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计划与实施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7645308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3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部控制计划与实施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内部控制计划与实施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内部控制计划与实施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内部控制计划与实施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内部控制计划与实施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部控制计划与实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部控制计划与实施(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內部控制計劃與實施内部稽核第一節 內部稽核之意義 美国内部稽核人员协会(The 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在其内部稽核人员之责任报告(Statement of Responsibility of the Internal Auditor)中,说明内部稽核之性质是: 内部稽核是企业内部一种独立的许核工作,以检查会计、财务及其他业务,作为对管理当局提供服务之基础。它是一种管理控制工作,其功能在衡量与评定其他控制工作之效率。“Internal auditing is an independent appraisal ac

2、tivity within an organization for the review of accounting, financial and other operation as a basis for service to management. It is a managerial control which functions by measuring and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other controls.” 报告中更说明内部稽核之目的,在稽查核企业各种作业活动,对管理者提供适当建议,帮助其完成责任。故内部稽核人员必须接触企业活动方面

3、,始能提供上项服务,包括下列各项职责:(1) 研究及评估会计、财务及其他业务活动之控制,是否适当、完备而有效。(2) 查核企业既定政策、计划、及作业程序被遵行之程度(3) 查勘企业质产记录,及避免各种损失,保障安全之情形(4) 探测企业中会计及其他资料之可信赖性。(5) 评估指定任务完成之品质 根据上述各项职业,内部稽核所做工作,可总括归纳为三类: 1、核对(verification) 核对是内部稽核的基本工作,目的在使会计、财务及其他业务记录既各种报表之内容,正确无错误;同时亦查点财物的实际存量是否与帐面记录相符,以确保财产安全。核对方法一般以查帐为主,有时亦实地盘点并用函证方法。 2、遵行

4、查核(Compliance) 企业之决策、计划、管理制度、办法、以及作业程序等,不但需要事前妥善地规划设计和详确规定,更需要被全体员工确实遵行,使实际业务活动与预定目标一致。内部稽核从事此项工作,多采用查对实际业务记录与预定目标相比较,以及实地调查方法,从比较及调查中,明了企业既定之政策、计划、方法、程序、被遵行情形与完成程度。 3、评核(Evaluation) 内部稽核的最初工作,仅为核对会计财务等资料是否正确、库存财物是否无错,及后因管理需要增加,其担任工作亦随着逐渐加多;目前认为评核各种管理制度及控制方法之是否完善有效,亦是内部稽核的重要任务,惟有由具有超然立场的内部稽核人员所提出的意见

5、,才是客观、公平、合理而有助于管理改进的意见,包括下列诸内容: 企业中各种业务之管理方法、作业程序、是否适当而有效率? 企业中所实施之内部控制,是否完善而有良好效果? 各部门编制各种报表,是否确能适合管理者之需要? 各部门工作之品质,是否完美无瑕疵? 每个员工之工作能力,是否已能充分发挥与利用? 浪费是否已经避免?第二節 內部稽核之組織體系 内部稽核人员必须具有超然的独立地位,才能对企业管理人提供客观建议,故内部稽核部门在企业组织系统中之地位,隶属何一阶层,亦为一重要问题,目前有四种形态:(1) 隶属于公司监察人。(2) 隶属于董事会,对董事长负责。(3) 隶属于总经理(4) 为会计部门之一部

6、分依照我国公司法规定,监察人可独立行使监察权,查核公司的各项帐务及财物(与内部稽核有超然独立地位相似),但监察人无管理权,目前内部稽核部门属于监察人之情形,较为少见。公司法第二百零八条第三项规定:董事长对内为股东会、董事会及常务董事会主席,对外代表公司,第四项规定常务董事于董事会休会时,依法令、规章、股东会决议,及董事会决议,及集会方式经常执行公司业务,由董事长随时召集,由此可知董事长为公司对内对外之首脑,总经理为执行公司政策作业之负责人,内部稽核部门隶属董事会,对董事长负责,独立性最高;但董事会为集体职能组织,凡事项由会议决定,较难适应业务随时变化之需要,如所提建议,总经理执行有困难时,亦须

7、再经协议解决,有时甚且不易获得圆满解决。内部稽核部门隶属于总经理,对总经理提供评核意见及建议,作为改进管理之根据,已符合内部稽核目的。将内部稽核列为会计部门之一部分,是因内部稽核工作与会议工作关系密切,而内部稽核人员亦需具会计专业学识及查帐经验,因之工作推行比较顺利,但独立性较低,有时格于会计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同等地位的关系,未能就超然立场提供意见,此为其缺点,惟我国大多数企业,均采用这种组织形态。财政部证券管理委员会推动公开发行公司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实施要点中规定,内部稽核应由总经理直接指挥,以发挥其超然独立性(内部稽核指挥关系图详见图1-4-1所示)。第三節 內部稽核與內部審核内部稽核与内部

8、审核两个名词均译自于英文Internal Auditing,然仍有其差异。内部审核一词首见于民国六十一年修正公布的会计法。依照会计法第四章的规定,各机关实施内部审核,应由会计人员执行。内部审核的实施程序,包括事前审核和事后复核。所谓事前审核,是指事项入帐前之审核,着重收支之控制。所谓事后复核,是指事项入帐后之审核,着重凭证、帐表之复核,与工作绩效之查核。(以上见会计法第九十五条。)内部审核的范围则包括财务审核,谓计划、预算之执行与控制之审核。财务审核,谓现金及其他财物之处理程序之审核。(以上见会计法第九十六条。)内部审核的实施方式,兼采书面审核与实地抽查,并应规定分层负责,划分办理的范围。(以

9、上见会计法第九十七条。)内部稽核一词则首见于财政部证管于民国七十五年五月颁发的推动上市公开发行公司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实施要点。会计法中规定的内部审核以政府机关及公营事业为实施对象。证管会规定的内部稽核则以公开发行公司为实施对象。借就目前情况,政府机关及公营事业仅实施内部审核而不实施内部稽核。将来国营事业民营化后,如政府股本占全部股本百分之五十以上,则各国营事业除仍依会计法实施内部审核外,尚须依证管会规定实施内部稽核。至政府股本未达百分之五十的公司,则应依证管会规定实施内部稽核,另依商业会计法规定实施审核,而不必依会计法实施内部审核。依照证管会推动公开发行公司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实施要点规定,内部稽核

10、是由专设之内部稽核人员执行而非由会计人员执行。内部稽核人员直接由总经理负责指挥而非由主办会计或主计人员指挥。内部稽核之稽核范围涵盖整个公司的一切作业,并非局限于会计和财务工作,而会计人员限于本身与其他业务单位之职掌分工,仅限于财务会计事项而不涉及业务事项。内部稽核人员的稽核方式是派赴公司所辖各单位实地抽查,与会计人员兼采书面审核与实地抽查又有不同。兹将以上所述内部审核与内部稽核之差异,整理列表如下:表1-4-1 内部审核与内部稽核之差异项目 重要差异之处 1、 法令依据 会计法令 证管法令2、 实施对象 政府机关公营事业 公开发行公司3、 执行人员 会计人员 内部稽核人员4、 隶属关系 主办会

11、计人员 总经理5、 查核范围 会计财务事项 业务财务一切作业实地抽查6、 执行方式 兼采书面审核及实地抽查 内部审核 内部稽核第四節 內部稽核與會計師查帳 企业管理人为证明每年度所提供的财务报告之正确性及解除自身责任,须委托外界会计师查帐签证,会计师查帐与内部稽核人员查帐,所用方法大体相同,但两者性质和目的不同,兹将差异各点,列表如下: 达 遵 增成 行 进预 管 经期 理 营目 政 效标 策 率积极之目的 2 1、性 可 提 避 保 靠 高 免 护 性 会 浪 资 及 计 费 产 安 资 误 安 全 讯 用 全消极之目的内部管理控制内部会计控制内 部 控 制 内部控制建议书 (稽核报告或致经

12、理人函) 纯粹之稽核实质之稽核 交 功 易 能 抽 抽 查 查数 非量 数分 量析 分 析经营诊断进行测试 图1-2-2 内部控制构架图 股 东 较具超然独立性稽核范围涵盖全般业务财务董 事 会内部稽核副总经理总 经 理 仅负责内部会计控制,不能充分发挥稽核功能会 计 主 任预 算税务规划和申报内 部 稽 核现 金 付 出现 金 收 入信用经理出 纳生 产主 计资 料 处 理财 务销 货 厂 务 采 购 存 货 控 制 运送及验收负责银行调节编制、核对明细帐余额、验证发票等业务控制工作,并非稽核业务。业 务 控 制 开 单 薪 资 应 付 帐 款 应 收 帐 款 总 帐 计 时 存 货 帐工 厂 分 类 帐报 告 及 统 计普 通 会 计成 本 会 计图1-4-1 内部稽核指挥体系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