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鞍山千山完整导游词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7645224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鞍山千山完整导游词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辽宁鞍山千山完整导游词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辽宁鞍山千山完整导游词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辽宁鞍山千山完整导游词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辽宁鞍山千山完整导游词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鞍山千山完整导游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鞍山千山完整导游词(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鞍山千山完整导游词篇一:鞍山导游词篇一:鞍山千山完整导游词鞍山 千山北部景区 游客朋友们,大家 好! 欢迎来到鞍山千山 旅游! 站在千山正门广场, 首先进入视野的是两根千华宝杵chu。“千华”是取其千年华夏之意,“杵”是佛教的一种兵器,能降妖伏魔,驱邪安邦,所以,千华宝杵又具有镇山之意。宝杵分左右两根,左为道 教,右为佛教。 千山大门是一座大型仿古山门,正中匾额上书千山两个大字。千山历史悠久,曾引历代帝王将相和文人雅 士来游览观赏,他们留下了许多诗词、游记。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将来,千山都以其秀丽多姿 的景色款待八方来客。这是鞍山道观之首 的无量观,是道教徒在千山建立起的第一座道院。始建于16

2、67年。无量观为千山道教最大庙 宇,共分6个建筑群,19幢建筑。从山下至山巅,人文景观星罗棋布,有明清开发的摩崖, 有前人开凿的古洞,还有众多的庙碑和塔体。特别是于自然景色浑然一体的殿宇,或耸立于 山巅,或相倚于崖下,或半悬于山涧之上,或嵌于峭壁之中。这里现有西阁、罗汉洞、三官殿、老君殿等建筑,景点繁多,素有这样的说法:走进无量观,景点连成片,石、塔、松、洞、天处处惹人恋,欲要细观赏,至少一天半。 西阁是无量观最优 美的建筑,石墙的门额上刻有小蓬莱三字,内又有一碑楼式小门楼,上额刻紫气东来 四字。 祖越寺为千山五大 禅林之一,殿宇与自然景色浑然一体。初建于唐代,相传祖越从寺前经过,故名祖越寺。

3、游览祖越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山门”。山门又称“三门”,即数字的3,“三”象征佛教的“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 这里是龙泉寺。龙 泉寺始建于隋末唐初,坐北朝南,居于群山环抱之中,是千山僧庙之中规模较大的一座。但 随着历朝历代的山火焚烧、山洪冲洗都已不复存在,留下来的早期建筑都是明朝的建筑风格, 为单檐歇山式建筑。黄山有迎客松,千山有迎宾石。俗语说:松迎客,文质彬彬;石迎客, 实心实意。 沿石径而上,东西 两山欲合处是一道石砌山门。古刹龙泉寺的第二道山门,走进此门也就走进了中国第一部反 特故事影片古刹钟声的外景拍摄地。 后世盛传这里是王 尔烈借馆读书之所,据此现已将其辟为“王尔烈书

4、房”。王尔烈是遐迩闻名的辽东才子。进入 书房,会看到王尔烈0大寿文武百官送给他的百寿书画,其中有大学士纪晓岚画的鹤和礼部 尚书刘墉写的“寿”字。 五佛顶是北部景区 最高点,为千山风景区的第二高峰。这里流传着“登不上五佛顶,看不尽千山景”和“山高 不过仙人台,庙高不过五佛顶”的说法。五佛顶开发于明万历年间,由于山顶时光秃秃的山峰,其上多沙而少土,无草无木,如僧人光秃的头,故名佛山头。 在五佛顶群山簇拥 中,有一座上阔下窄的山峰,有古城遗址,真是“山上有城,山中有峰”。山峰于古城浑然一体,这就是千山著名的古城峰。这古城的独特魅力,会使游人沉入到那久远的历史长河中,追溯那中华民族的沧桑岁月,寻求那美

5、丽的传说和史实,更加激励我们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怀。 千山风景名胜区共 有名胜景点8多处,我们不可能一天内游完。为了不虚此行,其他的著名景点以及一些神 奇的美丽传说,我会在下山的路上再细细道来,以便各位对千山风景名胜区有更多的了解! 篇二:鞍山玉佛苑导游词 鞍山 玉佛苑 今天我们将参观鞍山著名佛教圣地-玉佛苑。玉佛苑是鞍山市人 民政府与香港新里程发展有限公司合资兴建的。总投资00多万元人民币。194年动工, 96年完工,共用7个月的时间建成了宏的玉佛苑。玉佛苑座落在东山风景区内,三面环山, 一面临水,山势为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乃一风水宝地。 玉佛苑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整个建筑群层次分明,高

6、低错落三级。高层为碑林用地中层是玉佛阁大殿及宽阔的广场,下层为庭院用地。 首先展现在我们面 前的是玉佛苑山门,山门由长12米宽15米高10米的城墙和8.9米高的楼阁组成。型似北 京天安门城楼的建筑风格,山门上的垂花门是山门建筑中的创新,它既和上面的楼阁相呼应, 又可为游人挡风挡雨,很有特色,垂花门上方悬挂九龙金匾,写有玉佛苑三个大字。大 家请看前方,这是一对高3.3米,座落在1米高须弥座上的汉白玉大石狮,是仿北京天安门 前的石狮雕刻的。(大家请往上看)在山门的城墙上四面都有双面雕,汉白玉雕花栏板,栏杆 柱头上雕有形态各异形象逼真的汉白玉石狮,看到石您会想到北京芦沟桥,世界曾有芦沟桥 的狮子数不

7、清,玉佛苑的狮子您能数得清吗?不要急我告诉大家玉佛苑的狮子共有32个。 (进入苑内,走到 御路前)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御路是古代宫殿中特有的路,相伟,第逢皇帝上殿时,他坐在轿 子里,由人抬着通过这条用的路,故称御路。玉佛苑内共有三条御路,其它两条在玉佛阁 前后,第条路上有三条龙,共有九条龙,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有九龙捧圣的意思,御路的 四周有蝠蝙,意为福从四方来,象征着它给游客带来幸福。(向上到二级院落) 这是根向天的汉白玉经幢huang/,经幢在佛教中有驱邪降魔的说法,这6根汉白玉经幛每根雕有18条龙,共雕108条龙,恰七玉佛阁有10根立柱,加上这6根经幢,出是108 根, 8根立柱,08条龙象

8、征华夏子孙是龙的传人,人人都是顶粱柱。龙是玉佛苑的一大特色景 观,玉佛苑共99条龙,真可谓是龙的世界。(指玉佛苑)现在 我们面前的玉佛苑的主体建筑玉佛阁。玉佛阁高33米,有佛33天之意,宽6米,采用 双层歇山式结构,檐上加檐,盖红色琉璃瓦,显得层次分明,金碧辉煌雄伟壮观。(玉碑前) 玉佛苑中有两块双龙龟玉无字碑,碑是用来载历史用的,玉佛苑的历史记载于玉佛苑志所以成了无字碑。(进入大殿)现在 展现我们前面的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玉佛,用于雕刻它的是玉石王。160年7月2日发现于 我国岫玉之乡岫岩满族自治县花玉岗山上,国务院周恩来总理曾亲自指示对玉石王要妥善保 护。玉石王高7。99米,宽6。米,厚1米,

9、总重量26。76吨,1992年原由丹东市管 辖的岫岩县划分为鞍山市境内,鞍山市人民政府决定将玉石王搬运到鞍山,在搬运玉石王过 程中,动用大型牵引车一辆,军用坦克牵引车4辆,其他各种车辆0多台,翻越4座大岭, 行程7公里,创造了运输史上的奇迹。玉石搬运到鞍山,如何开发利用呢,93年鞍山市人 民政府广泛征求社会各界人士和专家的意见,主张雕大佛建玉佛苑的意见比较集中,于是决 定,雕刻成世界上最大的玉佛苑。 首先请看这是一个 集赤橙黄绿青蓝的花玉,那么在它没有被雕刻前外面是用岩石包着的,被称为岩包玉。什么 地方是什么颜色,用当时的科学技术是无法预测的,现在大家看到释迦牟尼佛脸部是墨绿色 的,如果雕刻时

10、向左稍偏一点就成了花脸佛,如杲佛像是花脸佛,不仅游客看起来不舒服, 佛教教徒也会认为这是一种对佛的不尊重,现在看来效果很理想。5.6米高的释迦牟尼佛身披黑白相间的袈裟,打坐在莲花宝座上,十分庄严肃穆。 背面的观音菩萨左 手执净瓶,右手持杨柳枝,脚踏鳌鱼,乘风破浪,仿佛是从浙江普陀山顺风飘来的。在雕刻 观音的脸部时,同样担心把观音雕成花脸。现在看,观音的脸部是完整的浅绿色,这与人们 常说的“玉面观音”完全相符。观音的背后是一座山景,雕刻出的这座山景简直就是普陀山的缩影。 玉石王的雕刻过程, 是艰辛细致的劳作过程,更是种种神奇现象发生的过程。玉石王用它蕴含的7种神秘的本体 颜色,润色着雕刻艺人们的

11、技艺,使玉石巨佛更具传奇色彩,让人们一次又一次的感受到佛教的神秘。玉石巨佛天下第一,应该当之无愧。各位嘉宾,现在可 以自由游览了。 篇三:辽宁鞍山千山完整导游词辽宁鞍山千山完整导游词 千山人文历史遗迹颇多千山历来是引起人们向往的名胜之地,不仅有唐太宗李世民驻跸和薛 礼兵营遗址,还留下清帝康熙和乾隆游历的足迹和诗篇。名贯三江的关东才子清太史王尔烈,曾在千山龙泉寺读书,至今还保留他的书房。明清时的官宦、名人也曾纷纷来游,并题有许多匾额和诗词赞美千山。就连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栋亭诗抄中,也把 自己的籍贯用“千山”二字标出。千山物产丰富。百年以上古松万余株;各类动物60余种, 特产水果10余

12、种,香水梨、南果梨堪称一绝。温泉休闲娱乐胜地在风景观光区的东北部是温 泉休闲娱乐胜地,这里温泉资源得天独厚,地热水资源占鞍山地区已查明地热水资源 5%以上,目前年采水量5万立方米。天上天景区天上天景区以自然景观为主,以奇峰、怪石、古庙、岩松而著称。千山著名道观无量观无量观无量观是千山最早最大的一座道观,始建于清康熙六年(667)年,又名无梁观或无粮观,关于名字的来历也有一段不平凡的历史。刘太琳是全真教龙门派第九代弟子,奉师命来千山扩 大道教势力,可是当他来到千山后,寄居在佛教寺院里,开始僧人对他十分尊敬,后来发现 刘太琳有传道入山的迹象,于是把他软禁在后山罗汉洞内,刘太琳寄居在此心情十分苦闷,

13、 于是0余日不进饮食,后来同门俗家师弟洪将军来看他,发现他的境遇十分狼狈,于是帮助 他修建起道教庙宇,后来起名时,因刘太琳0余日无粮,而且罗汉洞是无梁洞府,于是起名 无粮观或无梁观,后来取道教功德无量改名为“无量观”,于是刘太琳便成为千山道教的“开 山祖师”。 无量观位于千山北沟,地处群山环抱之中,山势巍峨,峰奇石怪,苍松翠柏,簇拥四周,空 明天朗之时,风光缭绕,紫云:笼罩,四时风景如画。有人曾赞喻:“来到无量观,景点连成 片,松塔石洞天,处处惹人恋,若想细观赏,须得一天半”。“塔”是历史的见证,是名胜的 点缀。许多风景胜地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塔。千山的塔多为墓塔,是道士羽化和和尚圆寂的葬 身之地

14、,无量观的塔就有玲珑塔、许公塔、八仙塔、葛公塔、祖师塔五座古塔。玲珑塔是千 山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始建于唐代,高十二点三米,六角十三级。塔身是花岗岩砌筑而成, 玲珑塔掩映在茂密的松林中,每当夕阳西下,晚霞映衬塔顶时,分外辉煌,秀丽壮观。 六角九级飞檐斗拱 的宝塔即是藏真塔,又名许公塔,是无量观第十一任道长许信友大师的羽化墓塔,共花费百余万元,许信友大师六岁出家直至”95 年,羽化,享年91岁,他把一生的精力都奉献给道 教事业,是我国道教三元老之一,他一生最大的贡献是促进千山佛道两教的团结合作,并且 化缘三百余万元修建了无量观东阁,完成了开山祖师刘太琳的遗愿,因此,人们不惜重金为 他修建了这座壮观

15、的羽化墓塔,以纪念表彰他的功迹,这座塔高是3,32米,用雪花石雕刻 而成,浮雕为汉白玉。 沿着许公塔继续前行,有一上尖下宽的巨石卧在路边,名为拴马石,上面有一圆洞,即用来 拴成绳的,因为寺庙为圣地,不许牲畜入内,所以人们在朝拜时,都要把马匹拴在此处,古 人曾说过,来到此地“文人下轿,武官下马”,以表示对清静之地的尊重。过了拴马石,古迹 斑斑的古塔就是八仙塔,高为十三米,六角十一级,塔的四周有八仙的浮雕,正面是南极仙 翁,此塔建于清康熙年间,是由开山祖师刘太琳的俗家师弟洪将军为其打坐而修建,但每一 次刘太琳在此打坐时都是心神不宁,之后才恍然大悟,自己的功德再高也不能居于八仙之上,于是放弃此塔,至今成为无量观中为数不多的风景塔之一。在八仙塔之上有座洁白素雅飞弥漫着道教气氛的白塔为“葛公塔”,建于民国土年,是由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和一些国民党 高级将领为葛月潭道人所修建的,此塔高为.78米,为密檐卷云式建筑,从塔基至塔葛公名葛月潭,道号震庚道人,祖籍山东,生于清咸丰年(1854年),羽化于934年冬, 享年8l岁,是当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一代才子,曾被当时人喻为能文能画又能诗,文彩风流冠一时的学者飞诗人飞画家,曾是沈阳太清宫监院原来是大军阀张作霖的幕僚好友,为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劳务/用工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