 让语文课堂起笔生花 浅析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 文言文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而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学生真正对文言文感兴趣的寥寥无几。孔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帮助学生带着兴趣学习深奥难懂的文言文,是解决中学生普遍感到文言文难学,提不起兴趣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因此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选择兴趣的切入点,让学生未读其文,先闻其趣,能收到先入为主的效果。 魏书生老师曾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可见,好的教学导语犹如教师精心

2、打造的一把金钥匙,引领学生登“堂”入“室”。那么,文言文教学中的导入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谈谈。 一、趣味性 托尔斯泰认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皮亚杰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能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于学习活动。中学生又具有想象丰富、好奇心强、形象思维多于抽象思维的特点,教师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创造愉快的情景,营造活泼的氛围,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一篇课文的导语一旦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的跟随教师去探讨知识的奥秘。因此导语设计必须新奇。学生因新奇才觉有趣,

3、深感有趣才会去学。 二、艺术性 中学生具有强烈的爱美天性和独特的审美观,所以教师进行导语设计力求达到美感,从而激起学生的审美体验,逐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在追求美感性的同时,也要注意情感性。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极富有情感的,教师要感动学生时必须先感动自己,这样设计导语时才能融进自己的情感,用自己的情感拔动学生的心弦,从而沟通彼此的心,让学生找到情感共鸣。 三、知识性 导语是为学生更好的学习教材服务的。因此,教师在设计导语追求新奇性与艺术性时不能忽略导语的知识性。让导语和教学新知紧密联系起来,既能使学生了解本课文的学习内容,又能明确本课文的学习目标,这样,更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中。

4、 四、联系性和启发性 联系性是指教师设计导入的根据是教学内容。如果导入与内容脱节,不管导入多么别致、精彩,都不可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启发性则是指导入要对学生接受新内容具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新知识。 导语的设计是一种教学的艺术,因此也不会找到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再加上教师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所以导语设计的方法也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选用哪一种方法,一般由教学内容所决定。一篇精心设计的导语,在教学中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常见的导语有以下几种。 一、背景导入法。 即介绍作者写作时的相关背景,让学生了解关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

5、的一些信息,让学生理解了文意,拓宽了视野,与作品产生了共鸣。如介绍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就可以说说他小时候家境贫寒,连纸笔都买不起,他就在母亲的教导下用树枝在沙盘上写字。经过刻苦努力,后来他成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以此教育学生要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如教学曹刿论战就以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以及毛泽东对齐鲁长勺之战的高度评价导入,从而激发学生了解这次战役的欲望。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则以历史上纳谏的故事导入。 二、情境渲染型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一定的情境产生一定的情感,教者动情,学者方能动容。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所蕴含的情境,让他们沉浸于教师所创设的艺术氛围里,领悟语言所体现的

6、人文精神。 三、教具导入法。 即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教学挂图、模型、录音、录相、FLASH动画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现代科学证明:人大脑中的信息百分之八九十是通过视觉获得的,挂图、模型、实物、幻灯片等教具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获得较深的感受。 四、问题导入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问让学生有了探究欲望,会让学生集中思维和注意力。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辩,既激活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又活跃课堂气氛,久而久之会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五、)温故知新导入法。语文课本是一个博大的知识体系,前后的知识点、题材内容、艺术风格等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苏

7、霍姆林斯基说:“在我看来,交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教巧之所在。”温故知新导入,既能巩固旧知,克服遗忘;又能让学生自信百倍,去学习新知识。 课堂教学中导入的方法很多,还有名人名言导入,笑话漫画导入,诗歌导入,概述情节导入,目标导入,游戏导入,谜语导入,比较分析导入等等。有时候多种方式可以综合运用,同时渗透在一节课的导入中。要达到这些要求,关键取决于教师渊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语言素养,教师只有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通过理论学习和观摩示范课,掌握导入的类型和运用的基本要求,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实际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巧妙构思,充分发挥导入的作用,将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处理好,使之成为一个紧凑的、有机的统一体,课堂教学。 让语文课堂起笔生花 让语文课堂的导入起笔生花) 让语文课堂绽放智慧之花 让语文课堂绽放智慧之花 期待新语文课堂“妙语生花” 让小学语文课堂出彩 让语文课堂充满阳光 让朗读走进语文课堂 让表演走进语文课堂 让语文课堂回归本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