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球的运动单元测试A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650043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球的运动单元测试A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球的运动单元测试A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球的运动单元测试A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球的运动单元测试A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球的运动单元测试A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球的运动单元测试A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球的运动单元测试A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地球的运动 A卷基础夯实1.一位宇航员骄傲地对爸爸说:“爸爸,我己经绕地球转了20圈了。”他爸爸笑着回答:“我已经绕比地球更大的太阳转了60圈了,还准备再转二三十圈呢!”下图为二分二至日地球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1)宇航员爸爸的年龄为( )A.30岁B.45岁C.60岁D.90岁(2)图中地球公转速度一直在变快的时段为( )A.B.C.D.2.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昼夜状况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题。(1)图中甲点的地方时是( )A.15点B.21点C.3点D.9点(2)图示日期为( )A.3月21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D.12月22日前后(3)图中

2、乙点的昼长为( )A.12小时B.18小时C.10小时D.16小时3.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于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下面图甲为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分布示意图,图乙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1)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昆仑站B.中山站C.长城站D.泰山站(2)泰山站建成开站时,太阳直射点最接近图乙中的()A.处B.处C.处D.处4.下表是12月5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长度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地点甲地乙地丙地丁地白昼时间5小时30分9小时09分12小时13小时56分(1)四地按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A.甲乙丙丁B.甲乙丁丙C.丙丁甲乙D.丙丁乙

3、甲(2)下图中,与此日太阳直射情况最接近的是()A.B.C.D.5.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1)2018年元旦假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最接近图中的()A.A位置B.B位置C.C位置D.D位置(2)从元旦到2月4日开始放寒假,这一段时期()A.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快B.北京的白天越来越长C.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D.地球的公转速度保持不变6.下图为“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B.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时,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C.当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时,太阳黑子数目最多D.当太阳直射点位

4、于d点时,全球昼夜平分(2)当你做到本题时的日期(11月份),太阳直射点应该位于( )A.ab之间B.bc之间C.cd之间D.de之间7.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后完成下列各题。(1)当太阳直射点运行至b点时,节气为()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2)当太阳直射点由b向c移动时,关于地球公转速度叙述正确的是()A.越来越快B.越来越慢C.慢-快-慢D.快-慢-快8.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光照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这是以_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A、B、C三点线速度最小的是_。(2)此时E点地方时是_时,国际标准时间为_时。(3)图中晨昏线EDC中晨线是_。C点位

5、于H点的_方向。(4)A点的地理坐标是_。(5)此时A、B、D三点中白昼最长的是_,昼长是_小时。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1)C;(2)B。解析:(1)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由“我已经绕比地球更大的太阳转了60圈了”可知,宇航员爸爸随地球绕太阳公转了60圈,地球公转一圈的时间为一年,因此宇航员爸爸的年龄是60岁。(2)本题考查地球公转速度。由图中信息推断,分别为夏至、秋分、冬至、春分。每年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快;月初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慢。结合选项可知,地球公转速度一直在变快的时段是,B项正确。2.答案:(1)A;(2)B;(3)B。解析:(1)本题考查时间计算。根据地球自

6、转方向可确定该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由昼夜半球分布及地球自转方向可判断,乙点位于昏线上,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该交点与甲点经度相差45,地方时相差3小时,因此甲点的地方时是15点, A项正确。(2)本题考查日期的判断。读图可知,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且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因此图示日期应为6月22日前后,B项正确。(3)本题考查昼长的计算。读图并计算可知,乙点夜长为6小时,故其昼长为18小时,B项正确。3.答案:(1)C;(2)D。解析:(1)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极点的自转线速度为零。四地中,长城站的纬度最低,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2)泰山站于2014年2月8日正式

7、建成开站,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且向北移动,太阳直射点最接近图乙中的处。4.答案:(1)D;(2)C解析:(1)12月5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赤道昼夜等长。因此甲、乙位于北半球,丙位于赤道(纬度最低),丁位于南半球。南半球的昼长与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夜长相等,由此可计算北半球与丁地纬度相同的地区昼长为11小时04分。昼短夜长之日,纬度越高,白昼越短,因此甲、乙、丁三地纬度依次降低。故D正确,A、B、C错误。(2)12月5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点周围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昼长夜短,南北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四图中A图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点周围出现极昼

8、;B、D图晨昏线过极点,全球昼夜等长;C图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点周围出现极夜。故C正确,A、B、D错误。5.答案:(1)D; (2)B解析:(1)读图可知,A靠近春分日(3月21日前后);B靠近秋分日(9月23日前后);C位于秋分(9月23日前后)到冬至中间(12月22日前后);D位于冬至以后,元旦为1月1日,冬至刚过去,故该题选D。(2)地球自转的速度和日期无关,故A错误;冬至日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北移,北半球的昼渐长,夜渐短,因而北京的白天越来越长,故该题选B;冬至日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北移,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所以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大,故C错误;近日点(1月初)公转速度

9、最快,此后公转速度减慢,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B。6.答案:(1)B; (2)C解析:(1)读图可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赤道上)时,为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南极圈内不会出现极昼现象,A错.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北回归线)时,为夏至日,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B对。太阳黑子数目多少与太阳直射点位置无关,C错。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南回归线)时,为冬至日,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D错。故选B。(2)太阳直射点夏至日(6月22日)直射北回归线(b位置),春秋分日(3月21日,9月23日)直射赤道(a位置,c位置),冬至日(12月22日)直射南回归线(d位置),每年的10月份,太阳直射点位

10、于南半球,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故选C。7.答案:(1)B; (2)D解析:(1)读图,图中a是春分日,所以当太阳直射点运行至b点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节气为夏至日,B对。(2)b点是夏至日,6月22日,此时地球正在向远日点运动,速度继续减慢。7月初运行到远日点,以后向近日点运动,速度开始加快。所以当太阳直射点由b向c移动时,地球公转速度是由快-慢-快,D对。8.答案:(1)北;B(2)18;15(3)DC;西南(4)(2326N,0)(5)D;24解析: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判读。(1)该图是极地俯视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所以为北极上空俯视图,中心为北极点。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根据图示可知

11、A、B、C三点中B点纬度最高,故其线速度最小。(2)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是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是昏线。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时。E点刚好位于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以E点地方时为18时。国际标准时间是指0经线的地方时。根据图中180经线的位置判断,E点经度为45E,与0经线相差4515=3小时,0经线位于E点西边,所以0经线地方时为18-3=15时。(3)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是晨线,所以DC是晨线。根据图中180经线的位置可判断C点的坐标为(0,135W), H点的坐标为(45N,0),所以C点位于H点的西南方向。(4)A点位于180的对应经线上,经度为0。A点所在虚线为北回归线,A点纬度为2326N。(5)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说明北半球昼长夜短。随着纬度增大,昼渐长,夜渐短,D点位于北极圈上,在三点中纬度最高,白昼最长且又在极昼区内,昼长为24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