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力学概述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640339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断裂力学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断裂力学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断裂力学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断裂力学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断裂力学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断裂力学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断裂力学概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它从宏观的(荷,因此它温的影响,并且由于有了这些进展利用断裂力学对设计结果有较大把握。性力学方程或弹塑性力学方程出发:从弹,考断裂力学是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一支新兴学科连续介质力学角度出发,研究含缺陷或裂纹的物体在外界条件载、温度、介质腐蚀、中子辐射等)作用下宏观裂纹的扩展、失稳开裂、传播和止裂规律。断裂力学应用力学成就研究含缺陷材料和结构的破坏问题,由于它与材料或结构的安全问题直接相关虽然起步晚,但实验与理论均发展迅速,并在工程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断裂力学技术已被应用于估算各种条件下的疲劳裂纹增长率、环境问题和应力腐蚀问题、动态断裂以及确定试验中高温和低,在设计有断裂危险性的结构时断裂力

2、学研究的方法是,把裂纹作为一种边界条件察裂纹顶端的应力场、应变场和位移场,设法建立这些场与控制断可认为材料研究含裂可以任何形式的叮和裂的物理参量的关系和裂纹尖端附近的局部断裂条件。用弹性力学的线性理论研究含裂纹体在荷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和失效准则的工程学科成为线弹性断裂力学。在分析中,是线弹性的,并且不考虑裂纹尖端极小范围内的屈服问题。纹体的力学行为可以从两种观点出发,即从能量平衡观点和从裂纹尖端应力场强度的观点进行研究。按裂纹的受力特点和位移特点,把它们抽象化为张开型、滑移型和撕开型三种基本类型,裂纹,都可以看成上述三种基本类型的组合。从应力场强度的观点研究裂纹体的力学行为和失效准则。型的脆断

3、问题归结为平面问题下含裂纹的线弹性体的线弹性力学分析,先选取满足双调和方程和边界条件的应力函数,极坐标系原点选在裂纹尖端,把裂纹看作一部分边界,得裂纹体的应力场和位移场。求出的应力函数为就可以用弹性力学的方法求Williams应力函数,得到极坐标下应力分量表达式,通过物理方程和几何方程得到几何分量表达式。按远场的边界条件不同可分别求出叮叮型的裂纹尖端领域的应力场和位移场皿型问题为反平面应力问题,xy方向位移为零,只有z000000xy的函数,只有两个应变分量和两个应力分量,解一个平衡方程叮型裂纹尖端领域的应力场合位移场。总览三种类型裂纹尖端领域的应力场和位移场公式,的相似之处,都可以表示成一个

4、由角度、函数,应力强度因子K是构件几何、征了裂纹尖端所受载荷和变形的强度,推动力的度量。在线弹性断裂力学中,场的分析或求解,可归结为求其应力强度因子。线弹性断裂力学的一个物理参量,和实验来确定。可发现他们半径和应力强度因子表示的裂纹尺寸与外荷载的函数,它表是裂纹扩展趋势或者裂纹扩展对结构尖端附近应力场和位移而应力强度因子作为除了有明确定义外必须能够由计算将之G。另一种方法使用能量平衡的观点,考察裂纹扩展过程中物体能量的转化,从而得到表征裂纹扩展是能量变化的参数能量释放率它是与外荷载和结构形式(包括裂纹长度、形状、位置及结构其他几何形状)有关的一个力学参数。它可被看作裂纹扩展单位长度所需的力,可

5、看做企图驱动裂纹扩展的原动力,故又称为裂纹扩展力。展阻力)相比较,可判断裂纹的状态。外荷载对裂纹板所做的功,一部分转化为弹性应变能,另一部分由于形成裂纹新表面所消耗,转化成表面能,再根据能量守恒方程进一步求出能量释放率G。应力强度因子准则与能量准则是从两种不同观点建立起来的准则,他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假设裂纹延其延长线扩展时,计算裂纹尖端应力松弛的功,课求得能量释放率与应力强度因子的关系。对于口型裂纹问题,当G达到临界值时,K也到达临界值,发生脆断。但对于口型裂纹,实验表明裂纹扩展的真是方向并非延裂纹延长线方向,而是与原裂纹成64-70的方向,所以按沿裂纹延长线方向扩展求得的G和K的对应关系没

6、有实际意义。裂纹沿其延长线扩展,故也可以得到对于叮裂纹,实验表明G和K的对应关系。有了对应关系,就可以用应力强度因子表示裂纹稳定扩展和失稳扩展的条件。能量准则(G准则)和应力强度因子准皿K准则)并不总是等效的。对于平面问题和反平面问题,裂纹的前缘是一条沿厚度方向的直线,裂纹前缘上各点的K值相同,随着外荷载的增加同时达到K,1c此时G准则和K准则是等效的。而三维裂纹问题,沿裂纹前缘各点的K值一般不相等,且K与G无简单关系。按K准则,当裂纹前缘KKmaxc时,裂纹可能扩展,但按G准则,裂纹扩展总有一定面积,因而必须知道裂纹扩展后的形状才能计算能量释放率。所以对于三维裂纹问题,G准则和K准则一般并不

7、等价。相对而言,K准则偏于安全,实际应用中,用K准则比较方便。线弹性断裂力学是建立在理想线弹性基础上,只适用于纯线性裂纹体。但绝大对数金属材料,在裂纹尖端附近,由于应力集中,必然形成塑性区。当塑性区尺寸远比裂纹长度小时(至少一个数量级),叫做小范围屈服,工程中一般仍用线弹性理论计算应力强度因子,但是要考虑塑性区的影响,塑性区的应力松弛,使应力场发生变化,裂纹体刚度下降,应力强度椅子提高,这与增加裂纹长度的效果相同。也就是说,计算小范围屈服下应力强度因子,可取一等效裂纹长度a代替原裂纹长度,再用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进行计算。进行断裂力学分析时,常用应力强度因子翠断准则,一方面需要根据构件尺寸、形状

8、和所受的荷载计算构件的K值,另一方面,需要1实验测定材料的断裂韧度K的值,在测定K时,须先知道试件的K1c1c1标定式。因而计算应力强度因子是线弹性断裂力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确定应力强度与女子的方法有三大类:解析法、数值解法和实验方法,每一类中又有若干种方法,在这里不再赘述。前述的脆性断裂理论都是假定裂纹体处于单一型的加载情况,裂纹沿原裂纹面方向扩展。这种假设适用于叮叮型裂纹问题,而不适用于叮。实际工程中,由于荷载分布部队称,裂纹方位不对称等原因,裂纹通常处于混合变形状态,而混合型裂纹一般不言原裂纹面方向开裂与扩展,因而,对于混合型裂纹除了需确定裂纹初始扩展的临界参数外,还必须首先确定裂纹的初

9、始扩展方向,即开裂角。混合型断裂准则,由于考虑的角度和观点不同,所得到的结果有一定差异。最大拉应力理论、最大能量释放率理最常用的混合性裂纹脆断理论:论和应变能理论。较局部的应变能密度,建立起裂纹失稳开裂判据。应变能密度因子表验结果表明,裂纹不沿延长线扩展,纯叮变形时,裂纹沿与原裂纹平面成约70交角方向扩展,该角度与裂纹尖端附近周向正应力o的最大值所在的角度非常接近。FErdogan和GUCUSih据此于1963年提出了最大拉应力理论,该理论假设(1)裂纹沿最大周向拉应力的方向开裂(2)当此方向的周向应力达临界值时,裂纹开始失稳扩展。混合型最大拉应力理论的断裂准则在纯叮时就是Irwin的K准较局

10、部的应变能密度,建立起裂纹失稳开裂判据。应变能密度因子表较局部的应变能密度,建立起裂纹失稳开裂判据。应变能密度因子表则。根据假设2,K与K应满足一定的关系,混合型裂纹才会沿失120稳扩展,最大拉应力理论的开裂角与材料的弹性性质无关。最大能量释放率理论:用能量释放率的概念研究混合型裂纹问题的基本思想与适用于叮型裂纹扩展的相同的,即裂纹的虚拟扩展,形成新裂纹所需的能量时,Griffith能量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引起总势能的释放,当释放的能量等于裂纹就起裂。而两者的区别在于:Griffith理论中裂纹沿其延长线扩展,而在混合型中则不然。ODDOODO较局部的应变能密度,建立起裂纹失稳开裂判据。应变能密度

11、因子表较局部的应变能密度,建立起裂纹失稳开裂判据。应变能密度因子表而对于叮和叮混所以对裂纹单独存在时,他们的扩展方向都是沿着裂纹的延长方向,于两种类型的混合裂纹必然也沿其延长线方向。合裂纹的能量释放率脆断准则,裂纹将沿着能产生最大能量释放率的方向扩展,并且当该方向的能量释放率达到临界值G时,裂纹开始扩0展。应变能密度理论:应变能密度因子理论是由Sih提出来的,简称S准则。该准则综合考虑了裂纹尖端附近六个应力分量的作用,计算出裂示裂纹尖端领域应变能密度的幅值或强度,在二维问题中,应力强度因子沿裂纹前缘不变化,故S只依赖于极角,而在三维问题中,K、1K和K可能同时出现,且它们还沿裂纹边界逐点变化。弹性稳定理23论认为,势能最大状态是不稳定状态,相应于弹性应变能最小的状态是不稳定状态。由此,关于裂纹扩展有如下两个基本假设:(1)裂纹沿最大是能密度方向扩展,或表述为裂纹沿最小应变能密度因子方向扩展。(2)当应变能密度因子最小值S达到临界值S时,裂纹失稳minc扩展。S是材料常数,标志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c综上所述,最大拉应力理论认为只要一个应力分量达到最大值,构建就发生破坏,从原则上讲,当其他应力分量也与这个应力分量差不多大时,这个理论的断裂准则显然不能得到准确的结论。应变能密度理论就没有这种片面性,已被应用于多种混合裂纹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