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设计课程申报精品课程自评报告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641797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VI设计课程申报精品课程自评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VI设计课程申报精品课程自评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VI设计课程申报精品课程自评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VI设计课程申报精品课程自评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VI设计课程申报精品课程自评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VI设计课程申报精品课程自评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VI设计课程申报精品课程自评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VI设计课程申报精品课程自评报告VI设计课程是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理论探讨、市场调查、设计与制作实践,正确理解CIS的整体概念,了解CIS发展的历史,掌握VI设计的内容、原则、方法和技巧,形成较为全面的、与市场要求基本接轨的VI创意、设计与制作能力。该课程自 1997年开设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不断完善,现已在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教学团队专业实力较为雄厚,理论功底较强兼具实践经验;教材建设方面,目前已经部分使用由课程组老师自编的高职类教材,并且配套的实训类的教材也已经部分编写完成;已经与8间创意、设计、制作类企业(公司)签订了

2、共建院外教学实训基地的合作协议。根据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对照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VI设计课程组对本课程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认真的自查自评,一致认为,VI设计课程建设已经见成效,学科发展的方向已经明确,教学平台已经基本搭建完成。以下是自评结果汇报: 一、VI设计课程申报院级精品课程的现实意义 (一)符合地区经济发展和市场对艺术创意、设计、制作类人才的需要。 随着广州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尤其是广州举办“亚运会”的契机,广州的艺术设计、创意产业在规模和质量上必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对艺术设计、创意人才的需求会逐步增加。根据有关资料统计,未来三年内本地区对艺术设计类专业,特

3、别是动漫制作技能型人才需求总量4500人以上,另每年约有12000人需要继续培训与考取各类资格证书。通过申报院级精品课程加强VI设计课程的建设,符合地区经济发展和市场对艺术创意、设计、制作类人才的需要。(二)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和办学理念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就是要培养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强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掌握和运用。VI设计是平面类设计从业人员重要的设计项目之一。是否具备较强的VI设计创意制作能力,是检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水平高低的标尺之一。VI设计课程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设计实践,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可以基本了解CIS的发展历史、构成、

4、成功案例等理论知识,并通过市场调查和设计实操,重点掌握VI设计的内容、原则、创意方法、设计技巧、制作程序与方法等,使学生具备以仿真案例的形式独立完成一份完整的VI手册的实操能力。同时具备以下能力:进行市场调查、分析、定位等VI设计的前期工作能力;具备VI设计从基础系统到应用系统的创意、设计能力和VI手册的整体制作能力。通过教学改革实践,我们认为,只要课程内容设置合理,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得当,通过优化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极大地缩短学生成长为VI“创意人”的过程,为学生的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这也是和高职教育的办学方针和办学理念高度吻合的。 将VI设计课程作为院级精品课程立项发展,培养更多具备较强VI

5、设计能力的创意人才,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符合高职教育办学理念的,同时也是与学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宗旨的办学目标的。 二、按照国家精品课程评审体系自评结果 (一) 教 学 队 伍 1-1 课程负责人及主讲教师 1-1 1-1-1 课程负责人 ( 主讲教师 ) 本课程负责人,具有美术学副教授和高级商业美术师资格,自2001年以来,一直担任本课程的教学,并发表了多篇相关论文。同时长期从事平面设计工作,设计和出版了大量的平面和VI设计作品。1995年、2002年、2006年年终考核为优秀,其余均为称职。1995年、2005年被评为广州市先进教师,2006年评为学院先

6、进教师,并获2006年广州市第六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教学情况: 近 5 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有:VI设计(CI设计) 3学时/12周,6届; 广告设计 3学时/18周,3届,95人;电脑平面设计3学时/18周,7届,270人; 180人;版式设计(平面与版式设计)3学时/12(18)周,3届,135人。 近5年来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主要有:担任03-07年学院艺术设计系普高/成高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共65人。担任实践课程艺术考察主持人,学生共78人。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主要有:广州业余大学院级科研立项商业摄影与数字图像制作,为课题主持人,2003-04年。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教改立项艺术设计类

7、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为课题主持人,2007年。 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主要有:成人高校教师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整合浅谈发表于2003年7月广州大学学报。刊号:ISSN 1671-394X CN44-1545/C。多媒体课件设计艺术性漫谈发表于2003年5月教育信息技术杂志,刊号: ISSN 1671-3176 CN44-1528/G4浅谈电脑教学、宣传和展览图片的制作及图像品质控制发表于2003年8月教育信息技术杂志。刊号: ISSN 1671-3176 CN44-1528/G4。编著、参编的高职教材主要有:高等职业教育.艺术设计教材新广

8、告制作实务,由中国轻工出版社出版,为第二主编(05年6月)。新广告学第九章表现篇共4万字(广告专业教材)书号:ISBN 7-307-02331-4,2002年12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新广告文案学第4章传播论共3万字(广告专业教材)书号:ISBN 7-218-04213-9,2006年6月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和奖励主要有:教学成果面对市场的高职高专广告学系列教材改革与发展获广州市高等学校第六届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为第二作者(2006年8月)。 近年出版的设计作品主要有: 1-1 -2 主讲教师 1、近5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有:VI设计(CI设计) 3学时/12周,6届;

9、广告设计 3学时/18周,3届,95人;电脑平面设计3学时/18周,7届270人; 180人;版式设计(平面与版式设计)3学时/12(18)周,3届,135人。 2、近5年来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主要有:担任03-07年学院艺术设计系普高/成高的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共65人。担任实践课程艺术考察主持人,学生共78人。 3、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主要有:广州业余大学院级科研立项商业摄影与数字图像制作,为课题主持人,2003-04年。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教改立项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为课题主持人,2007年。 4、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主要

10、有:成人高校教师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整合浅谈发表于2003年7月广州大学学报。刊号:ISSN 1671-394X CN44-1545/C。/多媒体课件设计艺术性漫谈发表于2003年5月教育信息技术杂志,刊号: ISSN 1671-3176 CN44-1528/G4/浅谈电脑教学、宣传和展览图片的制作及图像品质控制发表于2003年8月教育信息技术杂志。刊号: ISSN 1671-3176 CN44-1528/G4。 5、编著、参编的大学与高职教材主要有:高等职业教育.艺术设计教材新广告制作实务,由中国轻工出版社出版,为第二主编(05年6月)。新广告学第九章表现篇共4万字(广告专业教材)书号:IS

11、BN 7-307-02331-4,2002年12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新广告文案学第4章传播论共3万字(广告专业教材)书号:ISBN 7-218-04213-9,2006年6月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 5、获得的教学表彰与奖励主要有:1994学年度被评为广州市教委系统先进工作者,2005年被评为广州市优秀教师,2006年被评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优秀教师。教学成果面对市场的高职高专广告学系列教材改革与发展获广州市高等学校第六届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为第二作者(2006年8月)。2002-2004年因教学成绩显著,获广州业余大学表彰。1-1-3 主讲教师 讲师职称,2001年6月担任本课程教学工作,

12、2007年被评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优秀教师,发表提升平面设计“双向”教育、论解构主义存在的合理性、整合法教学对高职艺术教育的意义、情商教育在设计教学中的运用、我没纳税我有罪、聊城大学标志、五谷杂粮等论文及作品。环境艺术设计师,长期从事展览设计、室内设计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水平。2007年进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从事教学工作,其指导的毕业设计作品受到广泛好评。广告设计师,具有良好的广告设计专业水平,曾参与香港、澳门回归的广告设计工作,2007年进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任教。一级教师。19962001年从事企业印刷包装设计,20012007担任中学美术教师。2007年进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助理教师

13、。1998年进入岭南美术出版社担任编辑。后进入广告公司从事专业广告摄影。有良好的美术理论修养和专业技术。2007年进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助理教师。2004年在游戏IT公司从事游戏美术设计工作。2007年进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1-2 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 本课程组拥有一支学历层次较高、教研实力较为雄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教学团队精诚合作,具有极强的敬业精神,教学队伍知识结构合理,教学效果受到校内外专家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1 、学历和职称结构 本课程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职称梯队、知识结构较为合理。其中,副教授1人,讲师(工程师)3人,在读硕士1人。教师们均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较

14、高的教学、教研水平,同时有着丰富的平面设计工作经验,为课程的建设和改革、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课程任课教师在认真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还承担了许多院内外的平面设计(VI设计)工作,增强了教师设计实践的经验,既直接掌握社会对平面设计人才的能力要求,又得以将实践经验带入VI设计课程教学之中,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改进了教学方法,又大大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为众多企业、公司、会议和展览设计了大量的标志与VI系统,并获得行内赞誉。在2005年第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之首届中国国际职业教育展中,课程组教师设计的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的展位获“最佳展览单位”

15、奖,并因此获得学院的通报嘉奖。2 、年龄结构 教学团队主要由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组成,其中: 50 岁以上的 1 名, 30 40 之间的4 名,年龄构成比较合理,教学梯队层次分明,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 3 、学缘构成 教学团队的学科专业都是艺术设计类,毕业院校主要有华南师范大学、广州美院、湖南师大、清华美院、湖南大学等多所国内知名大学,学缘广泛,知识结构比较合理。 4 、中青年教师培养 (1) 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本课程组教师热爱教学工作,严格遵守教学管理制度,不断钻研专业知识,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一贯坚持履行学院的听课制度。每学期教学质量问卷调查,成绩均为优良以上。先后有多位教师获得市级、院级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 (2) 师资队伍建设有政策制度保证,措施得力,效果明显。学院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为此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并得以落实。课程组引进 了4 位有多年在艺术设计类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实操型教师,大大增强了本课程组的整体教、研实力。(3) 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学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