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浙江省高三高考命题比赛化学试卷16 含答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653159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浙江省高三高考命题比赛化学试卷16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编浙江省高三高考命题比赛化学试卷16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编浙江省高三高考命题比赛化学试卷16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编浙江省高三高考命题比赛化学试卷16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编浙江省高三高考命题比赛化学试卷16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编浙江省高三高考命题比赛化学试卷16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浙江省高三高考命题比赛化学试卷16 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编高考化学备考资料高考模拟试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N-14 Fe-56 Na-23 Ca40第卷(选择题)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原创】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医疗上常用75%的酒精杀菌消毒B.由于分子间氢键的存在,NH3易液化,H2O常温下呈液态 C.雾霾公益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的发布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雾霾属于胶体D.氢气是理想的绿色能源,贮氢合金的发现和应用解决了氢气贮存运输的难题,贮氢金属与氢气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氢化物,达到贮存氢气的目的。【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相关知识内容都取自高中新课

2、程课本,引导学生要重视课本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应该认识到化学是一门与生活、生产密切联系的学科,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和解释实际问题。【原创】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PH试纸测得某浓度的Na2CO3溶液的PH值为10.2 B.已知Na2S2O3+ H2SO4= Na2SO4+ S+ SO2+ H20,在定量测定该反应速率时,可用排水法测SO2的体积,计算反应速率 C.蒸发结晶时,将蒸发皿中的溶液蒸干后得到所需固体 D.油脂皂化反应后的反应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并搅拌后,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浮在水面【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实验化学中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旨在考查学生对化学基础实验知识的理解

3、、掌握和应用。【原创】9.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元素代号XYZMRQ原子半径(1010m)0.371.861.430.990.750.74主要化合价最高正价11375最低负价11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Q的还原性和稳定性大于RH3B.Y、Z、M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之间会反应C.化合物XM,YM都是电解质,熔融状态下都能电解 D.元素Z、M组成的化合物熔化时破坏了离子键【命题意图】本题综合考查了元素周期律,元素推断等,意在考查考生对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原创】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苯的一氯取代物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它们的熔沸点各

4、不相同 B.CH2O2和C2H4O2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2,所以互为同系物C.乙醛分别与O2,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均体现了乙醛的还原性 D.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可作为人体的供能物质【命题意图】本题综合考查了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等,意在考查学生对有机化学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改编】11.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池工作时,K+向B极移动 B.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O22CO24e=2COC.电池工作时,CO2可以循环利用D.消耗1molCH4催化重整得到的CO和H2通入电极A,需要电极B同时通入33.6L的O2

5、【命题意图】新型电池是一直是高考热点,体现了化学与科技的结合,用化学基本原理来解释新兴科学的实际问题,本题改编自2015年的江苏卷,重点考查了学生原电池相关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改编】12.已知常温下:KSPAl(OH)36.01018,KSPFe(OH)34.01038,某溶液中除H+,OH-外,还有大量的Al3+,Fe3+,Cl-,且这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7,下列有关该溶液判断不正确的是:A.向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立即产生沉淀和气体B.若C(Cl-)=0.07mol/L,则溶液的PH为2C.往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先生成的沉淀呈红褐色D.往溶液中通入NH3,直至溶液呈中

6、性,此时溶液中C(NH4+)=C(Cl-)【命题意图】2015的高考真题和样卷中对于沉淀溶解平衡的考查有所增加,本题建立在电荷守恒的基础上,应用溶度积常数来解决溶液中的问题。【改编】13.为了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试样(主要含有LiCoO2及少量Al、Fe等)可通过下列实验方法回收钴、锂。已知Co2+比Co3+稳定。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上述溶解过程中,S2O32被氧化成SO42,LiCoO2在溶解过程中发生的反应8LiCoO2+Na2S2O3+11H2SO4=4 Li2SO4+8CoSO4+ Na2SO4+11H2OB.调整pH=5-6的目的是使Fe3+、Al3+转化为Fe(OH)

7、3、Al(OH)3除去C.Co(OH)2沉淀完全后,溶液中不存在Co2+D.Li与Mg在周期表中处于对角线位置,性质有相似性,因此单质Li可用电解法回收【命题意图】本题是建立在环保意识下的工艺流程题,意在考查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应用能力。第卷(非选择题)【改编】26.(10分)高吸水性树脂F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可用于干旱地区的抗旱保水。下图是高分子化合物F的合成路线:已知:A是石油裂解的主要产物之一,标准状况下,A相对于H2的密度是14;C3H6O3为乳酸。(1)B中官能团的名称 , C中官能团的检验方法 。(2)乳酸分子的结构简式 ,一定条件下,两分子乳酸反应生成一种六元环

8、状化合物,写出此反应的方程式 。(3)EF的反应方程式 , F分子保水的原因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信息的解读能力,突出考查了有机物性质、各类衍生物间的转化关系及高分子的合成。【改编】27.(18分).(8分)(1)高能燃料肼N2H4又称联氨,用作火箭燃料,其结构式为 ,已知液态肼的标准燃烧热为-622KJ/mol,写出发生燃烧发生的热化学方程式: 。(2)次磷酸(H3PO2)是一种一元中强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写出NaH2PO2溶液中的离子间的电荷守恒式 ,H3PO2可将溶液中的银离子还原为银单质,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氧

9、化还原反应: 。(10分)石油铁储罐久置未清洗易引起火灾,经分析研究,火灾事故是由罐体内壁附着的氧化物甲与溶于石油中的气体乙(氢化物)按物质的量之比1:3反应生成的黑色物质丙自燃引起的。实验得:气体乙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52g/L,气体乙溶于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的化学式 。(2)丙在盐酸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滤液X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颜色加深,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4)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验证温度对丙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影响 。【命题意图】本题是建立在一定的背景知识下无机推断和反应原理的结合,突出化学学科各知识点之间的渗透和交叉,意在考查学生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改编】28

10、(15分)已知:反应I: 4NH3(g)+6NO(g)5N2(g)6H2O(l)H1反应:2NO(g)+O2(g)2NO2(g)H2(且|H1|2|H2|)反应:4NH3(g)+6NO2(g)5N2(g)3O2(g)6H2O(l)H3反应I和反应在不同温度时的平衡常数及其大小关系如下表:温度/K反应I反应II已知:K2K1K2K1298K1K2398K1K2(1)推测反应I是反应 (填“吸热”或“放热”),150oC时,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温度升高, K值 (填“增大”或“减小”)。(2)相同条件下,反应I:4NH3(g)+6NO(g)5N2(g)6H2O(l)在2L密闭容器内,选用不

11、同的催化剂,反应产生N2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算04分钟在A催化剂作用下,反应速率V(N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位时间内H-O键与N-H键断裂的数目相等时,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B.若在恒容绝热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当K值不变时,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C.该反应的活化能大小顺序是:Ea(A)Ea(B)Ea(C)D.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E.由上图可知,催化剂A使反应进行的程度更大(3)工业生产的尾气处理中,应用了反应的原理,下图测得不同温度下氨气的转化率 你认为反应控制的最佳温度应为 , A300350 B350400 C400450 D450500 (

12、4)某一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00 时达平衡。请在下图补充画出:t1时刻升温,在t1与t2之间某时刻达到平衡;t2时刻添加催化剂,N2的百分含量随时间变化图像。 【命题意图】本题是一道反应原理的综合性考查题。将反应热,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移动及图像的解析和绘制有机结合起来,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改编】29.(15分)氨基甲酸铵(NH2COONH4)是一种白色固体,熔点:59-61C。在干燥空气中稳定,但在潮湿空气中则放出氨而变成碳酸氢铵。59时分解为氨及二氧化碳,在密封管中加热至120140时,则失去水变为尿素。溶解度:在100g水中为66.6g。能溶于乙醇。可用作肥料、灭火剂、洗涤剂等。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制备氨基甲酸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NH3(g)CO2(g) NH2COONH4(s)H0 (a) (b) (1)如用图(a)装置制取氨气,你所选择的试剂是 ,制备氨基甲酸铵的装置如图(c)所示,把氨气和二氧化碳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