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燃料及其应用》知识点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651522 上传时间:2024-02-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燃料及其应用》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燃料及其应用》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燃料及其应用》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燃料及其应用》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燃料及其应用》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燃料及其应用》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燃料及其应用》知识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燃料及其应用知识点课题1燃烧和灭火热水白磷、燃烧 定义:通常的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探究燃烧的条件(本实验要在通风橱或抽风设备下进行):【实验操作】a.如右图(1),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b.如右图(2),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空气),观察现象。【实验现象】a.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b.白磷在水下燃烧。实验分析】如右图(1)

2、。 与对比,说明:物质是否发生燃烧与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温度有关。 与对比,说明:物质是否发生燃烧与是否与氧气(空气)接触有关。与图(2)对比,再次说明:燃烧必须有氧气(空气)。【实验结论】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通风橱是一种不完善的尾气处理装置,若改进上述实验,可将红磷和白磷装入密闭的容器内(还要套一个气球),这样便于进行尾气处理。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注意事项】着火点不是固定不变的。对固体燃料来说,着火点的高低跟表面积的大小、颗粒可惜的粗细、导热系数的大小等都有关系。 并非所有的燃烧都需要氧气,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

3、氢。 只有三个条件全部满足,燃烧才能发生。 自燃: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灭火灭火的原理: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隔绝氧气(空气);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使其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注意事项】 着火点是可燃物着火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不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在燃烧的三个条件中,只需破坏一个条件就可以使燃烧停止。 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f干粉灭火器的反应原理:2NaHCO=Na2CO3+H2O+CO2f二氧化碳灭火器内盛装的是液态二氧化碳,使用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三、爆炸 定义: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

4、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爆炸还包括物理爆炸,它们是物理变化。除了可燃性气体能发生爆炸外,可燃性粉尘如面粉、煤粉等也能发生爆炸。鼓气 粉尘爆炸实验【实验操作】取一空金属罐和小塑料瓶,剪去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上部,并在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底侧各打一个比橡皮管外径略小的小孔。像右图那样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干燥的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罐。从橡皮管一端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使面粉充满罐,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实验现象】“砰”地一声响,伴随一团火光产生;放热;塑料盖被掀起。【实验分析】面粉被吹起后与空气充分接触,又被蜡烛点燃。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剧燃烧并放

5、出大量热,产生的气浪将塑料盖掀起,说明可燃性的粉尘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能发生爆炸。【注意事项】 面粉应该是干燥的; 气囊的作用:使面粉与空气充分混合。 鼓气球与金属罐之间的连接管可稍长一些,人距离该装置远一些,以防危险。 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等地方必须做的安全措施:通风、严禁烟火。 切可燃性的气体(氢气、天然气、煤气等)或粉尘,在空气中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就易发生爆炸。家用煤气一旦泄露,千万不要开动电器开关(如开灯、抽风、拨打电话、手机等),以免发生爆炸。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其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有

6、些反应是放热的,如物质的燃烧、镁与盐酸反应、中和反应等,这称为放热现象;有些反应是吸热的,如CO2在高温条件下与炭反应等,这称为吸热现象。人类生活对能量的利用:1生活燃料的利用:如做饭、取暖等;2利用燃烧产生的能量:如发电、冶金、发射火箭等;3. 爆炸产生的能量:如开山炸石等;4食物在体内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热量,可维持体温供给日常活动所需的能量。二、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均为混合物,并且均为不可再生能源)1、煤“工业的粮食”(1)煤中主要含碳元素。(2)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Q、N02、CO、烟尘等(SO2、NO2可导致酸雨)2222(3)为了使煤得到综合利用,可以将煤干馏,即隔绝空气

7、加强热(属于化学变化),使煤分解为焦炭、煤焦油、煤气等有用的物质。(干馏是化学变化)2、石油“工业的血液”(1)石油中主要含碳、氢元素。(2)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3)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可以将石油分馏,使石油中各成分分离。(分馏是物理变化)(4) 由石油炼制的部分产品和主要用途:溶剂油、汽油、航空煤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沥青。3、天然气(1)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沼气)。(2)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3) 甲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4) 甲烷的化学性质:可

8、燃性。 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皇蹙CO2+2H2O(甲烷燃烧会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5) 在我国农村,使用沼气的好处如下: 可以解决生活用燃料问题; 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提高肥效。(6) 可燃冰:科学家们在海底发现了大量可燃冰,它是一种甲烷水合物,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 可燃冰的优点:能量高、热值大,是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可燃冰的缺点: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会造成更加严重的温室效应。4、使燃料充分燃烧(1) 方法 加大空气的量;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实例:将块状的煤加工粉碎成煤粉,或者制成蜂窝煤等。(2) 燃料充分燃烧的意义: 使有限的能源发

9、挥最大的作用(放热多、节省能源);降低环境污染的程度。(3) 燃料不充分燃烧的后果:使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减少,浪费资源;产生大量的CO等物质,污染空气。三、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1、酸雨煤燃烧时排放出so2、n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1)来源:含硫煤的燃烧、工厂废气、汽车尾气等排放的氮、硫的氧化物。(2)酸雨形成的反应原理: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3)酸雨的危害: 腐蚀大理石建筑、钢铁制品; 污染江河湖海,使土壤酸化; 影响水中动植物生长,破坏森林、农作物的生长。 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甚至使人死亡。(4)防治燃料

10、燃烧造成的空气污染酸雨的防治: 工厂废气处理后排放; 减少含硫煤的使用或使用脱硫煤; 改善汽车用燃料(如压缩天然气CNG和液化石油气LPG); 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大力开发使用新燃料、新能源。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以使汽油能够充分燃烧; 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排放。2、汽车用燃料的燃烧汽车用燃料是汽油或柴油,它们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和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含铅化合物、烟尘等,合称尾气。排入空气中,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损害人体健康。为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需采取: 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燃料能充分燃

11、烧; 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排放; 加大检测尾气的力度,禁止未达到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 改用压缩天然气(CNG)或液化石油气(LPG)或乙醇汽油(是一种混合物)作燃料,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3、化石燃料的燃烧,造成对空气污染的原因燃料中某些元素如硫等燃烧时,产生空气污染物SO2等;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碳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四、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1酒精(化学式C2H5OH):是一种有机物。(1)酒精的制取:原料:高粱、玉米、薯类等;生产方式:发酵、蒸馏。性质: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能与水以任何比例互溶。在空气中能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量:C2H5OH+3O2点72CO2+3H2O用途:用作酒精灯、内燃机等的燃料。它属于可再生能源。2.氢气点燃2H2O性质无毒,极易燃烧。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化学方程式:2H2+02=是最清洁的燃料,由于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广泛使用.是最理想的能源: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大、产物是水无污染、原料来源广泛。3.能源展望:正在利用和待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