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653496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新]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新]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最新]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最新]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精品资料精品精品资料高三第二次联考语 文 本试题卷共8页,六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方框涂黑。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一、语文基础知

2、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逶迤(wi)喋血(xu)黄骠马(bio)卓有成效(zhu)B. 瞥见(pi)镣铐(lio)潜意识(qin)掎角之势(j)C. 荸荠(b)旋涡(xun) 胳肢窝(g) 喁喁私语(y)D. 俨然(yn)抱厦(sh)小鞶鼓(pn)蹑手蹑脚(li)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叱骂营利泪下沾衿蓬头垢面B. 亲睐麋鹿能禆实用卷帙浩繁C. 会晤 寰宇嬉皮笑脸颐指气使D. 桅杆俗滥驱除邪恶如丸走板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入夜,月色溶溶,水面 ,我们或坐在树下促膝畅谈,或坐在船上扣舷高歌,

3、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远观秦岭山脉:山势蜿蜒,沟壑纵横,林木 。它是大自然雕琢的精妙绝伦的艺术品。有的地方以山色取胜,有的地方以水色撩人,唯独在这里,水与山 :水是岷江的水,山是青城的山,而我们就是这岷江水畔的山水人家。A. 寥廓苍莽相得益彰B. 寥廓苍茫相映成趣C. 辽阔 苍茫 相得益彰D. 辽阔 苍莽 相映成趣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央视对电影狼图腾做出特别报道,不仅是由于该片的口碑及其社会影响力,更是因为其在春节期间排片比例与票房规模呈现出的逆势增长。B随着柴静新作穹顶之下播出,使公众对其热议程度大有高过今年两会的势头;同时,这几天有关雾霾的话题以及对于视频内容是否客观的探讨,

4、引发了多方热议。 C“博士返乡笔记”的作者湖北籍博士生王磊,对家乡现状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述,痛感乡村共同体的断裂和传统伦理感的流失,感慨现代生活“让人的心肠变硬”。D两会期间,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应继续通过改革规范和保障知名高校在各地的招生比例、招考方式、考试纪律等,确保高考公平。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妙玉天赋聪慧,资质不凡。她茶艺精湛,与贾府四春的琴棋书画并称绝艺;她续写的中秋诗,获得湘云、黛玉盛赞。才华馥郁、品位高雅的她,却落入被贼掳走的结局。因此作者为之发出“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慨叹。B论语是一个个片段的集合体,并非出自一人之手。在形式上,有的是直录孔

5、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有的采用问答的形式,也有的是交谈的形式。此外,还有少量的夹叙夹议的形式。C炼金术师是一篇充满哲理的小说:一个西班牙牧羊少年在寻梦的过程中,他离开了固守的家园,见识了世界的广阔与精彩。小说通过讲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但要正视自己的梦想,而且要敢于追求和实现它。D鲁迅在呐喊中塑造了一批破坏和反抗封建制度的知识分子形象,如狂人日记中的狂人、药中的夏瑜以及一件小事中的“我”等。他们的悲剧既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也是他们自己缺乏“韧性”精神和斗争策略的结果。二、 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当代戏剧走向终结了吗? 胡德才文艺争

6、鸣发表了一组关于中国当代戏剧状况的研究论文,发起了关于“当代戏剧与戏剧的终结”的讨论。讨论中对当代戏剧现状的一些描述也是事实,提出的某些观点也能给人启发,但对“戏剧面临的萎缩乃至消亡的必然命运”即当代戏剧正“走向终结”的宣判及其论证却没有说服力。 朱寿桐先生在论走向终结的当代戏剧一文中提出:“在电子文明时代立体传媒的包围和裹挟之下,戏剧艺术无论是作为一种审美欣赏的对象还是作为文化消费的对象,其优势都已经丧失殆尽,其走向穷途末路体现为一种时代的必然。戏剧失去了其优势,就必然失去观众,失去本来属于它那一部分的文化市场,失去进一步繁荣或保持自身繁荣与发展的资本与原动力,因而也自然就获得了等待终结的命

7、运。”朱先生所说的戏剧的优势指的是“戏剧传播的剧场效果”、“戏剧演出的现场性”和“戏剧作为一门综合艺术”等三个方面,而他的结论正是从分析戏剧的这三个优势的丧失而得到的。然而实际上,戏剧作为一种“活的艺术”,以演员在剧场扮演人物直接面对观众表演故事而区别于所有其他艺术样式。活的戏剧以其独具魅力的观演关系至今仍在世界戏剧舞台上保持着持久的生命活力。戏剧的独特优势并没有像朱寿桐先生所说的那样“在众多立体传媒的包围下”失去。何况,戏剧从其诞生和发展到今天以及延续至未来,还源于人类所存在的创造戏剧的本能冲动。今天世界许多国家的戏剧现状也都证明戏剧还保持着其持续的魅力与活力。因此,宣称当代戏剧已走向终结,

8、在理论上既没有说服力,与实际情形也不相符合,因而是一个虚假的命题。否定了当代戏剧走向终结的命题,但并不意味着认为当代戏剧没有危机。恰恰相反,笔者认为,朱寿桐先生等人发起的“当代戏剧与戏剧的终结”的讨论,从积极的方面说,主要是体现了一种可贵的危机意识。关于当代戏剧的危机,近20年来一直是戏剧界议论的话题。从80年代中期的戏剧观争鸣,到近年来剧作家魏明伦先生发起“当代戏剧之命运”的讨论、罗怀臻先生提出“重建中国戏剧”的口号、戏剧学家董健先生指陈“当代戏剧精神的萎缩”,尽管各家立论角度不同,观点殊异,但无疑都显示了强烈的危机意识。 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电影电视等新媒体形式的普及以及电子化时代的到来,

9、戏剧自然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挑战和危机。但正如上文所说,新媒体形式的挑战和竞争只会改变和丰富戏剧,而不会取代戏剧。来自外部的挑战固然使戏剧面临危机,但事实证明,戏剧并没有因此遭遇人们早就预言的厄运。戏剧的危机更主要的还是来自戏剧自身。当代戏剧观念的偏狭、戏剧精神的萎缩、戏剧文学性的衰微、对戏剧物质层面的片面追求以及戏剧管理体制的僵化、营运机制的缺陷等,这些已被有识之士论及的方面正是当代戏剧危机的主要表现和原因所在。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当代戏剧从理论到实践对戏剧体裁的忽略,也是一大缺失。具体地说,当代戏剧之贫弱,关键在于我们既没有悲剧也缺少喜剧,当代的悲剧精神和喜剧精神都严重失落,这也是戏剧的危机之所

10、在。总之,当代戏剧虽然面临着危机,但并不是一无可取,更没有走向终结。“虽然当今时代还不是一个产生了伟大戏剧的时代,但却是一个在创作和演出方面、在先锋实验戏剧方面和在重演经典名著方面活动频繁且取得了巨大成绩的一个时期。”两位美国学者在总结当代戏剧现状时写下的这几句话,我以为借用来评估中国当代戏剧的现状也是大体合适的。(本文有删改)6关于当代戏剧走向终结的内容表述,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文艺争鸣发表了一组关于中国当代戏剧状况的研究论文,提出了“当代戏剧与戏剧的终结”的观点,这个观点能给人启发。B朱寿桐先生认为当代戏剧走向终结体现为一种时代的必然,他的观点是分析“戏剧传播的剧场效果”等三个优

11、势都已经丧失殆尽而得到的。C戏剧失去了其优势,就必然失去观众,失去一部分文化市场,失去进一步繁荣或保持自身繁荣与发展的资本与原动力,于是自然而然地走向终结。D戏剧以其独具魅力的观演关系至今仍在世界戏剧舞台上保持着持久的生命活力,因此宣称当代戏剧已走向终结,在理论上是一个虚假的命题。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当代戏剧没有走向终结,朱寿桐先生等人发起的讨论,从积极的方面说,主要是体现了一种可贵的危机意识。B当代戏剧的危机,近20年来一直是戏剧界议论的话题。尽管各家立论角度不同,观点殊异,但无疑都显示了强烈的危机意识。C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戏剧自然面临着电影电视等新媒体形式普及的挑战

12、和危机,但挑战和竞争只会改变和丰富戏剧,而不会取代戏剧。D戏剧面临的危机,主要来自外部的挑战和戏剧自身,此外,当代戏剧从理论到实践对戏剧体裁的忽略,也是一大缺失。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戏剧以演员在剧场扮演人物直接面对观众表演故事而区别于所有其他艺术样式,这一独特优势表明戏剧最受观众欢迎。B今天世界许多国家的戏剧还保持着其持续的魅力与活力,这一切源于人类所存在的创造戏剧的本能冲动。C当代戏剧之贫弱,关键在于我们既没有悲剧也缺少喜剧,当代的悲剧精神和喜剧精神都严重失落,这也是戏剧的危机之所在。 D当代戏剧虽然面临着危机,但并不是一无可取,更没有走向终结,两位美国学者评估中国当

13、代戏剧的现状也是大体合适的。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羊玄保,泰山南城人也。祖楷,尚书都官郎。父绥,中书侍郎。初为宋武帝镇军参军。少帝景平中,累迁司徒右长史。府公王弘甚知重之,谓左长史庾登之、吏部尚书王准之曰:“卿二贤明美朗诣,会悟多通,然弘懿之望,故当共推羊也。”顷之,入为黄门侍郎。善弈棋,品第三,文帝亦好弈,与赌郡,玄保戏胜,以补宣城太守。先是,刘式之为宣城立吏人亡叛制,一人不禽,符伍里吏送州作部;能禽者赏位二阶。玄保以为非宜,陈之于上曰:“臣伏寻亡叛之由,皆出于穷逼,未有足以推存而乐为此者也。今立殊制,于事为苦。又寻此制施一邦而已,若其是邪,则

14、应与天下为一;若其非邪,亦不宜独行一郡。”由此制停。文帝以玄保廉素寡欲,故频授名郡。为政虽无殊绩,而去后常必见思。不营财利,处家俭薄。文帝尝曰:“人仕宦非唯须才,亦须运命;每有好官缺,我未尝不先忆羊玄保。”元凶弑立,以为吏部尚书,领国子祭酒。及孝武入伐,朝士多南奔,劭集群僚,横刀怒曰:“卿等便可去矣!”众并惧莫敢言,玄保容色不异,徐曰:“臣其以死奉朝。”劭为解。孝武即位,为金紫光禄大夫,以谨敬见知。大明五年,加散骑常侍、特进。玄保自少至老,谨于祭奠,四时珍新未得祠荐者,口不妄尝。大明八年,卒,时年九十四。谥曰定子。子戎,有才气,而轻薄少行检,玄保常嫌其轻脱,云 “此儿必亡我家” 。位通直郎。坐

15、与王僧达谤时政赐死。死后孝武帝引见玄保,玄保谢曰:“臣无日磾之明,以此上负。”上美其言。戎二弟,文帝并赐名,曰咸,曰粲。谓玄保曰:“欲令卿二子有林下正始余风。”(选自南史之宋书羊玄保传,有删改)【注】 日磾:金日磾(m d),西汉时期著名匈奴族政治家。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府公王弘甚知重之知:了解。B与赌郡 赌郡:以郡官做赌注。C未有足以推存而乐为此者也 推存:求得生存。D我未尝不先忆羊玄保 忆:回忆。10. 下列各组语句全都表现羊玄保受宋历任皇帝器重的一组是(3分)然弘懿之望,故当共推羊也 由此制停故频授名郡 以为吏部尚书,领国子祭酒人仕宦非唯须才,亦须运命 戎二弟,文帝并赐名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