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名词解析汇总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651651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名词解析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心理学名词解析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心理学名词解析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心理学名词解析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心理学名词解析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名词解析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名词解析汇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 技能和态度的过程。2、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 理变化。3、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 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5、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 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 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

2、 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6、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 的综合心理特征。7、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一般认为,自我 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8、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存在着 个体之间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9、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 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10、掌握学习:是指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和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而使

3、绝 大多数学生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80 90%的教学评价项目)。11、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 为方式。12、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 久的变化。13、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 经验。(见43)16、强化:是指在刺激一反应联结中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的手段。17、正强化:通过施加满足刺激来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18、负强化:通过撤消某一厌恶刺激来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19、消退: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

4、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 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20、惩罚: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22、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 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23、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24、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 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 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25、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

5、或内部动力。 它一般有三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26、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 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27、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包括 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学习需要也称为学习驱力。28、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29、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30、附属的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 搞好的一种需要。33、成就动机:是个体

6、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 势。34、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35、替代性强化: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36、自我强化: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 为。37、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38、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 活动的影响。39、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40、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41、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

7、,是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42、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43、一般迁移:也称普通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 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44、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 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45、45、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 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46、46、顺应性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 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

8、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47、47、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 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48、49、知识: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 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49、50、感性知识: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51、理性知识:是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56、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 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57、程序

9、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 测其存在的知识。它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58、心智技能: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加工外在的信息。(见 74)59、认知策略: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加工 活动。(见83)60、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61、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 性。62、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63、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

10、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 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64、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65、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66、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 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 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67、概括:指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 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识的活动过程。69、前摄抑制:是指前面学习的材

11、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70、倒摄抑制: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71、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73、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74、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75、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76、操作模仿:即实际再现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77、操作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 一体化的动作。78、操作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

12、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 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79、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 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 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80、原型操作:就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 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81、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 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82、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咼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 程的复杂的方案。83、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

13、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84、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 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85、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环 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作用。86、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 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87、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 深层加工策略。88、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14、89、元认知:是指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 程的能力,它具有两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 节和控制。90、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93、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94、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95、聚合思维:是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97、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98、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

15、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 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99、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100、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他人或社会 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101、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们行动的 现象。102、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 多数人一致的行为。103、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 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104、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 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105、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的一种最重要的形式,它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 果而发生的替代性学习。106、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 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 的社会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