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7645327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乡村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乡村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乡村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乡村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乡村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村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镇发展,处理“三农”问题的高度,做出重大战略决议,是目前和以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关键。乡村组织处于新农村建设的第一线,怎样正确把握,从而更加好地推行职责,发挥作用,事关新农村建设的大局。立足冯雷实际,我们认为在新农村建设中,乡村组织应该饰演好五个角色。一、做公共事业的守夜人相对于城市比较完善的公共设施及公共服务,农村的公共事业长久以来处于低水平徘徊,基础设施欠帐很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不高,乡村基层组织忙于“催粮催款、刮宫流产”的多取少予模式,乡村经济极为微弱,没有实力和精力改进和发展公益事业。党中央在新

2、时期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广大农民享受公共财政的阳光政策,使得农村的公共事业迎来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在此形势下,乡村组织必需强化机遇意识,大力加强农民行路、饮水、燃料等最急需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村庄计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改进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让群众真真正正感受到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改变,感觉到党和政府在公共设施方面的投入和努力,2021年,我县通村油路的超常规发展,极大地改进了群众的行路难,使好多群众多年的愿望变成现实,便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在群众眼里,新农村建设成为一项民心工程。二、做产业发展的领路人要提升新农村建设的质量

3、,就必需一直把发展主导产业,增强农村可连续发展能力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从根本上处理农业微弱、农村落后、农民贫困的问题。农民群众普遍全部有致富脱贫的强烈愿望,同时又存在致富无门,缺技术、缺资金、缺信息的问题,尤其是作为千家万户组成的一个分散的群体,在瞬息万变的市场面前处于弱势地位,经常会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面临自然和市场的双重压力。在新农村建设中,乡村组织一是要在那些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的领域发挥作用,努力提升农民的组织化和农业的集约化程度。要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壮大农业规模的主要手段。2021年,我镇确立了“长抓果、短抓棚,一村一品”多个经营

4、的产业发展计划,确立了苹果、大棚、畜牧为主的多个经营三大产业,培育建成耀卓苹果科技示范园,“康家牌”无公害西红柿、红提葡萄等特色产品。以切实为农民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的信息、科技、资金、流通等服务,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农民增收。去年我镇荒地村的红提葡萄喜获丰收,实施了集中统一出售,达成了产量高、流通畅、价格稳、收入多。三、做科学技术的助推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提升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就要把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带动,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作为目前农业发展的关键。乡村组织率领群众建设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必需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千方百计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附加值。首先要加

5、强科技培训,提升农民应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促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其次,处理“不知道”和“不会”的问题。要加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和推广,处理“不用”的问题。在苹果主导产业发展上,要紧紧依靠西农苹果试验站和科技示范入户工程,大力搞好间伐等14项技术推广,提升苹果生产的效益。经过对我镇耀卓关键示范户的调查,2021年亩均增收达成1400元。再次,应该以项目引进带动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广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延伸农业产业链。既要扶持苹果的冷藏、贮运企业,引进高科技加工企业。也要发展西红柿等大量农产品的加工转化,还要想方设法探索为大型食品加工企业提供特定农产品的路径,从而提升农产品的

6、科技含量,以实现农业的稳步发展。四、做民主管理的火车头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能不能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参加,是能否搞好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只有尊重农民,才能激励农民,因此必需在加强农村民主管理上下功夫。要加强以村民自治为关键的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确保农民充足行使民主权利。建立村务公开制度,完善村“两委会”议事决议制度,村民一事一议制度。要强化和推广“村财乡管”等已经实践证实行之有效的措施,化解在农村财务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推行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科技示范户等方法,调动广大党员群众主动投身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要强化“三位一体”的农村矛盾纠纷排查体系,集中统治、司法、人民调解的整合优势

7、,使农村矛盾纠纷消亡在萌芽中,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新农村建设发明良好的环境。2021年我镇共受理群众调解21起,调解率100%,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不给公安机关添案,不给县委、县政府添乱,镇司法调解中心及其所组建的基层体系,发挥了不可替换的作用。五、做乡风文明的提倡者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物质文明得到了极大的改进,但就是在伴随物质进步的基础上,赌博、婚丧事大操大办等陋习在部分地方又有抬头,使得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面临新的任务。实践证实,一个优秀村的发展,必定有良好的村风来促进和保障;一个后进村的转化,必需从转变村风开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需根据优秀文化的前进方向,推进乡

8、风文明建设。一是要充足发挥党员活动室、广播室等教育阵地,向群众主动宣传道德基础准则和社会公德,使广大干部群众逐步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法。二是要搭建健康文化活动的平台,主动开展建立一个标准化文化活动室,开设一个规范化的书屋,建设一个村民自乐班,每十二个月举行一次以上文体活动,发展一个文化大院,每个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六个一”工程,以活跃群众的文化娱乐活动。三是要建立机制来实现群众移风易俗行为的自律。组织农村支部领导下的红白理事会,开展定时的评选“好媳妇、好婆婆”、“五好家庭”等活动,弘扬正气,抵制歪风,形成共建文明乡风的良好气氛。我镇耀卓村,每有老年人逝世,村红白理事会出面组织遗体离别仪式,由村关工委、老年协会推选人员对儿女的孝行给评价,对行孝者披红戴花,成为儿女辈很重视的一项活动。西文化村每十二个月开展为老年人洗被褥活动,把年青人推到亮相台,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和警戒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乡村组织要充当好以上角色,必需深入加强本身建设。要主动转变职能,学会用市场的、法律的手段来推进工作,学会用引导的而不是命令的方法开展工作,要提升广大干部的素质,培养技术型、创新型、服务型的干部,使干部队伍逐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只有乡村基层组织充足推行职能,党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政策才能转化为广大农民群众的实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长久不懈地深入持久推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