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巷道喷浆安全技术措施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7643406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井下巷道喷浆安全技术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井下巷道喷浆安全技术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井下巷道喷浆安全技术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井下巷道喷浆安全技术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井下巷道喷浆安全技术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井下巷道喷浆安全技术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下巷道喷浆安全技术措施(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阳煤集团碾沟煤业有限公司井下巷道喷浆安全技术措施编号:YMCS-TY-NG-2014-分管副总工程师:岳胜平安监处主任工程师:翟治荣通风部主任工程师:张克斌生产部主任工程师:许起编者:王俊丁执行队长:措施批准时间: 年月 日措施执行时间: 年月 日阳煤集团碾沟煤业有限公司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卡措施名称井下巷道喷浆安全技术措施施工队组喷浆队施工地点井下执行队长编者王俊丁审批单位意见及人员签字单位审批意见及人员签字生产技术部安全监察处通风部分管副总工程师井下巷道喷浆安全技术措施根据整体技改工程安排,由公司喷浆队负责对井下未喷浆巷道进行喷浆作业,为保证该工程施工安全,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一、工程

2、简况本次施工巷道为+850水平皮带巷、+905水平轨道巷、+905水平南(北)翼回风巷、采区水仓等采区准备巷道和部分系统巷、瓦斯绕巷等巷道。巷道支护方式大部分为锚网支护,要求喷浆厚度一般为100mm;小部分为29U型钢拱型棚或工字钢梯形棚支护,要求喷浆厚度一般为150mm;具体要求按该处巷道设计执行。混凝土强度为C20,用料配合比按送检配合比通知单执行。二、施工方案(一)施工前的准备1、喷浆施工前,把混凝土材料送质监部门检验,待检验合格后,按照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喷浆支护。2、由通风部门在喷浆施工地点进风侧510m范围内适当位置安设瓦斯和风速监控传感器,与施工地点喷浆、运输等电气设备实现风电、瓦斯

3、电闭锁。3、由喷浆队在喷浆施工地点回风侧1520m范围内适当位置安设一组全断面喷雾降尘设施。4、喷浆前必须对作业范围内的管线、测点、通风设施的进行合理保护。5、将风、水管线送至作业地点并接好,打开供风、供水阀门,检查风压、水压,并检查风水管路是否漏风、漏水、畅通,如有问题及时处理。6、喷浆材料提前运至施工地点附近。(1)由队组预计当班材料用量,在进口料场拌料装车。(2)运输队负责井筒及大巷的材料运输。(3)队组负责将材料由大巷车场运输至施工地点附近。(二)施工方法1、作业方式采用“三八”制作业。使用调度绞车牵引矿车运料。2、喷浆前应先将各种设备、电缆、管道用塑料布包好、盖好,严防喷浆时挂浆。3

4、、喷浆前先接好风、水管路,输料管路要摆放平直,不得有急弯,接头要严密,不得漏风。 4、检查喷浆机是否完好,摩擦板是否紧固,有无漏风等现象,确认无问题时方可进行开机、喷浆工作。5、执行开停机顺序为:开机时必须作到开风给水开机上料喷浆,停机时必须作到停料停机关水停风。6、拌料时,要将料搅拌均匀,速凝剂掺和量为水泥用量的34%。加入速凝剂必须随喷随掺,不得提前掺入料中。 7、喷射前必须用压风与水将巷帮顶冲刷干净,再喷浆。 8、喷射施工中,一人握喷枪一人照灯并协作观察质量,要掌握好水灰比,并严禁把喷枪口对向其他工作人员。 喷射手操作时,应使喷头沿螺旋形轨迹运行,一圈压半圈并均匀缓慢移动,先下后上,先墙

5、后拱(顶),先凹后凸。9、喷射过程中应根据出料的变化,及时调整给水量,保证水灰比准确,要使喷射砼表面呈湿润光泽,无干斑,滑移流淌现象,粘结力强,回弹少。10、一次喷射厚度应大于50mm,若一次喷射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分次喷射,但复喷时间间隔不得超过2小时,否则应用高压风水重新冲洗受喷面。11、在围岩渗水、涌水段喷射混凝土时,应采取减少给水量,加大速凝剂掺量等措施。12、喷射作业完毕或因故中断喷射时,必须把喷射机和输料管内的存料清理干净,防止其凝结在机械或管路中形成隐患。13、一次喷射完毕应立即清理、收集回弹物,并应将当班拌料用净。14、喷射工作开始时,严禁将喷射枪头对准人员,用震动法处理堵

6、管故障时,喷射手应紧握喷头并将喷口朝下。15、喷射工作结束24小时后,喷层必须连续洒水养护7天以上,每天洒水不得少于一次。三、质量标准及要求1、净宽:中线至任一帮的距离不超过设计的0-150mm。2、净高:腰线至顶、底板的距离不超过设计的0-150mm。3、喷层厚度不小于设计的90%。4、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50。5、喷射混凝土必须使用强度等级为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沙为中粗砂,石子粒直径4-6mm,配比为质监站检验配合比,速凝剂掺入量一般为水泥重量的34%,喷拱取上限,喷淋水区时,可酌情加大速凝剂掺入量,速凝剂必须在喷浆机上料口均匀加入。6、喷浆后如有个别地方挂浆必须及时清理干净。7、每

7、个单项工程或每施工3050m做一次砼试块抗压实验,一次一组,一组三块。四、安全技术措施1、喷砼前,首先处理网兜、锚杆松动、锚盘不贴岩面处,将网兜剪开放落碎矸后,重新将网联结好。将松动的螺母拧紧,使锚盘紧贴岩面,锚杆不起作用的要重新补打,缺网片的地点要补齐网片。2、喷浆前要用高压水冲洗受喷面,保证喷体与受喷面结合严密。喷射手控制好水灰比,以喷出料不发白、不流淌、表面有光泽为宜。 3、喷射砼操作一般由两人进行,施工过程中两人要密切配合,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喷浆时,要掌握好喷射角度和喷射距离,喷嘴力求垂直岩面。喷射顺序一般自下而上、由后向前,先填凹补坑找平后再按正规操作,一次性喷射到底。4、喷射砼工作

8、要严格按“三到底、一拉线、四无”的要求执行。即:喷射清理到底、喷射时喷到硬底、喷后两帮回弹料清理到底;按优良尺寸标准拉线喷浆;无积水、无失脚、无穿裙、无筋。5、喷浆机启动前,要将机内大块矸石、杂物取出,以防堵管。喂料停止后,要待料腔、料管内余料全部吹净后再停机,并将机器内外清扫干净。喷浆机的操作顺序:开机:开水-开风-送电-喂料-喷射。停机:停止喂料-停电-停风-停水。如遇特殊情况时要先停电,停机时,电源控制开关必须打到零位。6、喷浆机送风时,一定要固定好喷头,防止喷头摆动伤人。处理堵管时,不准带风或加大风压处理,要停电、停风打开放风阀敲打堵管处,然后关闭放风阀送风、送电处理。采用敲击法不通时

9、,要拆开管进行处理。喷头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对着人。7、喷浆前,各种高压风水管路必须连接牢固,并外加10#铁丝连在一起的保护连接,防止断开伤人。8、喷浆时必须使用水幕,拌料地点下风口、喷浆地点回风处各安设一道水幕。9、实行潮料喷浆:喷浆拌料要加入适量的水,使拌出的料手握成团,松开即散,嘴吹无灰。10、加强个体防护,喷浆时必须佩戴防尘口罩,无防尘设施不得开工。工作面的各种防尘设施要灵敏可靠,坚持正常使用。施工人员要保护好各种防尘设施,如有损坏必须及时进行维修,确保正常使用。11、给料人员要把衣服袖口绑扎好,严禁人员将身体的任何部位探入喷浆机喂料口内处理堵塞。12、喷浆前必须将巷道找够喷前尺寸,进行拉

10、线喷浆,喷后保证巷道净尺寸,密实无漏网、漏筋现象,平整度符合要求,巷道净尺寸设计符合要求。13、处理巷道尺寸不够的地方时,必须在有可靠支护地点进行,一次处理范围不得超过1。14、喷浆工作结束后,要将回弹料清理干净,用手镐切齐墙脚,把凸出部位铲平,清除管线设备上的回弹料。15、施工时必须做好个体防护,施工人员在喷浆时必须佩带防护用品。16、喷浆机电气设备必须要由专业机电工维护和检修,检修时,必须使用便携式瓦检仪检查设备周围20M范围内瓦斯浓度,当瓦斯浓度超过0.7%时,严禁打开开关检修设备。17、所有电气设备必须设专人管理,必须做好班检日检工作,并做好记录。18、每班必须有瓦检员检查巷道气体变化

11、情况,如瓦斯超过0.7%,二氧化碳超过1.5%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处理好后再进入工作地点施工。 19、施工现场班长必须携带便携式瓦检仪,以便随时掌握瓦斯变化情况,当瓦斯超过0.7%时,必须立即停止任何工作,并切断电气设备电源,撤出人员。21、瓦斯监控传感器必须悬挂在距施工地点进风侧510m范围内,且距顶板不得超过0.3m、距帮不得小于0.2m,随着喷浆进度,要及时进行移动。22、喷浆支护后,前3天每班要洒水养护一次,以后每天洒水养护一次,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23、人工装卸料时严禁抛洒,防止材料、工具抛出伤人。机械装卸料时防止机械挤压伤人。24、材料装车不得超高、超宽且必须绑扎牢

12、固,卸车过程中人员要协调配合,无关人员不得靠近,以防发生意外。25、斜巷运输坚持做到“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绞车基础要牢固,四压两戗要打牢有劲,“一坡三档”齐全可靠,上下车场的声光信号灵敏可靠。严禁蹬钩、扒车。26、运输发生落道时,上道前要打好掩木,严禁绞车牵引上道,应采用倒链双千斤或复轨器等专用工具上道。27、斜巷运输上行必须使用车尾巴、保险绳,下行必须使用保险绳,并配用合格、配套的连接装置。28、人力推车在巷道坡度小于或等于5时,同向推车间距不小于10m,大于5时,同向推车间距不小于30m,巷道坡度超过7时严禁人力推车。29、推车时要观前顾后,遇行人、拐弯处、过风门要放慢车速,并大声喊叫,通知前方人员闪开,下坡行车不准扒车和放飞车。30、所有作业人员必须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并熟悉作业地点的通风系统和避灾路线。其它未尽事宜,按煤矿安全规程及集团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