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广东中考语文总复习检测题五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653772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广东中考语文总复习检测题五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广东中考语文总复习检测题五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广东中考语文总复习检测题五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广东中考语文总复习检测题五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广东中考语文总复习检测题五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广东中考语文总复习检测题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广东中考语文总复习检测题五(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海无涯中考总复习语文检测题(五)(九上)(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附加题10分)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每空1分,共10分)(1)杜牧泊秦淮反映统治者的淫糜生活,抒发自己亡国之忧的诗句是: , 。(2分)(2)人们常常应用李商隐无题中“ , 。”的诗句来赞颂那些献身事业的人。(2分)(3)苏轼浣溪沙一词中,上阕“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构成“新与旧”的对比,下阕构成“来与去”对比的句子是 , 。(2分)(4) ,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1分)(5)把苏轼的水调歌头默写完整(3分)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 , 。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每空1分,共4分)(1)这是ru zh( )的微笑。(2)我母亲对我们的ji j( )生活感到非常痛苦。(3)“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gn shn d g( )。(4)盖此辈皆cu mo qi c ( )之人。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B.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C.“六一”儿童节那天,志愿者和孤儿院的孩子们一起唱歌、跳舞、玩游戏、共享天伦之乐。D.这件事弄得满城风雨,尽人皆知,已经难以再掩盖下去了。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

3、是( )(3分)A.夏天的白马水库碧波荡漾,绿树葱茏,风景如画,是一个旅游的好季节。(将“季节”改为“地方”)B.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删去“意外”)C.通过这次课本剧比赛活动,让我们从一个侧面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删去“通过”或“让”)D.我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将“讨论”与“听取”呼唤位置)5下面是某同学为毕业晚会准备的开场白,请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与前面句子构成排比。(4分)怎能忘却初入校园时的好奇与激动?怎能忘却课堂听课时的认真与专注? ? ? 二、阅读(46分)(一)鱼我所欲也(10分)一箪食,

4、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6解析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1)蹴尔( )而与之(2)万钟于我何加( )焉(3)得( )我而为之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_(2)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_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文是一篇论述道德标准和

5、政治节操的文章,属于说理散文。B作者用“不食嗟来之食”和“不辨礼仪而受之”两个例子,从正面论证了中心论点。C作者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证明了自己的观点。D屈原纵使路途再漫长,也要上下求索,终遭奸臣毁谤,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怀着悲愤的心情投入汨罗江。他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孟子“舍生取义”这一主张。(二)孔子论人(9分)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已者处,赐好说不若已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日:“与善人居如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者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

6、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选自孔子家谱)【注释】商:卜商,字子夏。赐:端木赐,字子贡。化:同化,与趋向一致。鲍鱼之肆:指代污浊的环境,也比喻恶人聚集的地方。鲍鱼,咸鱼;肆,店铺。漆:墨漆。9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久而不闻其香 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B故曰与善人居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C则商也日益 旦日,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D与不善人居 居五日,桓侯体痛(扁鹊见蔡桓公)10用三条“”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3分)与 善 人 居 如 入 兰 芝 之 室 久 而 不 闻 其 香 即 与 之 化 矣11人是需要朋友的。请结合君子“慎

7、处”的观点,简要谈谈你认为应该如何选择朋友。(3分)_(三)冷爱(17分)母亲身体不舒服,还是硬着头皮去机场接女儿和她的女同学。女同学是北京人,她俩一起在美国读书,一起租住。女儿什么家务都会做,女同学却什么都不会,女儿像个保姆一样照顾她。为了接这个同学,女儿自己一个人从老家坐长途车先赶到机场,等了三个小时,然后叫母亲开车去机场接她们。“你难道不累吗?”母亲心疼极了。“不累不累。”母亲说:“咱们去吃海鲜吧,你好久没吃了。”女儿说:“她喜欢吃辣,我们去吃沸腾鱼吧。”“你不是上火吗?”“没关系。”母亲和日理万机的父亲,一起陪她俩玩。父母无微不至地照顾她,她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女同学。然后,女儿还要父母

8、开车送她们去一个小县城,做公益、献爱心。父母累坏了,心也开始隐隐疼起来。父母心疼着她,她却心疼着别人。想起当年高考那几天,母亲给她送饭菜,所有碗筷都要用滚水烫一遍才敢给她用,手都烫出了泡。送到学校前,把每道菜都先夹点出来,试吃一下。但女儿一吃完,就催她快走快走,不要影响和她同住的同学午休。高考结束那天上午,她走了好远的路,给女儿买了一束鲜花,满头大汗地伏在脏兮兮的花架上,写祝愿卡,希望给女儿惊喜。为了让女儿一出校门就能看见自己,她执意提前下了空调车,去校门口晒着太阳等女儿。女儿不知道,看到母亲和一大束花,害羞了,不愿意拿,连声说“不要不要”。女儿是班干部,主动承担了帮全班同学准备毕业典礼小礼物

9、的任务。可她一个人,怎么拿得动呢?母亲只好不顾上司的白眼请了假,载着她,跑东跑西。终于放假了,女儿和同学们约好出去旅游,又揽下了给大家垫钱买机票的任务,然后,把这个任务,转交给了已经忙得不可开交的母亲。母亲的心又隐隐疼起来,女儿怎么就不知道心疼一下家里人呢?难道因为父母是自己人,就该毫不客气?即使无意伤了,也伤得起?有一天,女儿突然说:“妈妈,高考那几天,我看到新浪上一个新闻,一个妈妈送女儿考试,被车撞了。那几天,我好担心你。”母亲的泪一下子涌了上来。怎么能怪女儿呢?女儿还小,还不懂。在她眼里,父母是万能的,这也是他们多年宠爱的结果。不管怎样,她是善良的,是想对别人好的,这又有什么错呢?难道,

10、让她自私一点,少一点爱心?这世上,总有一些“狗拿耗子”的热心人,不是伤了猫的心,而是,伤了最亲近的人的心。曾经有一个杭州男人,业余时间为过路人义务修自行车,每天深夜才回家,修了整整二十年。人人都说他好,他也很满足。可他的妻子,独自操劳着一个个空洞无趣的日子,夜夜苦等。一个农村男人,举债八万,买来各种杂志书籍,要自办一个乡村图书馆,免费为村民们服务。儿子女儿为此辍学,妻子要和他离婚,村里并没有人帮他,说他好。但他还是坚持。一个刚刚怀孕的女人,得知自己领养的弃儿患了白血病,为了救他,偷偷瞒着丈夫,去做了流产。丈夫实在无法接受,选择离婚。一个家就散了。这样的为外人想、让亲者痛,比比皆是。有时,爱并不总是柔情似水,温暖如春,它也会结成冰,变成匕首,伤到至亲至爱的人。可是,这份“冷”爱,好比玫瑰,花朵那么美,谁能在意刺呢?(选自青年文摘2014年第24期,作者苏沧桑)12围绕“冷爱”,文章写了女儿的5件事,请归纳填空。(4分)父母心疼她,她却心疼同学;高考时女儿吃完母亲精心准备的饭菜而催她快走;_;母亲请假载着女儿帮全班买礼物;_。13第15段写到“母亲的心又隐隐疼起来”为什么?(3分)_14文章第18自然段连用了三个反问句,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_15.第19自然段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起了什么作用?(4分)_16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题目“冷爱”含义的理解。(3分)_(四)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