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工程专项施工方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649739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顶管工程专项施工方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顶管工程专项施工方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顶管工程专项施工方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顶管工程专项施工方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顶管工程专项施工方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顶管工程专项施工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顶管工程专项施工方(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顶 管 工 程专项施工方案编 制: 审 核: 批 准: 目 录一、 工程概况3二、施工技术方案31、沉井施工3(1)测量放线:3(2)、基坑开挖及处理:4(3)、架立内外模:4(4)、绑扎钢筋:4(5)、砼浇筑5(6)、沉井下沉:6(7)、土方吊运:7(8)、测量控制与观测:7(9)、下沉倾斜、位移、扭转的预防和纠正:7(10)、封底:9(11)、施工质量标准:9(12)、沉井施工技术保证措施:92、管道顶进施工10(1)、顶管施工现场布置:10(2)、顶管施工技术方案:11a、顶管施工工艺:11b、顶管掘进机:13c、 顶进系统14、顶力计算14、顶机14d、 出泥系统:15e、 泥浆系统1

2、5f、 组合密封中继环16g、 通风16h、通讯与工业电视监视系统16i、 供电系统16j、 测量系统17(3)、管道顶进施工技术保证措施18顶管允许最大顶力控制措施18顶管出洞安全措施18顶管线型控制及保证措施19管道抗扭转措施19 一、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XXX县县城内,主管起于 大街西北,止点为 路交口东北。,主管管径为800mm,共计1329m。二、施工技术方案 该段所有工作井、接收井、均采用沉井施工法,施工时严格控制平面位置及高程,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尽力避免拢动沉井、管道周围的原始天然土状,以确保公路及其它建筑的稳定。具体施工程序、施工技术方案;1、沉井施工本工程全长1329m,共

3、有工作井12座,接收井6座,井型为方形和圆形,根据各井结构形式分别采用两次制作,一次下沉施工。(1)测量放线:基坑开挖前,根据设计图纸坐标及甲方提供的导点测量定位,同时在沉井周围布置坐标控制点和临时水准点。施工过程中,轴线和控制桩应加以保护,并定期进行检查和复测。(2)、基坑开挖及处理:为减少沉井下沉深度,降低施工作业面,采取在基坑中制作沉井,开挖深度为米,考虑到支模操作等工作的需要,基坑宽比沉井宽1米,四周挖排水沟、集水井,挖土采用1台0.6立方米反铲挖土机进行,配合人工修边和平整坑底,土方随挖随运。 基坑开挖结束后,及时铺筑砂砾石垫层,砂砾石垫层厚度20cm,铺筑砂砾石垫层应在四周设置集水

4、井,基坑底部设置盲沟,施工期间应不停抽水,严禁砂砾石垫层浸泡在水中。砂砾石垫层铺设完毕并经于容量测试合格后,即可在砂砾石垫层上浇注素砼垫层,垫层厚度取15cm,宽度为井壁外各10cm,素砼垫层应保证水平,以便模板施工。(3)、架立内外模:模板拼装、围令、立筋应按模板的翻样图施工,2m以上模板要有脚手架提供操作立模条件,预埋件及穿墙洞应在内模架立后完成,并应确保其位置、标高、轴线的正确。(4)、绑扎钢筋: 、本工程使用HRB335钢筋,钢筋进场必须有质保书,进场后对原材料按规范要求进行试验,无证或试验不合格的钢筋严禁使用,需要替代其它规格品种的钢筋必须要设计单位认可及符合规范有关规定。 、按设计

5、要求大样图,算出钢筋配件长度,机械成型,按规格堆放,主筋接头试情况可采用搭接。 、钢筋绑扎时钢筋的规格、数量、形状、间距均应按设计要求施工,绑扎接头,焊接接头按规定错开,各类施工用预埋件及穿墙洞要精确测放、型号、数量、锚固长度应正确无误,严禁遗漏。钢筋遇洞烧断,并按设计图设置加固筋。(5)、砼浇筑本工程所使用砼除垫层为C20,其余为C30抗渗砼(S6),由于沉井壁较厚,为了避免混凝土凝固时井壁开裂,按照规范规定掺加外加剂或在浇注混凝土时抛填8%的片石,以减少水化热的影响。钢筋、模板、各类预埋件及井壁预留洞口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砼,砼采用分层平铺法浇筑,分层厚度控制在30cm,振捣器振实,砼浇筑

6、面大于2米时应布置串筒。砼按设计要求控制好配合比,现场必须进行坍落度实验和做好抗压试块和抗渗试块。砼开始浇筑前应全面检查准备工作情况并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各班组分工、分区情况,砼入仓前清除仓内各种垃圾并浇水湿润,同时在砼开浇时上下节施工缝应用与砼同标号的水泥砂浆进行接浆处理,施工中严格控制层差,杜绝冷缝出现,砼振捣时振捣器应插入下层砼10cm左右,注意不漏振、过振,钢筋密集处加强振捣,分区分界交接处要延伸振捣1.5m左右确保砼外光内实,钢筋工、木工加强值班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正常施工,交接班时应交清情况后才能离岗。施工缝处理,在沉井上、下节井壁间应设置施工缝,在井壁宽度内设置两条凹槽作为施

7、工缝,浇注时用木条成型。沉井接高前,施工缝应进行凿毛并冲洗干净,使骨料外露,用同标号水泥浆接浆。砼浇筑完毕后,须覆盖草包,当砼达到一定强度才能拆模板,一般需要养护72小时,底梁模板必须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6)、沉井下沉:沉井下沉采用排水下沉工艺。下沉前先清除块石基底、凿除素砼封底和刃角砖模将井内碎砖清理干净。根据土质情况,采用碗形分层取土地,自重破土方式。从中间开始向四周均衡对称进行,使井能均匀竖直下沉。每层挖土厚度为0.30.6米,在刃角处留1.21.5米宽土台,用人工逐层切削,每人负责25米一段。方法是顺序分层逐渐往刃角方向削薄土层,每次削515厘米,当上垅挡不住刃角的挤压而破裂时,

8、沉井便在自重作用下破土下沉。削土时应沿刃角方向全面、均匀、对称地进行,使均匀平衡下沉。刃角下土方必须边挖边清理。下沉过程中应根据测量资料随偏随纠。当沉井偏斜达到允许值有1/4时必须纠偏。在沉井下沉过程中应做到勤测勤纠,刃角标高每班至少测量一次,轴线位移每天测一次,当沉井每次下沉稳定后应进行高差和中心位移测量。沉井初沉阶段每2小时至少测量一次,必要时连续观测,及时纠偏,终沉降阶段每小时至少测量一次,当沉井下沉接近设计标高时应增加观测密度。下沉应做到均匀,对称出土,贯彻“为纠偏而下沉”的原则,严格控制井内的出土深度及底面高差,当出现平面位置和四周出现偏差时应及时纠正,纠偏时不可大起大落,避免沉井偏

9、离轴线。在沉井开始下沉和将沉至设计标高时,周边开挖深度应小于30厘米,避免发生倾斜。尤其在开始下沉时,其平面位置与垂直度要特别注意保持正确,否则继续下沉不易调整。在离设计深度20厘米左右时,应停止取土,依自重下沉至设计标高。(7)、土方吊运:沉井内挖出的土方,装于容量为0.3立方米的斗车内,用25t吊车吊至井外,用汽车运到弃土场堆放。(8)、测量控制与观测:沉井位置的控制、在井外地面设置纵横十字控制桩、水准基点。下沉时,在井壁上设十字控制线,并在四侧设水准点,于壁外侧用红油漆画出标尺,以测沉降。井内中心线与垂直度的观测系在井筒内壁纵横四或八等分标出垂直轴线,各吊垂球一个,对准下部标板来控制。挖

10、土时随时观测垂直度,当垂秋离墨线边达50毫米,即应纠正。沉井下沉过程中,每班至少观测两次,并应在每次下沉后进行检查、做好记录。当发现倾斜、位移、扭转时,应及时通知工长,指挥操作人员纠正,使在允许偏差范围以内。当沉至离设计标高2米时,对下沉和挖土情况应加强观测。(9)、下沉倾斜、位移、扭转的预防和纠正:沉井下沉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倾斜、位移及扭转情况,应加强观测,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纠正。对倾斜产生的可能原因有:a、刃角下土质软硬不均;b、挖土不均,使井内土面高低悬殊;c、刃角下掏空过多,使沉井不均匀突然下沉;d、排水下沉,井内一侧出现流砂现象;e、刃角局部被大石块或埋设搁住;f、井外弃土或施工荷载

11、对沉井一侧产生偏压。操作中可针对原因予以预防。如沉井已经倾斜,可采取在刃角较高一侧加强挖土,并可在较低的一侧适当加填砂石,必要时配以井外射水、或局部偏心压载,使偏斜得到纠正,等其正位后,再均匀分层取土下沉。如倾斜是由于被大石块或破损污物搁住,可用风镐破碎或爆破成小块取出。位移产生的原因多由于倾斜导致的,如沉井在倾斜情况下下沉,侧沉井向倾斜相反方向位移或在倾斜纠正时,如倾斜一侧土质较松软时,由于重力作用,有十也沿倾斜方向伴随产生一定位移。因此,预防倾斜应避免在倾斜情况下下沉,加强观测,及时纠正倾斜。位移纠正措施一般是有意使沉井向位移相反方向倾斜,再沿倾斜方向下沉,至刃角中心与设计中心位置吻合时,

12、再纠正倾斜;因纠正倾斜重力作用产生的位移,可有意向位移的一方倾斜,纠正倾斜后,使其向位移相反方向产生位移纠正。沉井下沉产生扭转的原因是多次不同方向倾斜和位移的复合作用引起的,可按上述纠正位移、倾斜方法先纠正位移,然后纠正倾斜,使偏差在允许范围以内。(10)、封底:当沉井沉到距设计标高10cm时,停止取土,让其自然下沉。视其下沉情况逐渐取土。经23d下沉已稳定或经观测,在8h内累计下沉量不大于10毫米时,即可进行沉井封底。本沉井采取排水封底方法,分两步进行:第一步进行抛砌块石挤密,使之呈锅底形,自刃角向中新做放射形排水沟,填小石子做成滤水暗沟,在中部设34个集水井,井深12米,插入直径0.8米,

13、周围有孔的钢套管,四周填以卵石,使井底的水都汇集到渠水井中,用水泵排出。使地下水位保持低于井底面3050厘米。刃角砼凿毛处应洗刷干净,然后在井底块石顶对称均匀浇一层大于1.10米厚砼垫层,强度达到30%后,绑钢筋,浇筑上层400毫米厚的防水砼底板。浇筑应在整个沉井面积上分层由四周向中央进行,每层厚3040厘米,并振捣密实。在封底砼的养护期间,在封底的集水井中应不间断抽水,待底板砼达到70%强度后,进行第二步,对集水井停止抽水,进行封堵,方法是在抽出井筒手后,立即向滤水井管中灌入C25早强砼,装上法兰,再在上面浇筑一层砼,使之与底板齐平。(11)、施工质量标准:沉井制作尺寸的允许偏差和沉井下沉完

14、毕的允许偏差详见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2)、沉井施工技术保证措施:a、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提供砼配合比设计,随机测试砼塌落度,按规定做好抗压、抗渗试块,到龄期后进行抗压和抗渗试验。b、沉井制作时,除用新模外,要及时对模板进行整修和保养,模板损坏严重的,不得重新使用。c、插筋和沉井局部几何尺寸不规格处需用木模,模板使用前经过刨光,并应与定型钢摸拼接严密。d、浇筑砼前,须用风镐将刃角以上,底板以下的部位全部凿毛,以保证沉井封底的质量。e、下沉前,要将井内的脚手管,扣件和大的硬骨料清理干净以保证下沉的顺利进行。f、下沉时,要多观测,勤观测,开始下沉时,要二小时观测一次,终沉前,须每小

15、时观测一次,如遇特殊情况应增加测量次数。g、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后,应进行沉降观测,当沉井在8小时内累计沉降小于等于10mm时,方可进行封底。2、管道顶进施工 (1)、顶管施工现场布置:根据顶进井的结构尺寸,顶管工作井现场最大需占地86m2。施工现场顺顶井方向布置10t桁车一台,以工作井两侧井墙为轨道基础。负责现场砼管的吊装及井下拼接砼管时的起重任务。工作井一侧为料库、泥浆房、自动控制室。工作井另一侧为砼管堆场、弃土场。为便于晚上施工,在现场设二座镝灯照明。生活及施工日常用水量约15t/天,利用现场附近的水源施工。上下爬梯沿工作井周边环绕布置,井内沿顶进轴线方向依次安装穿墙止水装置、导轨、顶铁、主推千斤顶(支架)及后背墙。后座千斤顶中间设置工作平台一座。安装测量设备及3t卷扬机。导轨一侧为井内及管内配电箱。工作井一侧沿沉井壁依次安装供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