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655902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49.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备课 第五单元单元内容分析(课时建构)本组教材的内容包括导语,古诗两首、雷雨、最大的“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五。本组教材是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排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描写自然景观的古代诗歌,也有语言平实的介绍自然知识的短文。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既能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积累丰富的语言,还可以汲取自然科学知识的琼浆,开阔视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学情分析本主题“春天里的发现”是建立在一年级下册“春天”单元学习的基础上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已学的知识和学习体会展开进一步的学习,使学生在已有的对春天的感悟的基础上,去发现春天、观察春天、想象春天,甚

2、至能画春天、唱春天、说春天、写春天.。单元目标1、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品味美感。 2、在培养学生的自主读书能力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领悟内容、体会情感,做到朗读与感悟交融。难点:引导学生把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与积累结合起来。教学策略及措施1、整体把握,合理组织2、读中入境,读中生情。本组教材中的几篇诗文都很美,应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领悟内容、体会情感、品味美感,做到朗读与感悟交融。3、拓展中我们要把握好延伸的度,坚持以教材提供的文本为主,引导学生把读书与思考、积累结合起来。课时安排古诗两首

3、2课时雷雨 2课时最大的书 3课时要是你再野外迷了路3课时语文园地五 2课时课时备课课 题古诗两首课型新授课教案序号教材分析诗人李白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尽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本首诗体现了“本组教材是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排的”。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落实本组课文的学习要求:“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品味美感。鼓励学生拓宽视野,阅读相关书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读书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学情分析课前,教师可带领学生走进自然,亲身体验自然的变化,进一步丰富内心感受。课上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反复读文中品味美感,积累语言。课后扩展

4、知识,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重点难点学习重点: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难点:深刻理解诗文的含义,用自己的话讲出诗文的内容。课前准备教师:生字卡片、相关课件学生: 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激趣导入二、感知课文三、指导写字一、教学内容,学习望庐山瀑布 二、检查“预习”,作者简介 1.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是唐诗。 2.预习中哪些诗句读懂了,。 三、读望庐山瀑布

5、 把下面的字音读准: 庐l 紫z 川chun四、出示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理解诗意 1.知诗人。提问:这首唐诗是谁写的? 2.解诗题。“望庐山瀑布”是什么意思? “望庐山瀑布”就是远看庐山的瀑布。分别查出“庐山”和“瀑布”的意思。 3.明诗意。读一读古诗,弄懂诗句的意思。指导看看图。 4.悟诗情。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五、小结哪些还没读懂,并划下来查字典“望”当什么讲?“望”与“看”的区别是什么?板书设计 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 绝句窗 炉 含 鸣 烟教学反思:课时备课课 题古诗两首课型新授课教案序号教材分析诗人李白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尽情抒发了对大

6、自然的赞美之情。本首诗体现了“本组教材是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排的”。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落实本组课文的学习要求:“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品味美感。鼓励学生拓宽视野,阅读相关书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读书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学情分析课前,教师可带领学生走进自然,亲身体验自然的变化,进一步丰富内心感受。课上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反复读文中品味美感,积累语言。课后扩展知识,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3德育目标:热爱祖

7、国,愿意去观察、发现。重点难点学习重点:识记生字,感情朗读学习难点: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课前准备教师:生字卡片、相关课件学生:课前观察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搜集有关春天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检查二朗读感悟三、拓展延伸一、教学内容:学习绝句 二、检查“预习”,作者简介三、出示第二首古诗绝句,理解诗意 1.提问:这首唐诗是谁写的? 2.绝句是什么意思?因作者兴到笔随,未事先拟题,于是以“绝句”标题,解释“绝句”。 3.读一读古诗,悟懂诗句的意思。 逐词逐句理解全诗,指导看图。 四、观察插图,加强对诗意的理解。 1.看插图。图上画的是景物;景物是

8、否都是诗句的内容?这描绘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色?(生动优美) 2.体会作者用词准确。说说诗人用了哪些词语来表现景色的优美,语言的生动? 五、学习诗人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讨论诗人观察景物的顺序。 2.诗人是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述的、表达思想感情的?诗人抓住了自然景色来描述,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学习有关的生字,教师重点指导。“鹭”上下结构,要写匀称。“含”上部今不要加点。 六、小结:作者写这首诗,先写树上,再写天上“黄、翠、白、青”相互映衬,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机勃勃的图景,令人赏心悦目;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

9、情。燕子姐姐从南方回来了,她听说咱们班小朋友特别聪明,一节课就和许多生字词语交上朋友。她想,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就出了一些题目来考考大家。如果大家顺利通过考试,她就会送我们大家一份礼物。读绝句 把下面的字音读准:鸣mng 行hng 泊b1学生畅所欲言课件显示词语检查:害羞 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嫩芽 音符 喜鹊 杜鹃板书设计17 古诗两首 望庐山瀑布 绝句 热爱祖国山川 黄、翠、白、青教学反思:课时备课课 题雷雨课型新授课教案序号教材分析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火,一场雷雨,送来一阵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淘气的孩子光着小脚丫,在积满雨水的路上嬉戏。这就是夏天雷雨后的

10、情景。雷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本文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如能把看图与读文有机结合起来去感受雨前、雨中和雨后的不同特点,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孩子观察这一自然现象,相信同学们会有新的发现。学情分析课前,教师可带领学生走进自然,亲身体验自然的变化,进一步丰富内心感受。课上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反复读文中品味美感,积累语言。课后扩展知识,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

11、写观察日记。重点难点学习重点:识记生字,感情朗读学习难点: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课前准备教师:生字卡片、相关课件学生:课前观察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搜集有关春天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二朗读感悟一、 联系生活,揭示课题夏天的午后,常常会出现雷雨的现象,你能说说雷雨时的景象吗?(老师肯定学生的体验后,揭示课题,看课文是怎样写雷雨的)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1老师巡视,有重点地对读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2.认读词语卡片。(黑沉沉、乱摆、迎面扑来、彩虹、蜘蛛、蝉、越来越响、垂、压)3.生字组词,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a.压压下

12、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b.乱乱摆;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c.垂垂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d.虹彩虹;一条彩虹挂在天空。4.同桌相互听读课文,一人读一段,在读中巩固识字,学习新词。三、朗读感悟,理清文脉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2.老师引读。(雷雨前:满天的乌云树上的叶子忽然一阵大风哗,哗,哗,雨下起来了雨停了)3.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时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在书上做记号。4.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调分别读好这三个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5.分组朗读,老师随机指导。.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1学生畅所

13、欲言学生朗读板书设计18 雷雨垂 逃 越 蝉 蜘蛛教学反思:课时备课课 题雷雨课型新授课教案序号教材分析诗人李白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尽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本首诗体现了“本组教材是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排的”。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落实本组课文的学习要求:“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品味美感。鼓励学生拓宽视野,阅读相关书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读书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学情分析课前,教师可带领学生走进自然,亲身体验自然的变化,进一步丰富内心感受。课上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反复读文中品味美感,积累语言。课后扩展知识,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