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第十八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短文两篇》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642366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市第十八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短文两篇》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江苏省南京市第十八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短文两篇》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江苏省南京市第十八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短文两篇》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京市第十八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短文两篇》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市第十八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短文两篇》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5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学习目标】1. 有感情地诵读并熟练地背诵课文。2掌握基本的文言词汇,能正确翻译翻译文言文。3理解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的意志.【资料链接】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 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31000字。记载了100多邦国,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其中山经所载的大部分是历代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经长

2、期传写编纂,多少会有所夸饰,但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自主学习】1、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划出句子朗读停顿:2、划出生字词,整理在下面,注音释义:夸父与日逐走,逐: 走:入日: 渴,欲得饮,欲: 得: 饮:饮于河、渭;于: 河、渭:河、渭不足,不足:北饮大泽。北: 大泽:未至,至:道渴而死。道: 而:弃其杖,弃: 其:化为邓林。邓林:【合作探究】1、翻译下列句子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 饮于河、渭;北饮大泽。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2、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3、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古人在漫长的黑夜里,没有灯火照明,会带来哪些不便与危险呢?请大胆

3、想象,自由表达: 那么,夸父为什么要追赶太阳?夸父临死前抛出手杖化成桃林又是为了什么?夸父逐日的故事寄托着古人怎样的愿望?4小结:夸父为了 ,不辞劳苦奋勇追赶太阳,最终 。这篇古代神话表现了夸父胸怀大志、英勇顽强的精神,反映了古代先民 。【布置作业】1、评价手册相应题目2、背诵翻译全文。25.短文两篇 共工怒触不周山【学习目标】1、能够准确翻译“触、潦、尘埃、归、折、绝”等文言词语。2、反复诵读,当堂背诵课文。3、深入挖掘英雄内心,学习古人坚强勇敢、敢于挑战的精神。【预习检测】对照文下注释,画出疑难字词。触: 潦: 尘埃: 归: 天柱折,地维绝:【合作探究】1、结合注释,翻译全文。2、古人云:“见一斑而窥全豹”。在你心目中,共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结合文章具体语句,多角度评价)正面:反面:3、那这样的英雄,为何如此盛怒?为何非要和不周山同归于尽呢?他的出发点是什么呢?(结合课堂开始的背景材料分析)走进共工内心世界,替他说说心里话。(第一人称,两三句话即可)4、所以,尽管他有很多不足,仍不失为一位英雄。和希腊著名民族英雄可以擒狮斩龙相比,我们的共工更加豪情万丈,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他的英雄业绩?那为什么要写出“天倾西北”和“地不满东南”这样的结尾呢?【布置作业】1、评价手册相应题目2、背诵翻译全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