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人教实验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7649138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人教实验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人教实验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人教实验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人教实验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人教实验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人教实验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人教实验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检测题 (90分钟 100分)一、(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污涩(s) 逞(chng)能 悲怆(chung) 剽(pio)悍B.怅(chng)然 肌腱(jin) 劝诱(yu) 遒(qi)劲C.红绫(lng) 甜腻(n) 沟壑(h) 妒忌(j)D.蜷(qun)伏 娴(xin)熟 不羁(j) 相觑(q)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驯良 抽搐 恍惚 妄下断语 B.窥伺 庇荫 苍穹 进退维谷 C.疮痍 犷野 怂恿 略胜一筹 D.观瞻 畸形 悲楚 眼花潦乱3.下列各句中的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

2、进退维谷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蹿跳。 B.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林志炫的服装精致得体,天衣无缝。 C.这叫声与我平常听到的羊叫迥然不同,没有柔和的颤音,没有甜腻的媚态。 D.高翔的男中音和刘丹的手风琴伴奏相得益彰,更富有艺术感染力。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B.斑羚不但有肌腱发达的四条长腿,极善跳跃,是食草类动物中的跳远冠军,而且就像人跳远有极限一样,在同一水平线上,健壮的公斑羚最多只能跳出五米远。C.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D.人类所曾做到的最高贵的征

3、服,就是征服了这豪迈而剽悍的动物马。5.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猫的作者家里三次养猫的经历给他带来了不尽相同的感受。B.斑羚飞渡写了斑羚们由于种群数量过多而面临生死抉择时的举动。C.马的作者布封是法国博物学家、作家,他的作品还有昆虫记。D.狼选自聊斋志异,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写的长篇笔记体小说。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

4、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顾野有麦场 顾:顾及,顾虑 B.止有剩骨 止:通“只”C.屠自后断其股 股:大腿 D.一狼洞其中 洞:动词,打洞7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与例句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两狼之并驱如故。A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B久之,目似瞑,意暇甚。C无丝竹之乱耳。 D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8.对“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5、”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B路上有两只狼,紧紧在后面跟着。 C路上遇到两只狼,远远地跟着。 D路上遇到两只狼,跟随着走了很远。9.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狼一文节选自蒲松龄的长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B狼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叙事遇狼、御狼、惧狼、杀狼;第二部分是议论。 C聊斋志异这一书名中的“聊斋”是作者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记述的故事。D清朝的蒲松龄,号柳泉居士,唐朝的李白,号青莲居士,唐朝的白居易,号香山居士。二、(本大题共9小题,共24分)(一)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1分)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

6、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张婶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张婶默默无言,

7、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我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

8、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0.阅读文段,将“芙蓉鸟事件”的始末,按故事发展的过程,用5个小标题归纳出来,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安排情节。(2分) 11.“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良心的针”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要表达什么样的意思?(3分) 12.下面语句中的“似乎”“好像”能否删掉?为什么?(4分)(1)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

9、,对鸟笼凝望着。(2)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13.“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也是全文的结尾,它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3分)殉情的岩鹰宋伯航在西北边疆的草原上,以游牧为生的柯尔克孜族人家,有一个古老的传统习俗,凡牛马羊牲畜较多的牧户都要豢养猎鹰。其益处一是在放牧时,猎鹰看护畜群防备狼害突袭向主人鸣叫报信或捕食草原蛇鼠之用;二是当作闲暇时放鹰娱乐之用。尤其是牧主人把儿女们抚养长大并各自娶妻嫁夫成家后,一般在与儿子儿媳分家时,必须送上一只猎鹰。在柯尔克孜族人心中,不仅视鹰为一种家当,还视鹰如生命般珍贵。居玛洪老人准备给二儿子分家,让晚辈独立

10、另过日子,可老人的心中除了父子二十多年不离不弃的难以割舍之情外,一直闷闷不乐,至今还没有亲手捉一只鹰送给儿子。为了却自己的心愿,就在一个月以前,老人独自骑马早出晚归,一门心思要捉一只雏鹰送给二儿子。老人在三十里外的深山里,寻到了他所要捉的雏鹰目标,但由于雏鹰太小,需待其羽毛丰满快要试飞时才能去捉,所以老人迟迟未去捉回雏鹰。这天一大早,老人备好马,带上二儿子一同前去捉鹰。父子俩来到深山的一座悬崖峭壁前,老人让儿子在崖壁下守候,自己带上护头罩腰系绳索攀登到悬崖上,他要亲手去捉崖壁上鹰巢里的那只雏鹰。眼看老人快要接近鹰巢时,突然一只雌鹰从崖对面的森林里朝老人直飞而来,雌鹰嘶鸣着扑向老人。有五十多年捉

11、鹰经验的老人,很明白雌鹰的举动是在保护孩子不被人抓走或受到意外的伤害。雌鹰凶猛地张开利爪打着回旋冲向老人,老人因受到雌鹰的攻击而未能接近鹰巢,雌鹰拼命地在峭壁的巢穴前俯冲着,撕心裂肺地鸣叫着,老人依然艰难地向鹰巢靠近。雌鹰使尽力气勇猛地冲飞阻挡,也许是雌鹰救子心切,在奋力直扑老人时,一头撞在崖壁凸起的岩尖上,掉下了山崖。在山下守候的儿子见雌鹰掉在不远处的乱石中,赶忙近前一看,这只雌鹰满身鲜血淋漓,已断气命亡。雌鹰出乎意外地撞击岩石而死,使山崖上的老人顿然心惊一颤,雌鹰的死,使雏鹰没了保护,老人可以趁机轻而易举地从鹰巢里捉到雏鹰,老人向儿子摆摆手,今天就不捉了,等两天再来捉吧,老人心里似乎明白了

12、什么。于是,父子俩骑上马空手而归。等到第三天,父子俩再次来到山崖前,令人不解的是在前天那只雌鹰死去的乱石堆旁,一只雄鹰也撞岩而死,掉在死去雌鹰的不远处。儿子感到十分惊奇,但老人心里十分清楚,也是他料想之中的结果。父亲向儿子解释,这是草原上鹰的一种稀少种类,叫岩鹰。这种鹰有着凶猛、机智、果敢、忠诚的特性,如果捉到雏鹰拿回家驯养,必定成为草原上一种特别优秀的猎鹰。除此之外,这种鹰具有很强的家庭观念,若配偶一方死去,另一方也会为对方不惜生命而殉情离开世界。我们现在就把这对岩鹰夫妻挖土埋掉,今天该把岩鹰的孩子带回家驯养了,今后你要把它们的孩子当成你自己的孩子来细心护养。老人的一番话说得身边的儿子哑口无

13、言,更是感慨万千。从这对岩鹰的身上可以看到一种人性的光芒,这就是爱,它们为了自己的孩子,一个完整的家,相依为命,共同生存,一旦对方意外逝去,而另一方也殉死以报,岩鹰的爱,也许能让我们从中得到人性彻悟的启发。(选自意林2015年第11期)14.仿照示例,结合全文内容补充相关情节。(2分)老人寻找雏鹰老人发现雏鹰老人一捉雏鹰雌鹰_A_雄鹰_B_老人二捉雏鹰老人深情揭秘。15.本文题为“殉情的岩鹰”,作者却在文章开头不惜笔墨述说柯尔克孜族人家的传统习俗,这样写有何用意?(3分)_16.品析第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3分)_17.第段中写道:“老人的一番话说得身边的儿子哑口无言,更是感慨万千。”试想儿子会有哪些感慨?(3分)_18.你如何看待文中雄鹰的“殉情”?请联系文本和生活实际,自定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