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与修复方案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647618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6.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治理与修复方案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治理与修复方案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治理与修复方案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治理与修复方案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治理与修复方案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理与修复方案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理与修复方案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二O六年十二月目 录、适用范围二、实施方案的编制原则三、主要内容及技术要求(一)项目背景(二)编制依据(三)修复范围和目标(四)治理与修复技术比选(五)治理与修复工程方案(六)项目管理与组织实施(七)经费预算(八)效益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九)项目可行性分析(十)附件、附图附件A附件B附件C错误!未指定书签。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指南、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实施方案的主要 内容和编制技术要求,用于指导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持的农用 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地方财政或其他资金

2、支持的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可参照本指 南。二、实施方案的编制原则(一)科学性原则在前期土壤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科学确定土壤治理 与修复目标,正确选择治理与修复技术路线、工艺流程与参数,合 理确定治理与修复周期和成本等。(二)可行性原则综合考虑治理与修复目标、治理与修复技术处理效果、周期和 成本等因素,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可行有效的治理与修复 技术,因地制宜制定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实施方案,确保实 施方案经济可行、技术可操作。(三)安全性原则确保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施工安全, 防止对施工人员、周边人群健康产生危害及对生态环境产生二次污

3、染。三、主要内容及技术要求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项 目背景、编制依据、治理与修复范围和目标、技术比选、工程方案 设计、项目管理与组织实施、经费预算、效益分析和项目可行性分 析等内容。(一)项目背景1项目所在区域概况介绍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区域自然、经济社会及环境概况。自然概况包括土壤类型、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地质等情 况;经济社会概况包括行政区划,相关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产业结 构和布局、土地利用规划,农用地面积、农业种植结构、肥料和农 药使用情况等;环境概况包括区域内主要污染源分布、环境质量总 体状况、土壤污染成因及变化趋势等。2立项必要性(1 )土壤污染现

4、状及其危害。简述项目所在区域农用地土壤污 染的总体情况,包括土壤污染范围、程度、污染物种类及来源、污 染源分布、农产品超标情况以及土壤污染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 响等。(2) 项目的代表性。简述项目的污染类型代表性、拟选用的土 壤治理与修复技术可推广性。阐述项目的实施对本地区和全国农用 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具有的借鉴和示范意义。(3) 与政策的符合性。简述项目与国家和地方相关环境保护规 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土壤污染防 治行动计划要求的符合性,明确项目在相关规划中的重要性。(4) 项目紧迫性。从土壤污染危害的严重性、土地资源的稀缺 性、本项目在区域发展规划和生态文明

5、建设中的地位等方面重点阐 述项目实施的紧迫性。(二) 编制依据列出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依据,主要包括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 法规、政策文件、规划(计划)、标准与技术规范、前期土壤环境 调查、风险评估报告及评审意见、项目建议书等。(三)修复范围和目标1前期土壤环境调査和风险评估简介简述项目前期土壤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基本情况,包括调查时 间、调查范围;采样布点方案、采集样品种类及数量;检测指标、 检测方法、检测结果;风险评估方法、风险评估结果等内容。2治理与修复范根据前期土壤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农用地土壤污染 田块分布及其面积(附图件)。3治理与修复目标根据前期土壤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结果,结合农

6、用地利用方式 和主要作物,用定性语言与定量指标描述农用地土壤治理与修复项 目应达到的目标,并依据拟选择的治理与修复技术类型,明确能评 估土壤治理与修复效果的指标。若以去除土壤中污染物为目的,应明确治理与修复后土壤中污 染物全量指标和全量变化指标,并结合风险评估结果和当地土壤环 境背景水平论述其合理性;若以降低土壤中污染物活性为目的,应 明确土壤污染物有效量指标及其测试方法、有效量变化指标;若以 农用地安全利用为目的,还应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标,如农产品中污染物含量指标或超标率降低的指标等。1 治理与修复技术概述简要介绍当前国内外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及其工程 应用案例,包括技术要点、应用

7、的条件与限制因素、治理与修复成 本、周期等。2治理与修复筛选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筛选应以消除土壤污染、恢复 土壤基本功能、保障农作物正常生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主要目 标。凡与此目标相违背的技术不在筛选范围之内。原则上应采用绿色可持续的治理与修复方式,如植物修复、微 生物修复、环境友好的土壤调理剂使用等方法。首先选择国内外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有大规模成功应 用案例的技术,其次选择国内有一定中试规模试验应用示范的技 术,对有专利的技术,应通过相关试验或技术测试说明技术的可 行性。3治理与修复技术方案比选在技术筛选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土壤污染程度,治理与修复成本、周期、效果和应用条件等因素

8、,提出不同的技术方案,技术方 案可以由单项技术组成,也可由多项技术组合而成。通过比较不同 技术方案优点和不足,最后推荐相对优化的技术方案。(五)治理与修复工程方案工程方案包括工程概述、主体工程、配套工程、主要设备、环 境监测计划、二次污染防范和安全防护措施等内容。1工程概述列明各项工程的内容,包括工程规模、工艺流程等内容。(1)工程规模。需治理与修复农用地面积、配套工程占地面 积、工程量、工程周期。并在平面布置图上标明项目治理与修复 区的范围、不同治理与修复技术和各项工程的空间布置和占地面 积。平面布置图应采用适宜的比例尺(一般应为1:20001 : 10000),符合图式图例规范,图斑的边界

9、和图例要清晰。如果项目 区及周边涉及水系和道路,也应在平面布置图中标示清楚。(2)工艺流程。详细介绍治理与修复工艺流程和具体步骤,明 确土壤治理与修复与农业生产的关系。2主体工程主体工程包括前期土地平整与沟渠建设、土壤治理与修复工 程、农业生产等。(1)土地平整与沟渠建设。根据项目所在地农田基本条件和土 壤治理与修复技术要求,确定是否需要对项目试验区内土地进行平 整或必要的沟渠建设等。(2)土壤治理与修复工程。若采用原位治理与修复方式,如采 用生物修复的,应明确植物或微生物种类和生物学特性、适宜生长 或生存条件、农艺措施等;如使用土壤调理剂的,应明确修复材料 组成和特性、施用量、施用方式和施用

10、频次等。若采用客土法或对污染土壤采用原地异位处理,应制定污染土 壤清理方案,包括清挖深度、清挖顺序、清挖工艺、清挖土方量 等,明确污染土壤暂存和运输方案,应说明临时工程(如堆场、污 染土壤处置场、临时道路、临时仓库等)内容。(3)农业生产。若采用“边修复、边生产”或“先修复、后生产” 的修复模式的,应说明农业生产方案,包括农作物类型、作物品种 特性、生长特点、农艺措施等。3配套工程结合治理与修复工程需要,还应考虑其他配套工程内容,如临 时用水、用电条件,防雨防渗设施;采用生物修复技术的要明确种 苗培育、微生物菌剂生产、修复植物收获后的处置等。4主要设备明确需要购买或租赁的设备清单,包括设备名称

11、、规格型号、 技术参数和数量等。5环境监测计划环境监测主要包括治理与修复全过程跟踪监测和治理与修复效 果评估监测。监测计划内容包括监测介质、监测布点、监测项目和 监测频次等。监测介质除了被治理与修复的土壤外,还应包括试验 区的径流水、周边地表水、浅层地下水、修复植物;监测项目以治 理与修复的目标污染物为主。治理与修复后如需长期监测,应制定 长期监测方案。6二次污染防范和安全防护措施二次污染防范措施应包括保护清洁土壤、地表水、地下水、以 及防止污染扩散的所有措施。安全防护措施应包括施工人员职业健康防护措施、对周围居民 的警示和安全防护措施、治理与修复区域内构(建)筑物、历史文 化遗迹的保护措施等

12、。(六)项目管理与组织实施1项目管理说明管理机构组成及主要职责,并附组织机构图。2组织实施与进度安排组织实施包括准备工作、治理与修复工程实施、效果评估等阶 段。进度安排应说明各主要工程具体的时间安排,并附项目实施进 度表。3公众参与说明公众参与的方式和具体计划,以及舆情应对方案。(七)经费预算1经费预算经费估算依据采用单价乘以工程量的合价法。估算价格一般采 用当前的静态价,也可考虑动态价格。应说明有关单价和税率采用 的依据。总预算应包含详细的计算过程,并附总预算表。2经费使用计划根据治理与修复工程方案和进度要求,提出经费使用年度计 划。3资金筹措说明资金的来源和额度,包括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地方

13、财政资 金和自筹资金等。(八)效益分析采取定性与定量描述相结合的方法,从环境、经济、社会效益 等方面说明治理与修复项目实施后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如 受益人口,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公众健康、社会稳定和就业等方面 的影响。(九)项目可行性分析简要分析项目可能存在的政策风险、技术风险、财务风险和社 会风险等。1政策风险政策风险是指在项目实施期内,由于国家或地方相关政策的调 整导致的风险。2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是指由于相关技术操作不当导致治理与修复效果或二 次污染防治效果不佳等风险。3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指由于项目资金不到位或未及时按时序足额拨付造 成的风险。4社会风险社会风险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因受到

14、公众或媒体的高度关 注,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对项目顺利实施带来影响的风险。1附件承担项目实施方案编制任务的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营业执照、 资质证明,土壤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报告等。2附(1 )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图;(2 )项目所在地的土地利用规划图;(3 )项目所在地的地形图;(4 )项目区平面布置方案图,比例尺一般为:20001:10000。3其他图件(1 )工艺流程图;(2 )永久性建(构)筑物的平面图和剖面图。附件A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实施方案 编制大纲1 项目背景1.1立项过程1.2项目所在地自然、经济社会及环境概况1.3项目区土壤环境调查评价结论2 编制依据2.1法律法规2.2

15、标准规范2.3政策文件2.4技术文件3 治理与修复范围和目标3.1治理与修复范围3.2治理与修复目标4 治理与修复技术比选4.1治理与修复技术概述4.2治理与修复技术筛选4.3治理与修复技术方案比选5 治理与修复工程方案5.1工程概述5.2主体工程5.3配套工程5.4主要设备5.5环境监测计划5.6二次污染防范和安全防护措施6项目管理与组织实施6.1管理机构与职责6.2组织实施与进度安排6.3公众参与计划7 经费预算7.1经费预算7.2经费使用计划7.3资金筹措8 效益分析8.1环境效益8.2社会效益8.3经济效益9项目可行性分析9.1政策风险9.2技术风险 9.3财务风险9.4社会风险10附件、附图10.1附件10.2附图附件B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实施方案 编制格式要求(一)标题格式(标题行距为单倍行距)级标题:例1 X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