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夫的故事》教后记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645626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渔夫的故事》教后记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渔夫的故事》教后记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渔夫的故事》教后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渔夫的故事》教后记(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渔夫的故事教后记渔夫的故事教后记在教学渔夫的故事一文时,我首先注意到了人物语 言的特点,所以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进行了分角色表演,我要求扮演者表现出魔鬼的凶恶,渔 夫的弱小机智,从语言、动作等方面把魔鬼渔夫的形象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这样一个凶恶强 大的魔和一个手无寸铁、弱小的渔夫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全体同学抱以热烈的掌声。这些都在 我的意料之中的。所以我认为,只要老师肯大胆放手,学生的潜力会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次由浅人深,突破难点。本文的教学难点是对“立足 于现实而又富有幻想”的这一艺术特色的理解。为突破这一难点。我从人物和情节角度, 考虑、设计了一组由浅人深的问题,组织学生课堂讨论,让学生沿着教师铺

2、设的台阶,拾级攀 登,逐步明确:渔夫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是正义 力量的代表;魔鬼是幻想中的人物,但是像魔鬼那样的坏人在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的,在它身上集中反映了各种反动派的种种本性,它是邪恶势力的化身。渔夫跟魔鬼的斗争情节也是幻想的, 但是这种斗争正是现实生活中正义与邪恶斗争的曲折反映,最后渔夫的胜利则寄寓了“正能 压邪”的道理。同时我又引导学生开拓想像,训练思维。爱因斯坦认为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在赏析课文之后,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故事复述下来, 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