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题库七年级语文下册鲁迅自传考点同步汇聚基础提升含中考典题及详解语文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7642947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榜题库七年级语文下册鲁迅自传考点同步汇聚基础提升含中考典题及详解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金榜题库七年级语文下册鲁迅自传考点同步汇聚基础提升含中考典题及详解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金榜题库七年级语文下册鲁迅自传考点同步汇聚基础提升含中考典题及详解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金榜题库七年级语文下册鲁迅自传考点同步汇聚基础提升含中考典题及详解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金榜题库七年级语文下册鲁迅自传考点同步汇聚基础提升含中考典题及详解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榜题库七年级语文下册鲁迅自传考点同步汇聚基础提升含中考典题及详解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榜题库七年级语文下册鲁迅自传考点同步汇聚基础提升含中考典题及详解语文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鲁迅自传一、双基积累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浙江(Zh)旅费(l)乞食(q)B.纤维(xin)和药(hu)提倡(chn)C.偶然(u)侦察(zhn)散文(sn)D.厦门(Xi)给予(i)兑现(du)2.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我便弃了学藉,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改为 3.文学常识填空。鲁迅,原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家、 家、家。其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诗集,散文集,代表作为,第一篇白话小说为。4.综合性学习。学习了本文,班上开展“读鲁迅作品,学鲁迅精神”的读书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1)【辨识作品】小明收集了鲁迅

2、的四篇作品,请你帮他选出不属于朝花夕拾的一篇()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B.故乡C.父亲的病D.二十四孝图(2)【拟串联词】本次读书活动,有介绍鲁迅作品内容的环节。小洋向同学们介绍了五猖会,接下来将由小云介绍阿长与。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串联词,将两个同学介绍的内容衔接起来。(要求:串联词要扣住文章内容,6090字)答: 二、课内阅读阅读课文24段,回答58题。5.鲁迅学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弃医从文的原因又是什么?请从文中分别摘出语句填空。学医的主要原因: 弃医从文的原因: 6.“但待到在东京的豫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表达了作者怎样

3、的思想感情?“决意”一词表明了什么?答: 7.选文写了鲁迅几次职业的选择?最终选择是什么?答: 8.谈谈你对鲁迅人生道路选择的看法以及你得到的启示。答: 三、美文品析(2013上海模拟)阅读下文,完成913题。林徽因传(节选)张清平1920年初夏,林徽因伴随父亲来到了欧洲。各处景物走马灯似的从眼前流过,各种印象叠加在了一起:巴黎街头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空气,罗马游览胜地绿色松林如波涛般望不到尽头,阿尔卑斯山上终年不化的皑皑白雪,法兰克福一碧如洗的蓝天上盘旋的鸽群,钟声、鸟鸣、树林、草地组成了和谐的交响,风情万种;遗址、遗迹如珍奇宝石穿成的项链,浪漫多姿;古老而迷人的欧洲像是一幅色泽古黯的织锦,散

4、发着久远的高贵的气息。徽因的感受是复杂的。她敞开心灵摄取吸收来自这个新世界的印象和知识,纷至沓来的杂驳信息常常使她感到既新奇又疲倦。同时,远离祖国,远离同龄伙伴的她又时常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所适从。在父亲频繁外出的时间里,孤零零的她时常想,父亲出去给别人演讲些什么呢?他讲的那些问题有那么重要吗?他怎么根本就不在意近在身旁的女儿呢?一个人的时候,她更多的是偎在壁炉旁,一本接一本地阅读英文版的书刊。此时,她才对北京培华女子中学严谨的学风心怀感激。来到英国后,她没怎么费力就能够自如地与人交流和用英语阅读。她读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读丁尼生、霍普金斯、勃郎宁的诗,读萧伯纳的剧本。刚开始,她的阅读还带有学习

5、英语的目的,可读着读着,这些书就引领着她进入了一个令她心醉神迷的世界。尽管其中的一些作品她早在国内就看过林琴南的中译本,可如今读过原著,她才知道那些文言的译本是多么蹩脚,简直不能传达原文的情致于万一。徽因天性敏感细腻,文学唤醒了她对生活的种种体验,激起了她强烈的共鸣。伦敦的天气仿佛永远只有好坏两极。春夏之际,太阳明媚而艳丽。垂柳柔柔的枝条在风中软软地飘荡,星星点点的野花点缀着青葱绵密的草坪,一切都有着鲜明的色彩,一切都充满了勃勃的生机。这时节,徽因总爱跟着女房东一同外出。女房东是一位建筑师,徽因常和她一道出去写生、作画。她最爱去的地方是剑桥一带,那里有画不完的各种建筑和景致。徽因拿着一本书,坐

6、在草坪上,四下望去,皇家教堂富丽庄严,皇家学院散发着宁静、幽雅的气息,“三一学院”图书楼上,拜伦雕像潇洒地凝视着遥远的天际。在国内,徽因随着家庭的搬迁,南来北往走过许多地方,出国后跟着父亲也到过一些城市。可只有在这里,在尽情领略了英国剑桥脱尽尘埃的景色后,她才恍然觉察,那的碧草、的流水、的睡莲、的朝晖晚霞,好像可以随着空气、星光一起渗透进人的灵魂。她想起小时候住在祖父家,看过好多宋元名家的山水画。那时她不明白,为什么那些画卷上,总是画着那么雄奇的山川,那豆大的房舍和米粒大小的人物。如今她懂了,人在自然的怀抱里真是很小,小到只想变成一株草、一朵花、一滴露珠。在与女房东的交谈中,徽因知道了建筑师与

7、盖房子的人的区别,懂得了建筑与艺术密不可分。以这样的眼光再去回想她在国内国外看过的庙宇和殿堂,果然就对这些建筑有了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从这时起,徽因萌生出了对未来事业的朦胧愿望。【相关链接】林徽因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曾参与国徽设计和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改造传统景泰蓝,为民族及国家做出莫大的贡献。9.第段横线上填写的词语依次是()A.潺潺奔涌无边青青明艳灿烂 窈窕玲珑B.无边青青窈窕玲珑 明艳灿烂潺潺奔涌C.无边青青潺潺奔涌 窈窕玲珑明艳灿烂D.潺潺奔涌窈窕玲珑 无边青青明艳灿烂10.第段画线句“古老而迷人的欧洲像是一幅色泽古

8、黯的织锦,散发着久远的高贵的气息”,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 。11.第段中提到“徽因的感受是复杂的”,她的感受主要来自哪两个方面?答: 12.阅读第段,完成题目。(1)根据上文,“以这样的眼光再去回想她在国内国外看过的庙宇和殿堂”句中“这样的眼光”具体指的是。(2)用“这样的眼光”看苏州园林,从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理解和感受。答: 13.结合本文内容和相关链接,我们知道,林徽因的成就与很多因素密切相关,请选择一个方面,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80字左右)答: 四、写作练笔14.【写法借鉴】鲁迅自传一文是一篇自传,作者在文中按时间顺序,介绍了自己家境情况、主要经历及著述情况,语言平实含蓄,选

9、材得当,重点突出,值得学习与借鉴。【片段仿写】请你写一个片段,对自己进行简单的介绍,让别人对你有一个大体的了解。(100字左右)答案解析1.【解析】选B。A项中的“旅”应读l;C项中的“散”应读sn;D项中“给”应读j。2.答案:藉籍3.答案:周树人文学思想革命野草朝花夕拾阿Q正传狂人日记4.答案:(1)B。(2)示例:刚才小洋带领我们体会了鲁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急切、兴奋的心情,以及他被父亲强迫背书时扫兴而痛苦的感受;下面让我们跟随小云去认识一位具有伟大神力的人物鲁迅的保姆长妈妈。(符合串联词要求,上下衔接,能围绕作品内容表述,语言简明流畅即可)5.【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文章上下文的提示语句来解答。答案:(学医的主要原因:)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弃医从文的原因:)这时正值日俄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6.【解析】本题考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日本维新的结果来理解。答案:这句话说明了他学医的目的是振兴祖国,表达了鲁迅强烈的爱国之情。“决意”一词表明作者改变专业是经过反复考虑的。7.答案:一共是三次职业的选择。最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