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导学案岳麓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7654106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导学案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导学案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导学案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导学案岳麓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5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1.说出“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一五”期间经济建设的主要成就。2.说出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名称,分析其性质。3.说出三大改造的全称,分析党和人民政府要实行三大改造的原因,掌握其实质和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历史意义。4.重点:“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历史意义。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参考苏联的建设经验,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2)开始实施时间:1953年。(3)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

2、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4)成就: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汽车厂、飞机厂等一批现代工业企业建成投产,独立的工业体系已初步建立。以铁路为中心的交通运输业大为改观。农业也有发展,粮、棉连年增产。2.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间1954年9月地点北京主要内容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了毛泽东为国家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任命了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想一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

3、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有什么变化?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作为统一战线组织仍然存在,进行参政议政。(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什么类型的宪法?贯穿着哪些原则?有什么作用?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贯穿着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3.三大改造(1)时间:19531956年。(2)意义: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2.探

4、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探究问题一】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一化三改”。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探究问题二】评价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所取得的建设成就。甲说:“了不起!这五年中工业建设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乙说:“没什么大不了的。那时生产的解放牌汽车早就被淘汰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很大成就,请列举出“一五”计划的成就,并评价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1)成就:长春汽车制造厂第一批国产汽车出厂;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康藏、青藏、新藏公路通车;独立的工业体系已初步建立;以铁路为中心的交通运输业大为改观。(2)可从上述“一五”期间我国在国民经济方面取得的建设成就,得出甲的结论。看问题既要历史地看,同时也要发展地看。乙的观点“没什么大不了的”,这在现在看来的确如此,但在当时的中国却是“了不起”的事情。【探究问题三】国家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是采取什么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个体农业、手工业:走集体化道路。资本主义商业:赎买(国家资本主义)。3.对本课内容仍存有的疑问,由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