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师448团兵败始末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651192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8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50师448团兵败始末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150师448团兵败始末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150师448团兵败始末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150师448团兵败始末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150师448团兵败始末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50师448团兵败始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0师448团兵败始末(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0师448团兵败始末 1979对越作战撤军回国途中,50军150师448团于高平以西的那嘎、朗庄地区遭遇越军伏击包围。因指挥失误,以致大量人员伤亡失散,造成了1979对越作战期间中国军队最惨重的一次损失。这也是继1951年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志愿军60军180师被围溃散之后,中国军队在对外作战中的又一次重大失利。在日后多年,关于这场战斗的官方资料一直没有披露,坊间传闻多多,老兵回忆也是众说纷纭,都使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笔者根据所能收集到的资料,尽可能对这场战斗的全程做推演还原,以利后来者继续进行研究,永记这一军史上的奇耻大辱。 1979年参战的150师并非是50军的老部队。原50军150

2、师于1964年12月改编为辽宁省军区独立师。1967年11月,50军从东北调防四川后,由成都军区独立步兵第1、5、10、12团、独立步兵第7营、军区独立高炮营、步校勤务连等单位为基础重新组建陆军第150师,归隶50军。 79战前,150师由乙种师紧急扩编为甲种师,补入了大量当年入伍的新战士和由北方部队抽调的部分老兵,全师从6000多人急剧扩充到11000余人。因为新兵成分较多,各级干部大多没有战斗经验,大部分连排级军官还是刚刚提拔的,虽经过紧急的临战训练,部队的军事素质仍有待检验。其时150师的主官是师长刘同声、政委杨振道,下辖步兵448、449、450团和炮兵团。 2月21日起,150师由四

3、川驻地沿川黔铁路开赴广西战区,经过近3000公里铁路输送和摩托化行军,于3月5日前分别进至宁明、明江及其他地域集结。3月6日,150师(欠炮兵团)奉广州军区前指命令从水口关方向出境,归41军指挥在高平以西地区执行任务。为协调与友邻部队的关系和加强指挥,50军还派出了由关副军长、林副军长、侯副政委等人组成的工作组随150师开进。 150师以448团为前卫,从水口关出境,沿3号公路经复和县城直奔高平。3月7日上午,448团进入高平。 不久,军工作组关副军长到达高平。经与41军协调,规定了150师的任务:448团沿3号B公路西进,经扣屯、纳嫩、吞片、那袍于当日进至打沙、朗登地区。以2营在朗登附近占领

4、公路两侧有利地形组织防御,1、3营和449、450团在朗登以北地区担任搜索清剿任务。要求150师于7天时间内,在高平以西的波列、朗登、通农、玛班等约280余平方公里地域内完成清剿残敌、搜剿越军仓库物资、查找友军失散人员和烈士遗体的任务。这一片地区是东线作战第一阶段41军121师长途穿插经过之地,当时为抢时间强行通过而未对守敌进行清剿,因而沿线越军散兵众多,袭扰不断,严重影响中国军队的回撤安全。 448团原为成都军区的老部队,解放后曾参加过四川北部的甘孜、阿坝地区的剿匪作战。文革期间448团多年执行生产任务,军事训练严重不足。文革后448团全训时间较多,79战前紧急扩编为甲种步兵团,参战的干部、

5、战士新,团级指挥员以下各级干部均没有打过仗。79之战时448团的主官是团长李绍文、政委李兆碧、副团长胡庆忠、副政委龙德昶、王廉智等,下辖3个步兵营、1个炮兵连、1个重机枪连,全团约2500余人。 448团以2营为前卫,3营随后,沿3号B公路继续西进。7日18时,前锋进至高平以西的扁亚、纳嫩地区,后奉命停止前进,沿公路西侧山地宿营。 8日早晨,150师接到41军命令,抽调449团配属121师执行向纳隆地区的迂回进攻任务;448团、450团继续执行原组织防御和搜索清剿任务。 8日上午,448团2营4连担任前卫,沿公路向班英方向搜索前进。中午12时许,尖刀排1排在班英东南公路附近发现前方高地上有越军

6、在构筑工事。1排立即抢占了公路北侧的小高地监视敌人,同时将敌情上报。不久,4连副连长吴应吉和1排长来到小高地观察地形和敌情。这一段公路的南北两侧有6个主要高地,北侧是1、6号高地,南侧是2、3、4、5号高地。除1号高地无敌情外,其他高地均有越军驻守。1排发现越军在构筑工事的就是2号高地。很快,营指命令4连攻占2号高地,7连占领1号高地。4连将任务交由1排执行,由吴应吉副连长指挥,加强了82无坐力炮1门、重机枪2挺、火箭筒3具。 班英是个小村庄,位于高平以西约20余公里的3号B公路北侧。2号高地则位于班英西南的公路南侧,可以俯瞰公路。高地呈馒头状,顶部长约200米、宽约100米,山腰以上坡度较缓

7、,山腰以下坡度较陡。高地西北侧和北侧有茂密的树林和1米多高的茅草覆盖,南侧是耕地,东侧山脚和东南突出部有种植茶树的梯田。防守越军为1个加强班,配备了轻重机枪、冲锋枪等火器,在高地上构筑了散兵坑和断续堑壕,同时能得到西侧3号高地越军的火力支援。 13时15分,在营迫击炮火力支援下,1排向2号高地发起冲击。1班沿高地东南侧山脚展开,进至距越军阵地前沿约100米处遭敌火力封锁。吴应吉副连长当即指挥82无坐力炮、火箭筒发射,相继摧毁了越军前沿2个火力点,毙敌4名。1班趁机向前运动,攻进至距堑壕前沿30米处与越军形成激战。2班向高地南侧发展进攻,遭到西侧3号高地的越军火力侧击,进展缓慢,后奉命随1班后前

8、进。 3班分成3个战斗小组,以2个组利用树林、茅草掩护运动至高地西北侧发起攻击;另外1个组从高地北侧向顶部攻击前进。在1班和3班2个组的夹击下,高地东侧山脚的越军支持不住,转头向顶部逃跑。1班乘胜追击,一举突上顶部,与守敌展开交手战。与此同时,3班2个组也冲上了高地西北侧突出部。2班紧随1班前进,占领了高地顶部西南端。在冲击过程中,吴应吉副连长不幸触雷牺牲。战至13时40分,2号高地上的越军被全歼。共歼敌14人,缴获重机枪1挺、轻机枪2挺、冲锋枪5支及弹药一批。4连只阵亡1人。因占领高地之后麻痹大意,顶部队形密集,遭到3号高地越军火力袭击,导致1排又阵亡3人,负伤5人。 下午17时,2营命令由

9、5连接替4连防守2号高地。为尽快向朗登方向推进,9日16时,448团命令5连迅速攻占3号高地,打开西进通路。 3号高地位于2号高地西侧,南北长约600米、宽约300米,与2号高地直线距离约400米,是控制公路的重要制高点。2、3号高地间有一道深沟,坡度较陡,竹木丛生,利于隐蔽接近。防守3号高地的是越军1个连部带1个加强排,面向公路方向实施主要防御,在高地上构筑了野战防御工事、明暗火力点和2道堑壕,阵地前沿还设有陷阱和绊雷。3号高地之敌北与6号高地、西与4、5号高地之敌互为犄角,可形成交叉火力封锁公路。 5连配属了82无坐力炮2门、重机枪2挺,并以2个82迫击炮排进行火力支援。5连在8日到达2号

10、高地后,即对3号高地的敌情、地形进行了侦察。受领进攻任务后,连长很快又组织班、排长进行实地勘察,进一步研究了主攻方向和接敌路线,定下了战斗决心:以一部兵力从两翼迂回侧击,集中主力由3号高地西侧发起猛攻。 9日18时35分,在团、营炮火的掩护下,5连向3号高地迅速运动接近。副连长带2排担任主攻,配属82无坐力炮1门、重机枪1挺、火箭筒2具,指挥各班成疏散队形交替掩护前进,仅用了8分钟就进至越军阵地前沿占领了冲击出发地域。18时45分,团、营炮火向前延伸压制3号高地顶部之敌。82无坐力炮也连续直瞄射击,当即摧毁越军火力点3个,2排趁势分三路向3号高地西侧发起冲击。在机枪掩护下,6班向越军第一道堑壕

11、投掷多枚手榴弹,然后利用手榴弹的烟雾掩护一举突入堑壕。4班在冲击途中遭敌阻击,立即分成小群多路侧翼迂回,连续消灭了越军2个火力点,继6班之后突入越军第一道堑壕。5班由鞍部向上冲击,打掉了拦路的越军火力点,也突入了第一道堑壕,然后继续向北卷击。 3排配属82无坐力炮1门,在2排右侧沿山脊向3号高地北侧突出部迂回攻击。进攻开始后,3排却弄错了路线,前出到了左侧的相反方向。连长很快发觉了3排的失误,立即调整部署,命令预备队1排投入战斗,接替3排发起攻击。1排展开1、2班迅速从两翼接敌。2班向前冲击时队形较密集,被越军一发炮弹炸伤6人,进攻受阻。1班分组成前后三角队形交替掩护前进,抢先开火打掉了越军一

12、个机枪火力点,毙敌4名,缴获班用机枪1挺、冲锋枪2支。随后1班继续勇猛冲击,一举攻占了3号高地北侧突出部。因战术动作敏捷有力,1班虽3人踏入陷阱,5人在衣服、手榴弹等处中弹却无一伤亡。 2排在继续向第二道堑壕冲击时遭到越军炮火拦阻,6班长、5班长相继负伤。主阵地的越军以猛烈的重机枪火力压制2排,6班虽向越军堑壕齐掷手榴弹,但因坡陡而未能对敌造成杀伤。此时4班进展顺利,从6班左侧攻了上来,开火消灭了越军一个火力点,吸引了越军的火力。根据战斗情况,2排长果断调整部署,令4班居高临下向南卷击越军,6班向西发展进攻,5班继续按原定方向冲击。4班在接近主阵地的山梁前受阻,战士闵中友利用地形爬到距越军火力

13、点十多米的地方,连续投掷手榴弹和抵近射击,相继消灭了越军3个火力点并毙敌4名。在5、6班的配合下,4班首先突入了越军主阵地。随后5、6班也冲向山顶。西侧4号高地的越军见中国军队攻上了3号高地,立即打来了猛烈的火力。副连长命令5班压制越军火力,同时呼唤炮火支援。已攻占3号高地北侧突出部的1排1班见2排被越军火力压制,立即组织火力还击,以火箭筒连续摧毁越军火力点3个。4班乘势从高地西部顶端向下实施攻击,与1排夹击残敌。19时02分,5连全歼了3号高地守敌。随后副连长命令各班迅速加修工事,准备抗敌反扑。越军不久就向3号高地发起反冲击,5连协同6连2个班沉着应战,连续击退了越军的3次反冲击,巩固了阵地

14、。 在进攻3号高地的战斗中,5连仅用了27分钟就将高地攻占,共毙敌54人,缴获82迫击炮2门、60迫击炮1门、重机枪1挺、轻机枪8挺、2瓦电台1部及枪弹30000余发。5连阵亡3人,战伤17人。战后,2排和1排分别荣获集体二功和三等功,4班战士闵中友被广州军区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在班英附近公路两侧的战斗中,448团攻占了多个越军据守的高地,歼敌一部,表现不错。右翼的450团也向北侧搜索清剿,歼灭了部分越军及收拢沿途失散的友军和烈士遗体。 3月10日晚,150师奉41军前指命令,停止向朗登方向的进攻,以3天时间由南向北清剿波列、班英、灵黄地域残敌,要求14日从平孟方向回撤入境。在选择回撤

15、路线上,关副军长与刘同声师长发生了严重分歧。 在与友邻部队121师接触时,刘师长了解到从班英、那嘎向北要过天丰岭,沿途地形复杂、石山众多、残敌出没,121师穿插时曾在这一地区吃过不少亏。而150师对这一地区的地形、敌情根本不了解,使用的又是法国人在30-40年代测绘的地图,相当粗糙,许多地方没有等高线,只是大致标明了山脊的走向。加上也没有熟悉这一地区的向导,全师经此处回撤风险太大。 刘师长认为150师已基本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任务,只要让部队顺原路返回,安全带回国就是胜利。而关副军长认为150师清剿残敌及搜剿越军仓库物资的任务都完成得不够,还是要走北路清剿回撤,争取更大战果。双方争得十分激烈,一直僵持不下,最后决定向军指挥所发电报请示。广州军区前指在了解了情况后,回电指示150师可以按原路回撤。这时出了一个乌龙,机要科的一名参谋在处理电报时竟然将广州军区前指的回电遗忘了,没有翻译就将其销毁。在未接到上级指示的情况下,关副军长以驻师工作组的名义命令150师各部收拢回撤,先期在北侧执行清剿收容任务的450团继续向北清剿回撤,完成纳隆地区迂回进攻任务的449团由班俊地区向北清剿回撤,最西侧的448团由班英地区向北清剿回撤。 接到回撤命令后,李绍文团长开始收拢部队,部署回撤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