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64552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本试卷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两部分,满分为100分)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该两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

2、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5全卷共25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9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C学生课桌的高度约80cmD洗澡最佳水温约602坐在行驶列车里的乘客,看到铁轨两旁树木迅速后退,“行驶着的列车”和“树木迅速后退”的参照物分别是A地面、列车 B地面、地面 C列车、列车 D列车、地面3如图所示,用一张桌子做实验,一个同学轻敲桌子,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了敲击声,附近的其他同学却听不到。这个实验说明A轻敲桌子,不能发出声音B声音

3、不能在空气中传播C桌子等固体也能传声D在桌上传播的声音,会被桌面的纸笔阻断4以下四个措施中:马路旁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部分城市禁止电动摩托车上路;公路两旁植树造林;高架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对控制噪音污染有作用的是 A B C D5在下列自然现象中,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是 A雨 B露 C雾 D霜6现代战争中,次声波可作为军事武器,这是因为次声波和人体器官固有频率相近,会引起器官共振,导致器官变形、移位、甚至破裂这主要利用了次声波的下列哪种特点A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快 B能传递信息 C音调低 D能传递能量7生活中常用“高”“低”来形容声音,下列词语中的“高”或“低”用于形容音调的是A女高音

4、B低声细语C引吭高歌 D高声喧哗8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关于“白气”分析正确的是A“白气”的形成需要吸热B“白气”的形成需要放热C“白气”是水汽化而成的水蒸气D“白气”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水珠9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在1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物质熔点/沸点/酒精11778水银39357铅3281740氧218183A328的铅吸热时,温度可能不变B酒精的凝固点应是117 C220的氧应是气态D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温度计10文艺演出时,常常利用干冰制造出弥漫的白雾,演员在其中若隐若现,营造如神话般的效果。这种白雾实际上是A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放热液化而成B利用干冰升

5、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而成C干冰升华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D直接向舞台喷射的干冰颗粒11下列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A干冰放空气中变少 B洒了水的地面会变干C烧开水时壶嘴冒“白气” D北方冬天屋顶出现霜12甲、乙两物体从左到右运动时的轨迹被频闪相机拍下(相机每隔0.02s曝光一次记录下物体影像),从两物体运动的轨迹L(如图所示)来看,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LA乙物体做的是减速运动B甲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较大 C在L这段运动路程中,乙所用的时间是0.08sD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13下面关于物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烧开水时,水在沸腾的过程中不再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B夏天,往饮料中加几块冰块,冰块熔化

6、成水的过程中吸热,使饮料降温C清晨,路边的草叶上结有露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固成的小水珠 D寒冷的冬天,车窗紧闭的客车行驶在公路上,玻璃窗外侧出现“白雾”第二部分(共61分)二、填空 作图题(共36分)14自习课上,小明突然放声歌唱,他手摸喉头,感觉喉头在 ;歌声通过 在教室传播;正在静心思考的小娟认为小明的歌声是 (填“乐音”或“噪声”),她可用什么方法防止小明的歌声进入耳朵: 15下图为示波器显示的声波图形(1) 图A是两个不同的音叉的声波的图形,甲、乙比较, (填甲或乙)音调低图B是同一音叉的两列声波的图形丙、丁比较, (填丙或丁)响度小图C中我们能区分两乐器的演奏声是因为它们发出

7、声音的 不同(2)若实验室的示波器坏了,为了更好地看清音叉在振动,你有什么办法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 (器材不限)16小资料是声音在一些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以下问题。(1)分析以上小资料的数据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并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请你根据下表中的示范写出筛选的数据信息及对应的结论。筛选的数据信息结论介质 声速/(ms-1)空气(25) 346水(常温) 1500冰 3230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2)15的真空中声速是_。17课本中探究声现象的二个实验情景,请将下面的横线补充完整(1)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 (2)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得越快, 越高;

8、(填“响度”或“音调” 或“音色”) 甲 乙 18(1)当声音的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时,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也会不同。图1为用力敲击256Hz的音叉后在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那么用更大的力敲同一音叉时发出更响亮的声音,在A、B、C、D四幅图中,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是 图所对应的波形, 图比图1中的声音的音调要高,四幅图中声音的音色 (选填“相同”或“不同”)。图1 (2)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一频率为40000 Hz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如果 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1500m/s,此处海水深 m,已知人耳听力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则人耳 (选填“能”、“不能”)听到此声音

9、。19(1)如图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图中物块的长度是 cm.(2)图乙是汽车上的车速表,此时的速度是 km/h;若汽车保持此速度行使2h,则汽车行使的路程是km.012cm图甲图乙(3)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如图丙。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所用时间如图丁在此过程中,滑块运动的时间是 s,平均速度是m/s.图丁图丙20请将以下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补充完整。(1)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空气 成小水滴或 成小冰晶,此过程放热。(填物态变化的名称)(2)冰雹可以是小水滴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冰下落到地面,此过程 (选填“吸热”或“放热”)。(3)把

10、酒精擦在手背上,会感觉到凉快,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感觉到凉快的原因是 。21(1)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 (选填“凝固”或“熔化”)图像,从图中看出其中 物质是晶体,此过程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在第8min时,这种晶体处于 状态 (2) 如图乙所示,请指出图中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两处错误:图甲图乙A) ;B) 三、解析题(共7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演算过程及结果都要在数字后面写上正确的单位22下图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丙010203040503006009001200

11、t/ss/m(1)请在图丙中画出甲车的路程与时间图像; (2)图甲中车的速度是多少米/秒?合多少千米/小时?(3)图乙中车在各段时间内的速度有什么特点?答:由图乙知,汽车在各段10s时间内前进的路程 (选填“不变”、“变小”或“变大”),所以,在040s时间内图乙中车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选填“不变”、“变小”或“变大”)。四、实验 探究题(共18分)23一木块从斜面如图位置静止释放,直到撞上金属片,测此过程木块的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是 。(2)在图中画出本次实验需要测量的距离。(3)用粗糙程度相同,质量不同的木块做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则第一次实验木块的平均速度为 _。(4)请归纳本实验木

12、块的平均速度与质量是否有关?_实验次数木块质量/g运动距离/m运动时间/s11001.0000.821501.0000.832001.0000.842501.0000.824小明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某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记录数值如下表。图乙是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时间t/min0123456789101112温度t/50607075808080808080808290(1)由数据和图象乙可知,该物质属于 (选“晶体” 或“非晶体”),你的判断依据是 。(2)该物质熔化时吸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不变”),熔化过程经历了约 分钟。(3)某时刻温度计的读数如图丙所示,此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