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反思成为教师的需要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655040 上传时间:2024-03-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反思成为教师的需要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让反思成为教师的需要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让反思成为教师的需要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反思成为教师的需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反思成为教师的需要(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反思成为教师的需要来源:不详 作者:赵彦 日期:2009年08月07日 访问次数: 新的时代,我们呼吁新型的教师,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是当务之急。新课程来临的时候,我们对教师进行了多轮的培训,可以说,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论并不缺失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新课程理论转化为课堂的实践。教师是新课程的实践者,在操作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问题的思考,是最宝贵的财富。我们不仅要做好一个教师,更重要的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那么,教学反思,是提升思想的最佳方式。教学反思,是否成为教师的一种需要?我带着这样的思考,开始了我的调研工作。 我来到了城区一个很不错的小学,校长热情地接待了我,我说明意图后,校长

2、介绍了课程改革后的一系列做法,其中对备课管理提出了新的思考。一是利用电子备课,实现资源共享;二是分层管理,也就是对不同年龄段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三是对传统的备课簿做了调整。 打开备课簿,可以看到多了一个栏目教学反思。我随意的拿了几本翻阅一下,发现部分教师零星的写了点反思,大部分教师对课后反思还是空白。于是,我问校长:“教师为什么不喜欢写反思呢?”校长说:“主要原因,教师还没有转变观念,没有认识到教学反思的必要性。过去的备课主要是备目标、备教材、备重点、备过程、备板书,而现在增加了反思的环节,认为是在加重备课负担。他们在思想上有抵触情绪,所以,反思也就成了一种应付性的作业。”校长似乎说的很有

3、道理。 接下来,我征求校长的意见,召开了教师座谈会。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让教师们谈一谈,如何看待教学反思的问题。教师们说:“我们学校改变了传统的备课方式,把教学反思作为了重要的备课内容。可是,我们没有时间写反思,再说也不会写反思。”我又问:“我了解,学校每周都安排备课的时间,怎么说没有时间写呢?”一个教师说:“我是班主任,既教数学,又教语文,加上班队会,每周下来近20节课,另外,还要管理班级,批改作业,根本就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写反思。”一个教师说:“学校的活动太多了,每次活动都需要我们班主任来组织,另外,学校迎接的检查多,不是要写这样的材料,就是要写那样的材料,我们真是太累了。”我又问:“你们什

4、么时间备课呢?”一个教师回答:“每周有半天的备课时间,一般的时候,都是被业务学习或者学校的工作会议占据了,很少给足备课的时间,即使给时间,我们也写不完,因为小学的课时量很大,备课赶不了上课的进度,我们大多是补备课。”我似乎明白点了什么。我接着说:“我发现,你们的备课还是挺好的,唯独不喜欢写反思,这是为什么呢?”一个教师笑了笑说:“备课比反思好写,有时,我们互相的借鉴一下就可以了,但,要我们写反思,确实有难度。”一个教师接着说:“我认为写不写教学反思,没什么用,不写反思,我们一样能把课上好,反思不应该成为我们的一项作业,这是在加重我们的负担。” 从以上的谈话,可以看出,教师对学校规定写教学反思很

5、有情绪,他们讲了很多客观的理由。那么要求教师写教学反思,是不是在加重教师负担呢?他们真的没有时间写么?我又走访了另一个学校。校长说:“我们学校很重视教学反思,我们把反思看成是教师成长的必然历程,是教师自身培训和推行新课程重要举措。”我问校长的具体做法,校长说:“我们首先培训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打破传统的教研方式,让教师不仅在备课和上课上下功夫,还要注意课后的反思。我们的一般做法是,要求教师在每单元选择一两个典型的案例,写出自己的成败与得失,并且利用集体备课时间,让教师在年组内交流,优秀案例汇报到学校,学校每年要召开经验交流会,并表奖优秀反思案例。经过,我们的培训、研讨、表彰,教师们逐步认识到写

6、教后反思的重要性。通过一段的时间验证,教师的素质提升很快,课堂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谈话中看出校长很乐观。我对校长说:“我听说,有的学校教师反映,教师没有备课与写教学反思的时间,那么你们是怎样采取措施呢?”校长说:“在一线的教师确实负担很重,即要备课,又要管理班级,如果教师不合理运用时间,那么,他们一定会感到手忙脚乱。但是,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就需要他们有一种奉献的精神,争上游的精神。”校长的这番谈话,看出,为了提升教师的素质,校长采取的是思想教育与高压政策相结合的策略。那么作为教师是怎么想的呢? 我照例召开了教师座谈会,首先说明了座谈的意图,要教师放开思想,主要针对当前课改的困惑,以及

7、学校采取的校本培训措施,谈谈想法,鼓励他们怎么想的就怎么说。有的教师说:“新课改,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理念,确实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我们也有信心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有的教师说:“课程改革了,教材更新了,我们越来越感到知识的匮乏,如果我们不去学习,就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了。”有的教师说:“我们觉得现在教得很累,学校对我们的要求越来越高了,比如要求我们写教学反思,确实能提高我们的业务素质,可是,我们连课都备不完,怎么有时间去反思呢?”有的教师说:“我们的教学反思多是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我们也有家庭,也需要正常的生活,给我们加重这么多负担,难道教师就是受罪的命吗?”一个教师说:“其实,时间挤一挤,还是有的,

8、就是太紧张了,还有一个问题,我们不十分清楚怎么写反思,虽然学校也培训了,举了很多例子,但是我们在实践中操作起来,还是感到很困难。有的教师悟性好,写起来就顺手,而我就很笨,怎么也写不出来什么?有时为了应付检查,不得不抄袭了。”教师的这番谈话与校长的乐观有点不符,看来校长多少掩盖点儿事实。 调研回来后,我陷入了沉思。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提升教师的素质,各地也采取了种种培训措施,比如,邀请专家讲座,召开教研会议,订阅期刊杂志,外出学习、考察,等等。教师在新课程的理念上应该有了一定的积淀,可是我们的课堂教学,为什么不能发生根本的转变,是我们的新课程太理想化了,还是我们的工作没有到位。我是一个教研员,非常

9、熟悉教师的教学工作,几年来,我发现,教师很注重怎么上课,领导怎么说,他们就会怎么上,好像上课就是给领导听的,很少有自己的思想与创造,也许他们功利的思想比较严重,时间久了,也就成了十足的教师匠。他们注重了教,而忽视了写。其实写一写,最能增长教师文化内涵的,通过写一写,也就有了自己的思考,有了思考也就有了提升。可是,多年形成的工作模式,使教师的文化越来越缺失。写教学反思,不同于备课,备课多是一种程序性作业,而且很容易相互借鉴,而反思要融于自己的思考,并且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把握教改的方向,这样,反思相对备课是有难度的。那么反思真的是一种过高的要求吗?我想,主要原因,写反思还没有成为教师需要。 教师

10、的日常工作很繁重,备课已经成为了教学的“鸡肋”,但他们对学校的要求,表现出无可奈何。再此状况下,再要求写教后反思,这种抵触情绪可想而知的。怎么引导教师由不愿意写到愿意写,由不会写到会写,由要求写到自觉写,把反思看成是教学的重要历程,是教师教学生活的必然需要呢?笔者认为,还要经历一段思想认识的过程。建议学校采取以下策略: 一、转变观念,加强管理。首先要让教师认识到教学反思对促进课改的重要性。反思不是可写不可写的问题,而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环节,有了反思,才有长进。其次,从教学管理上,要重点检查反思环节,领导要给予批语,鼓励教师写好反思。再次,在政策上要扶持,对于典型反思,提出表扬,或奖励。 二、定期

11、对教师培训。由于对课改理解不断加深,对反思也有新的要求。最为主管业务的领导,一定要自己先学习,然后引导教师怎么样写反思。要拿出典型的案例分析,帮助教师上路。同时,开展教学研讨活动,相互交流经验,树立榜样,激励进取。 三、改进备课方式。传统的备课方式,负担比较重,那么,就需要优化备课环节,比如,语文学科,可以把精读课与略读课区分开,精读课要求祥备教案,略读只需备出主要环节。另外可以相互结对子,同年组教师各有分工,然后共享。这样,优化出时间,把精力放在教后反思上。 四、对反思的量与质要有要求。起初,在要求上有点点滴滴的体会就可以,逐渐地引导教师学会写反思,愿意写反思。另外,课课都反思,显然是完不成任务的,那么可以要求教师每周写出一两个反思。反思不能成为是一种应付作业,必须要谈出自己的看法,打造自己的亮点。 五、保证教师的备课时间。学校的活动多,尤其是班主任,要用大量的时间处理班级事务,如果不保证他们的备课时间,那么所有措施都是空谈。我发现,很多学校的领导,在占用教师的备课时间,一到备课的时候,不是这个活动,就是那个活动,开会的时候,罗嗦个没完。作为学校领导,一定要优化管理方式,能少占用的尽量少占用教师的备课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