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653707 上传时间:2023-12-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4.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案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案 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案1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美丽的语言。2、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漂亮的景色。3、学习按巡游依次,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4、依据移步换景的方法写法仿写生活中的景物。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教学过程:一、 图片导入观赏颐和园大门图片,板书课题。二、理清脉络1、自由读课文并思索:颐和园给你留下什么印象?2、大屏幕出示第一句话,抓关键词“漂亮、大”,朗读第一自然段。3、从文中把表示作者巡游依次的句子找出来。学生读句子

2、,老师完成板书画。三、品读感悟(一)学习“长廊”1、长(1)观赏颐和园长廊图片,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找出文中相关句。(2)指导朗读:重音强调,拖长音强调。(3)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写了长廊的长?抓住700多米,联系操场长度,体会用数字的好处。板书:列举数字2、画多(1)观赏横槛上的画,都看到了什么?体会“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2)朗读体会“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3、美(1)读“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2)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还没谢,( )又开了”体会“美”

3、。(二)学习万寿山上的“佛香阁”1、出示佛香阁图片,观赏“八角”、“宝塔形”、“三层建筑”。2、对比读“一座八角宝塔形三层建筑屹立在半山腰,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佛香阁是一座八角宝塔型三层建筑,屹立在半山腰,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体会句式变换后的情感。板书:变换依次(三)学习“昆明湖”1、老师读。2、个别读昆明湖相关句子。观赏昆明湖图片,思索这是一面什么样的镜子?什么样的碧玉?板书:修辞方法3、想象“滑冰”和“划船”的区分,体会文中“滑”字的好处。4、男女生交换读,想象画面。(四)学习“十七孔桥”1、 图配乐,观赏十七孔桥上的小狮子。(1)简洁描述每一幅图片上小狮子的神态

4、动作等,猜想它们在干什么。(2)用四字词语来形容一下。2、思索作者为什么只写了十七孔桥?板书:抓住特点(五)学习最终一段学生沟通搜集到的颐和园其他景色的图片资料、文字资料等。四、总结写法借助板书画,介绍“移步换景”。五、拓展练习1、 仿写句子(1)出示四幅森林体育公园图片。(2)小组探讨,仿照课文,填一填地点转换词语,组长记录。a.站在北门往( ),“秦皇岛森林体育公园”几个金黄的大字赫然映入眼帘。b.( )台阶,( )大门,( )道路两侧的奥运铜像旁。c.( 再往前走 ),就来到了五环神韵建筑脚下,站在建筑下抬头看。d.五环神韵的( 正前方 ),就是一汪碧绿的湖水了(3)小组汇报。2、 连段

5、成篇(1)定题目-森林体育公园(2)仿写开头和结尾(3)连段成篇森林体育公园秦皇岛的森林体育公园是个漂亮的大公园。站在北门往前看,“秦皇岛森林体育公园”几个金黄的大字赫然映入眼帘。_登上台阶,穿过大门,来到道路两侧的奥运铜像旁。_。再往前走,就来到了五环神韵建筑脚下,站在建筑下抬头看。_。神韵的正前方,就是一汪碧绿的湖水了。_。森林体育公园到处有漂亮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六、布置作业学习作者详细描写景物的方法,完成练笔森林体育公园。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案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1个生词,正确认读二类字,并能正确读写并理解“神清气爽、金碧辉煌、隐隐隐约、屹立”等词语。2、

6、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漂亮景色,培育学生的赏美爱美情趣,受到美的熏陶,并能有所感悟,增加学生的民族骄傲感。3、了解作者的写作依次,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漂亮景色,培育学生的赏美爱美情趣,受到美的熏陶,并能有所感悟,增加学生的民族骄傲感。2、了解作者的写作依次,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1个生词,正确认读二类字,并能正确读写并理解“神清气爽、金碧辉煌、隐隐隐约、屹立”等词语。2、介绍颐和园,自读课文,初步了解依次。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11个生词,正确认读二类字,并能正确读写并理解“神清气爽、金碧辉煌、隐隐隐约、

7、屹立”等词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首先我们来看几幅图片(课件播放颐和园图片)。你们知道这是哪里的漂亮景色吗?没错,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颐和园(请学生上台写课题,讲解颐的写法)。二、学习生字词1、自由朗读课文,将生字词和不懂的地方划出来。2、展示生字卡,提出留意生字词易写错的地方。3、请学生上台听写,划出错的多的字,让生留意。4、让学生提出不懂之处,并讲解“神清气爽、金碧辉煌、隐隐隐约、屹立”等词语。神清气爽:形容人头脑醒悟,精神爽快。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样华丽,光芒耀眼。屹立:高高地直立。隐隐隐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晰;感觉不很明显。(用词语造句)三、初读课文,了解作者巡游依次

8、1、请去过的同学介绍颐和园。2、初读课文(1)听了他的介绍我真想去颐和园看看,同学们想去吗?好咱们现在就动身(播放录音朗读)。留意哪里停顿哪里重读,哪里语调温柔,用笔在书上标出来。(2)怎么样,说说巡游了颐和园后有什么感受。(3)师:想走进颐和园细细观赏一番吗?通过图片感受到颐和园的美,须要一双爱美的眼睛和一颗爱美的心,通过课文感受颐和园的美还要美的才智,你们行吗?信任同学们肯定行。那好,咱们就来一次集体旅游。(请一个学生做导游朗读课文,提示学习录音朗读,读出颐和园的美)3、指导朗读,了解作者巡游依次(1)读完一二段,提出刚刚学习了神清气爽,知道了神清气爽的感觉,让学生再读这句,把这种感觉读出

9、来。(2)我想问问同学们,导游刚才是带我们巡游了什么地方?(3)好,接着我们的行程,刚才那位导游介绍得很好,陪我们走了那么久,我想他累了,我想换一个导游,谁想来试试?好,游客们我们上路了,快跟上可不要掉队。(4)读完第三自然段后,问学生刚刚导游又带我们巡游了哪里?(5)用换导游的方法指名读第四自然段。(6)读至“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停下师:我感觉导游这里介绍得特别好,我似乎真的看到水平如镜的昆明湖。来,我们都像小导游那样把这句话读一读,看谁能超过这位小导游。(7)读完第四自然段,哎呀,我一路只顾观赏风景,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你能告知我吗?这儿可是站得高看得远,你们都

10、看到什么?(8)用上面的方法指名读第五自然段。(9)问生巡游的依次。四、作业1、抄写生字词2、分四大组查找颐和园资料。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案3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课颐和园。这篇课文按巡游的依次,详细描写了颐和园的漂亮景色,展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人民的才智及才能。围绕景色的特点,让学生在不同方式的阅读中进行感悟、体验,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经验合作与沟通的欢乐、同时进行信息的搜集和汇合,感知课文内容和领悟课文中所体现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剧烈的民族骄傲感。在新课标的教学观念下,光是让学生弄会、弄懂是不够的,而应当教给他们更多的了解学问的方法和技能,必需变更以往的四平八稳、串讲串问,以老师为中

11、心的传统做法,要以学生为主体,要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前提,以探究发觉、自读感悟为手段,变老师的“讲”为老师引导下的“感悟”。因此,学习本篇课文,变更逐段讲解的方法,而让学生凭借自己的学习爱好进行合作沟通,抓住重点句子来体会所写景物的特点,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感受颐和园大而美的特点,另外让学生感悟、学习本课视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这节课是以学生学习过程为主线,以老师的引导作用为辅,来完成学习任务。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就是想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整体感悟和重点探究结合起来。、合作感悟、加深理解:通过复习的提问导入,回忆作者的巡游路途和各个景点,接下来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爱好,喜爱哪一个景点就重点探讨哪一个景点,

12、进行分小组合作学习,这也是课文学习的重点部分。这是学生独立分析理解教材的过程,是特性化学习的过程。然后,分小组汇报,这是充分展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环节。学生不是根据老师设计的依次来理解课文,而是按自己的理解来讲解和品读课文,完全是自主的、能动的、不受约束的,无论谁都可以尽情地表明自己的看法,按自己的理解朗读和体会。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我把课文中提到的各处景点的图片做成课件,协作学生的汇报。每汇报一个景点,都重视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景色的美,还要引导学生抓住一些重点句子,探究课文是怎样描写景物特点的。、扩展训练、培育实力: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样本,是教学的依据和参照,但它不是唯一的

13、内容,语文教学应当扩绽开来,放开学生的眼界,使他们了解更多的学问。我设计了让学生沟通自己了解的有关颐和园的其它资料,让学生在沟通中得到更多的内容。仅仅这样的延长是不够的,接着,我给学生们放一段录象,让学生们尝试做小导游,这既是对课文内容的深化,又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自由呈现他们的特性风采。在这样的训练中,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实力和表达实力,适应了素养教化的须要。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课颐和园,通过上节课的学习,颐和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它是一个漂亮的大公园。板书:美、大、师:作者是根据什么依次写的?他是从哪些方面写它的美、大呢?生:作者是根据巡游路途的依次介绍的。他去了长廊,接着去了排云殿、佛香阁,然后又到了昆明湖边,踏上了十七孔桥板书:长廊、排云殿、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二、自读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