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功率开关电源的经济效益提升方案汇总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7643048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功率开关电源的经济效益提升方案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功率开关电源的经济效益提升方案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功率开关电源的经济效益提升方案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功率开关电源的经济效益提升方案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功率开关电源的经济效益提升方案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功率开关电源的经济效益提升方案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功率开关电源的经济效益提升方案汇总(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小功率开关电源的经济效益提升方案(RCC电路的彻底解析)在输出小于50W的小型开关电源系统中,目前在设计上有很多种,但RCC方式被运用的可以说是最多的。RCC(即Ringing choke convertor)的简称,其名称已把基本动作都附在上面了。此电路也叫做自激式反激转换器。RCC电路不需要外部时钟的控制,由开关变压器和开关管就可以产生振荡的原因,使线路的结构非常的简单,这样就致使成本低廉。所以可以用之中电路来做出地价格的电源供应器。而市场上的小型电源供应器也是采用RCC来设计的。RCC电路的主要优缺点如下:1、电路结构简单,价格成本低。2、自激式振荡,不需要设计

2、辅助电源。3、随着输出电压或电流的变化,启动后,频率周期变化很大。4、转换的效率不高,不能做成大功率电源。5、噪声主要集中在低频段。RCC电路的基本工作过程基本为反激式变换器图一 反激式电源的基本结构图一为反激式电源的基本结构,由一个开关管和变压器组成,当开关管导通时,只在变压器储存能量,而在直流输出端没有功率的输出。按照图一,变压器的一次侧线圈用Lp来表示,在开关管Tr1 导通期间流过集电极电流Ic1,变压器的储能为:P=1/2 Lp(Ic1)2其次,当Tr1截止时,变压器的各线圈不但有逆向电压发生,输出侧整流二极管也导通,变压器所存储的能量则移到输出侧。也就是说Tr1在导通期间,变压器存储

3、能量,在截止期间输出能量(电源)。又从变压器的原理可知,一次侧所流入的能量一定等于二次侧直流所输出的能量。所以可得到以下公式:1/2Lp*Ic12*f=Vo*Io上式中 f为工作频率 Vo为输出直流电压 Io为输出电流。RCC的启动回路图二为RCC方式的基本原理图,当加入输入电压Vin(电阻连接Tr1的基极),电流Ig流过RG,Tr1开始导通,此时Ig为启动电流。开关管Tr1的集电极电流Ic波形如图三,一般的,必须从0开始启动。Ib变得越小越好。图二:RCC基本原理图图三:开关管集电极Ic波形图Tr1一旦进入导通状态,变压器P1绕组已经加上了Vin,因此P2绕组为按照各个的圈数比所形成的电压为

4、:Eb=(Nb/Np)Vin这个电压更因在Tr1导通时,极性相同,因此Tr1在导通状态时能继续维持,此时基极电流Ib为:Ib=(Nb/Np)*Vin (Vf+Vbe) / Rb像定电流般的继续流动。其实,Tr1的集电极电流Ic=Vin*T/Lp,Ic随时间成比例增大。在Ton期间,Tr1呈饱和状态,hfe(Ic/Ib)(hfe:直流电流放大率。) 见图4所示。图4:集电极电流Ic1波形选择基极电阻Rb的重要性前面的工作说明是在输出电压稳定后的初期状态。此线路的开关管基极的驱动条件极为重要,例如:输入电压Vin上升,则Ib也增加,Ic同时跟着增加,也就是说Tr1导通时间增长。反之,若输入电压Vi

5、n下降,未达到必要的Ic,则Tr1不能导通,如此Tr1的直流电流放大率hfe也需要考虑,最低的输入电压由Ib流过的基极电阻Rb来决定。如何决定P2 线圈的匝数?若开关管Tr1截止时,(如图5)开关管射极与基极间加上逆向电压,则使用的三极管的Veb(max)决不可超过以下条件:Nb/NsVeb(max)/(vo+vf)图5:Tr1截止时波形Rb有电流流过,变成像图6的方波。图6:RCC的脉动波形求Rb所损失的功率PRB 其中为开关管导通时间,T为开关振荡周期在实际设计中,此PRB因为很大,不能被忽视,且是全体转换效率降低的最大因素。定电压工作的结构经过一段时间后:侧输出电压上升,此时图2的C2的

6、端电压也依输出电压Vo的比例上升,也就是说,Tr1在截止期间,所积的能量就放出。D3给C2的充电电流与IS同时流动,则P2线圈与S1线圈的电压与圈数比的关系如下: 其中VF3,VF4为D3,D4的正向电压,当VC变化时,VO也跟着变化。VC的端电压上升,稳压二极管D1导通,则Tr1的基极电流下降,加速Tr1的截止。以电压的关系来看,D1的电压VZ为VZ=VC+VBE所以VZ与的比取决于输出电压Vo。总之,这个稳定电压的精度直接受输出电压精度的影响,即用温度系数良好,56V的稳压二极管。只是变压器的各组线圈的电阻,使电压下降,或D1的工作电阻D3的正向电压VF的变化等因数的影响,实际上无法得到横

7、高的精确度。原来Tr1的逆偏压VEB也被涉及,实际上,也是由D1的其纳电压VZ来决定的。启动时,集电极电流的控制在定电压动作期间,VC的端电压很小,Tr1的基极电流未被限制,即集电极电流由IB和hFE来决定。其实开关管的hFE在制作时,差值很大,环境温度也会有很大的变化,因此,若没有任何的限制时,集电极电流会大大的流失。对线路本身,有很多的损害,为防止此原因,则增加Tr2,R1和RSC。也就是说Tr1的发射极电流增大,Tr1的基极电流下降,Tr1的导通时间件短,使输出电压下降,进行稳定化作用。总之,IE1的最大值不能超过RSC所决定的值。图8为此说明图例图7基本的电流检测控制电流 图8 设计实

8、例 RCC振荡常数(频率)的解析在这里,必须要了解RCC工作的振荡频率和占空比。占空比D:如图9,依次绕线数NP的流出电流为 t=tON的最大值i1P而得到二次回路的电流最大值i1P,依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图9:RCC电路的电流波形二次电流因i2P随率衰减,则瞬间值为i2 RCC方式的初期条件,当t=tOFF时,i2=0以i1P式中的tON代入而求得tOFF:所以上式成立下面求占空比D: 此时e1=VIN-VCE(sat),e2=VO+VF 代入上式 成为较实用的公式如何求振荡频率f:由于一次侧与二次侧的电量相等的条件,1/2L1*I1P*f=IO*e2依此求得由此演变,可求得振荡频率f, 由以

9、上两个结论公式,RCC方式的工作就应该很明了了。占空比D与输入的电压成反比,VIN增大,D变小,也就是说 tON变短 tOFF不会变占空比不受负荷电流的影响。占空比随变压器一次侧电感量LP变大而增加,二次侧电感量LS的增大而减小。振荡频率f随输入电压VIN上升而上升,与负载电流成反比例而下降。振荡频率f随LP,LS成反比下降。以上结果与实际结果非常一致。变压器的设计求一次线圈NP匝数变压器的设计方式,最先求一次线圈的圈数(匝数 T)依RCC的设计方式,图10为铁心(磁体 CORE)的B-H曲线,Bm之点为饱和点,此点的磁通密度称为饱和磁通密度。图10 磁 B-H曲线 图11 B-H曲线的温度特

10、性 图12 Il的电流波形一次绕组的求解公式如下: tON:最大值为T/2 VIN:P1线圈的电压 B:磁体的磁通密度 A:磁体的有效截面积若磁体的材质为ferrite 磁体,如图11,温度的变化,使最大的磁束磁通密度Bm产生变化,也就是说,依实际的工作条件的Bm特性求得,在100的Bm为35004000(Gauss 高斯),范围很小,大约用2030%的值,去估计使用。若在过流状态下,tON会很大,磁体仍在此范围内,此过度状态是因磁体未达到饱和的缘故。电感值的计算:当输入电压VIN最小的占空比用1/2法去设计时,Il像(图12般)的碎波,输出功率为PO,功率转换效率为,一次侧电流的平均值为Il

11、(ave),最大值为Ilp,一次绕组的电感LP为其它线圈的计算二次电流的峰值(peak) I2P,对于输出电流IO的关系如下:二次绕组的电感量LS为:如果这里tON=tOFF=2/T的条件,则2次绕组的圈数为:下式中VF为二次整流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其中VS=VO+VF 求解得 开关管基极驱动绕组NP2的计算:因Tr1的VEB条件:以上各绕组匝数已经决定,输出侧因线路电压降(line drop)的发生,实际的圈数有必要比以上值稍多.因实际磁导率的关系,必须加入气隙(Gap)RCC方式的变压器,在求一次侧匝数时,磁通密度为必要的条件,即以上的计算方式,较电感的实际值,通常要大一些.在固定的输出功率

12、下,振荡频率f太低的结果,会导致磁饱和.因此,当磁体的实际导磁下降时,电感值非减到必要值不可,用实际的EE、EI磁体,则像图13一样,插入气隙(Gap). 图13 气隙的描述气隙的求法如下:这里要求的Lg为磁回路内合计的气隙的厚度,故中心孔(center Hole)与外部两地方,同时把距离(space)插入,也就是说气隙纸的厚度为Lg/2.气隙纸的材质,只要是绝缘的物质就可以,这种纸,因温度的关系,厚度会改变,通常一Mylar纸或bakelite板来使用。(垫纸在低频时有可能出现噪声,稳定性也不是很理想。采用磨的方法比较好,但是磨的话在变压器工艺上会比垫纸困难。)变压器绕线结构变压器会因为线圈

13、的绕线方式而在特性上有很大的差别,特别是一次绕组NP1和二次绕组NP2间的结合度,非注意不可。结合度是一次绕组所发生的磁束,比起2次侧线圈来诱导时,没有被诱导的部分称为磁漏(leakage flux)(这句就是我们所说的漏感,即由于初、次级间,匝与匝之间,磁通不能完全偶合而出现的漏感。)要使结合度上升,对于绕组的结构,有下列两点必须注意。 各绕组要绕满圈数若少的话,只绕一半时,可将每圈都把间隔加大,或把线径减小,23条线一起绕也有效,如图14。 图14 图15如图15,三明治的多层分割绕法。绕组的顺序为:最初从一次绕组NP1绕起,其次是2次绕组NS,普通最后由基本绕组完成。在此,则由一次绕组N

14、P1再绕一次,与底层的NP1并列,再接在一起。其他绕组:用NP1和NP、夹着之故,一次绕组及其他绕组间的结合度就回提高。漏感电感的影响变压器要完全100%偶合是不可能的,尤其是RCC方式,因设有很大的气隙,漏感必然增加。如图16所示,T型等效回路的Le1,Le2的漏感就产生了。图16当一次与2次电流流动时,能量就开始积蓄,若其他的绕组未偶合的话,一次侧的能量就无法完全转移到2次侧,则变压器在Tr1截止的瞬间会发生很大的逆电压,与Tr1的集电极电压叠加在一起。抑制逆电压的吸收(snabber)电路图17图17中,在NP1绕组两端,加入由二极管,电容构成的电路。漏感 电感Le1积蓄的能量为P1,振荡频率为f,Tr1在截止时发生的逆电压为puese,若在电容的直流电流,就被R抵消掉。P1由上式公式来决定,电阻值增加,则电压就会生高。电阻值低,电压就会下降。但VC与2次绕组NS和输出电压VO有关。反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