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套练习:2.1.1氯气的生产原理及其性质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7653134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套练习:2.1.1氯气的生产原理及其性质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套练习:2.1.1氯气的生产原理及其性质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套练习:2.1.1氯气的生产原理及其性质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套练习:2.1.1氯气的生产原理及其性质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套练习:2.1.1氯气的生产原理及其性质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套练习:2.1.1氯气的生产原理及其性质 Word版含解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版化学教学资料课时训练10氯气的生产原理及其性质1.重庆市酉阳县麻旺镇桂香村曾发生一起氯气泄漏事故,公安、消防、环保多部门联合处置3小时,疏散了400余名群众。作为救援消防干警在现场的下列处理方法和过程较合理的是()及时转移疏散人群,同时向有关部门如实报告事故有关情况被转移人群应戴上用浓NaOH溶液处理过的口罩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Na2CO3溶液处理过的口罩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即可,不必走太远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等是否被污染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所以只要向空气中喷洒水就可以解毒A.B.C.D.解析:NaOH浓溶液碱性强,对人体有害;Cl2与水

2、反应是可逆反应,而且Cl2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Cl2的密度大于空气,人群转移到地势高的地方较安全。答案:D2.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Cl2,可采用的方法是()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B.用干燥的有色布条C.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解析:在干燥的条件下氯化氢、氯气均不能呈现出酸性,氯气也不呈现出漂白性,故A、B不正确。在溶液中氯化氢、氯气都能产生Cl-,通入硝酸银溶液中都出现白色沉淀AgCl,故C选项错误。氯气与碘化钾在溶液中能置换出I2,而I2能够使淀粉呈现蓝色,氯化氢无此性质,故D是正确的选项。答案: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久置的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先

3、变红后褪色B.欲除去Cl2中的少量HCl气体,可将此混合气体通入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C.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2和Ca(ClO)2,应密封保存D.实验室用MnO2和稀盐酸加热法制取Cl2,若有14.6 g HCl参加反应,则可制得7.1 g Cl2解析:氯水久置后,HClO分解,故久置氯水相当于稀盐酸,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只变红,不褪色,A错;漂白粉的成分是CaCl2和Ca(ClO)2,有效成分是Ca(ClO)2,C错;实验室制取Cl2要用MnO2和浓盐酸,不能用稀盐酸,D错。答案:B4.氯碱工业的原料为食盐和水,所以氯碱工厂最好是选择靠近生产食盐的基地,以降低食盐的运输成本。下列关于

4、电解NaCl水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解产物为Cl2和NaB.电解过程中能产生黄绿色气体C.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然后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D.用排水集气法可以收集到较纯净的H2解析:电解NaCl水溶液的化学方程式:2NaCl+2H2O2NaOH+H2+Cl2,反应过程中阳极产生了黄绿色的气体,阴极产生了难溶于水的无色气体(H2),可用排水法收集;阴极生成的NaOH使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A项错误,电解熔融的NaCl(无水时)才得到Cl2和Na:2NaCl(熔融)2Na+Cl2(这是钠的工业制法)。答案:A5.实验室制取下列各组气体,所用气体发生装置相同的是()

5、A.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CO2B.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O2C.二氧化锰和浓盐酸混合加热制Cl2、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CO2D.二氧化锰和浓盐酸混合加热制Cl2、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解析:据反应原理选取相应的装置: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氯气、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均需要加热,而制取H2和CO2的反应不需要加热。答案:A6.已知KMnO4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生成Cl2,若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制备纯净、干燥的Cl2,并使它与金属反应。每个虚线框表示一个装置单元,其中有错误的是()A.B.C.D.解析:处瓶内NaOH溶液能与Cl2

6、反应而吸收Cl2,使Cl2不能到达试管内的金属处;处瓶内导管左短右长,Cl2不能通过浓硫酸;处试管右端封闭,Cl2不能进入,同时也缺少加热的仪器(酒精灯)。答案:D7.人体缺钠会感到头晕、乏力,长期缺钠易患心脏病,并可以导致低钠综合征。在抢救大出血的危症病人时,常需静脉点滴输0.9%的氯化钠溶液(俗称“生理盐水”),这是由于人体血液的“矿化度”(即无机盐的相对含量)为0.9%。另有研究表明,30亿年前地表原始海水的矿化度即为0.9%。下列猜测或评论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人类祖先可能是从原始海洋中逐渐进化到陆地上的B.人体血液和原始海水的矿化度均为0.9%,这纯属巧合C.人体血液和原始海水

7、之间可能存在着某些尚未被认识的关系D.人体血液仍然带有原始海水的某些印痕答案:B8.金属单质与足量Cl2反应后,生成物的化学式中,不正确的是()A.FeCl2B.AlCl3C.FeCl3D.CuCl2解析: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不会生成FeCl2。答案:A9.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试管壁上沾附有少量MnO2,除去沾附的MnO2可选用的试剂是()A.蒸馏水B.KOH溶液C.稀盐酸D.浓盐酸解析:所选试剂要能将难溶于水的MnO2转化为易溶于水的物质。因4HCl(浓)+MnO2MnCl2+Cl2+2H2O,所以可选用浓盐酸加热除去试管内壁上的极少量的MnO2,此法的缺点是产生了极少量的氯气。答案

8、:D10.将一盛满Cl2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当日光照射相当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最后剩余气体体积约占试管容积的()A.1/4B.1/3C.1/2D.2/3解析:由Cl2+H2OHCl+HClO112HClO2HCl+O21可知1体积Cl2最终生成体积O2。答案:C11.向盛有氯气的三个集气瓶中,分别注入等量的下列液体并振荡,根据下图所记录的现象,判断各瓶注入的液体是什么,将注入液体的编码填入图下方相应的位置。实验操作液体编码a.AgNO3溶液b.NaOH溶液c.水解析:由中上方为无色气体,下方为无色液体,可知集气瓶中的气体完全被吸收,故中液体应为NaOH溶液;中上方为无色气体,下方出现白色浑浊,可

9、知气体被吸收,产生的白色浑浊只能是Cl2与水反应后产生的Cl-与Ag+结合生成的AgCl沉淀,即中溶液为AgNO3溶液;由中现象,气体和溶液均显浅黄绿色,说明部分Cl2被液体吸收,但吸收部分没有完全反应,故中液体为水。答案:bac12.漂白粉在社会生活、工业生产中用途广泛,漂白粉除了具有漂白作用外,还能杀菌、消毒。(1)2012年7月以来,黄河上游河段长时间维持较大流量,下游部分地区发生了特大洪水。灾区人们的饮用水必须用漂白粉等药品消毒后才能饮用,以防传染病的发生,但瓶装漂白粉久置空气中会呈稀糊粥状而失效。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漂白粉在空气中易失效的原因是;。(2)已知浓盐酸和次氯酸钙能发生如下反

10、应: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用贮存很久的漂白粉与浓盐酸制得的氯气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是()CO2HClH2OO2A.B.C.D.解析:由于酸性H2CO3HClO,所以Ca(ClO)2在空气中易跟CO2、H2O反应生成CaCO3和HClO,HClO见光易分解。用含CaCO3的Ca(ClO)2跟浓盐酸制取Cl2,Cl2中必然含有CO2、H2O、HCl等杂质。答案:(1)Ca(ClO)2+CO2+H2OCaCO3+2HClO2HClO2HCl+O2(2)A13.在下面的装置中,A是Cl2发生装置,C、D为气体净化装置,C中装有饱和NaCl溶液,D中装有浓硫酸

11、;E硬质玻璃管中装有细铁丝网;F为干燥的空广口瓶;烧杯G(内盛NaOH溶液)为尾气吸收装置。试回答:(1)C、D两个装置的作用是:C,D。(2)F中的现象为,生成物是。(3)写出在A、E、G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E:;G:。解析:此题利用MnO2+4HCl(浓)MnCl2+Cl2+2H2O的反应制备Cl2,但由于浓盐酸易挥发产生HCl气体,且产物中有H2O生成,因此若想得到纯净的Cl2,须依次通过饱和的食盐水和浓硫酸,所得Cl2再与Fe反应:2Fe+3Cl22FeCl3,产生棕黄色的烟(FeCl3),该实验产生的尾气Cl2有毒,须用碱液吸收。答案:(1)除去Cl2中的HCl等杂质干燥氯气(2)充满棕黄色的烟FeCl3(3)MnO2+4HCl(浓)MnCl2+Cl2+2H2O3Cl2+2Fe2FeCl3Cl2+2NaOHNaCl+NaClO+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