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体格发育评价和生长监测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638367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体格发育评价和生长监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儿童体格发育评价和生长监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儿童体格发育评价和生长监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儿童体格发育评价和生长监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儿童体格发育评价和生长监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体格发育评价和生长监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体格发育评价和生长监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妇幼保健学教案第二章儿童体格发育评价和生长监测教学目的:1 熟悉儿童体格发育常用的评价指标以及儿童体格发育的规律;2 掌握儿童体格发育的评价方法以及几种常见的体格发育偏离的评价;3 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常用的指标以及利用监测图评价儿童生长发育。学时:4学时对儿童身体和心理行为发育的测量与评价是妇幼保健部门的日常工作,也是妇幼保健工作者一项基本技能。 准确地对体格发育指标进行测量,选用合适地评价方法,运用地区、全 国或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标准,评价儿童体格发育水平和不同指标之间的关系,发 现身体矮小、低体重、超重与肥胖等体格发育偏离。第一节儿童体格发育生长发育(growth and dev

2、elopment )贯穿于儿童期乃至人的一生。生长( growth )是 指细胞体积的增大,机体各组织、器官在体积、重量和长度方面的增加以及化学成分的变化。 发育(development )指机体生理功能以及心理功能的成熟与完善,在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 称之为发展。生长是发育的基础和前提,发育寓含于生长之中。发育儿科学将生长与发育连 用,或用发育一词代替生长发育,如身高、体重生长,可称之为身高、体重发育;但不用生 长代替发育,如不能把心理发育或语言发育称为心理生长或语言生长。儿童生长发育包括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两个方面,广义的身体发育包括形态、生理和运动能力等多个方面。体格发育(physical

3、growth )是指外部形态发育,可用人体测量指标来反映。一、体格测量指标及其意义体格发育有很多测量指标,大体归为三类,包括纵向测量指标、横向测量指标和重量测 量指标。(1) 纵向测量指标:身高(3岁以后)、身长(3岁以前)、坐高(3岁以后)、顶臀长 (3岁以前)、上肢长、下肢长、手长、足长等。意义:纵向测量指标主要与骨骼系统的生长有关。在全身各个系统中,骨骼是最稳定的系统之一,受遗传因素控制作用较强,外界生活条件的影响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够得到体 现。所以纵向测量指标主要用来反映长期营养、疾病和其它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过程。(2) 横向测量指标:包括围度测量指标和径长测量指标。常用的围度测

4、量指标有:头围、胸围、腹围、上臂围、大腿围和小腿围等。常用的径长测量指标:肩围、骨盆围、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头前后径和左右径等。(3) 重量测量指标:目前在儿童保健工作中可应用的重量测量指标为体重。对体格测量指标的选择还需依据年龄和研究目的。婴幼儿时期为了筛查小头畸形和脑积水等常需测量小儿的头围;观察婴幼儿的头围和胸围的交叉年龄,需测量胸围。监测儿童生长发育情况需测量身高和体重。、体格发育指标的意义及其测量方法1身长 3岁以内的婴幼儿,由于不能站立或站立时不能保持足跟、骶骨和胸椎与身高 计保持接触(以使婴幼儿维持身体直立位),需卧位测量头顶点至足底距离,称之为身长。测量婴幼儿身长用量床, 两边

5、可嵌钢尺以示刻度。 测量时需要两人,儿童仰卧,助手将 儿童扶正,头顶抵量床头板;测量者位于儿童右侧,左手握住儿童双膝,时腿伸直,右手移 动足板使其接触两足跟。 以cm为记录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注意量床两侧读数一致。 钢尺刻度误差不超过 0.1cm (可用标准直钢尺校正)。2身高 表示站立时头、颈、躯干和下肢的总高度。在全身各个系统中,骨骼是最稳定 的系统之一,受遗传因素控制作用较强,外界生活条件的影响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身高具有这种性质,外界生活条件的改善或恶化,必须经过长年累月才可能影响身高。身高常用身高坐高计测量。儿童取立位姿势,两眼平视,胸廓稍挺起,腹部微收,两臂 自然下垂,手指

6、并拢,足跟靠拢,足尖分开约60度。足跟、臀部和两肩胛间三个部位同时靠身高坐高计立柱。 移动滑测板,使之轻抵颅顶点,测量者平视,记录身高,以cm为单位, 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如某4岁3个月的男童身高为 104.5cm。两次测量误差不超过 0.5cm, 立柱的刻度误差每 1cm不超过0.1cm (可用标准直钢尺校正)。3. 坐高与顶臀长坐高指儿童处于坐位时的头顶点至坐骨结节的高度。3岁以下儿童测量头顶点至臀部高度,称之为顶臀长。身长或身高减去顶臀长或坐高即为下肢长度。顶臀长用量床测量, 需有1人协助,协助者固定儿童头部于正中位,测量者左手提儿童下肢,膝关节屈曲,大腿垂直。测量者右手将底板紧贴儿童骶

7、骨,读取读数,用cm位单位记录,精确到小数点后 1位。刻度误差每1cm不超过0.1cm,两次测量误差小于 0.5cm。儿童身高(身长)、坐高(顶臀长)等纵向指标的生长称之为线性生长。4. 体重 体重反映了身体各部分、各种组织重量的总和,其中骨骼、肌肉、内脏、体脂和水分占主要成分。在构成体重的各成分中,骨骼发育受遗传因素影响大,发育趋于稳定, 儿童肌肉、内脏变化居中,而水分和体脂变化最为活跃。因此,体重可呈双向变化。体重的 下降。可由远期或近期营养造成。研究还表明,体重下降可预示群体中死亡率有上升的趋势以及有阻碍生长发育的危险因素存在。新生儿和婴儿体重的测量误差比身高小,此期体重可有效地反映营养

8、状况。低出生体重(low birthweight, LBW )是指出生体重低于 2 500g。低出生体重不仅反映 了胎儿在宫内营养不良,也与早产有关。而早产与孕期感染、妊娠并发症、宫颈、胎膜、胎 盘、生活方式(如吸烟、吸服可卡因等)和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因而,LBW发生率也是妇幼保健服务指标之一。新生儿测量体重需要运用婴儿磅秤或特制地杠杆称,最大载重量10kg;适用于1个月7岁儿童磅秤最大载重 50kg,误差不超过50g;适用于7岁以上儿童用磅秤,最大载重100kg , 误差不过100g。误差测量可用标准大砝码。结果记录用kg位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 2位。体重测量前应校正零点(不再零点应调节校

9、正螺丝),校正灵敏度(用100g砝码)和测量误差。被测量地儿童应脱去外衣、鞋帽,去除内衣重量。也可由大人抱着婴儿称量,然后减去 成人和婴儿所穿衣服重量。5. 头围 头围稳定,变异系数最小。新生儿头围大于胸围,随着月龄增长,胸围超过头 围。头围与胸围交叉所在的月龄大小成为评价婴儿营养状况的方法之一。头围与颅内容物和颅骨发育有关。前囟由额骨、顶骨的骨缝构成,出生时斜径约2.5cm,在出生后1218个月闭合。后囟由顶骨与枕骨缝构成,呈三角形,在出生时或出生后23个月闭合。佝偻病、脑积水、地方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可致囟门闭合延迟;颅内压增高可致前囟饱满;严重脱水或营养不良,可致囟门凹陷。头围表示头颅的围

10、长,间接反映颅内容量的大小。测量者用软尺从头部右侧眉弓上缘经 枕骨粗隆、左侧眉弓上缘回到起点。结果用cm表示,记录到小数点后 1位。测量时,软尺紧贴头皮,左右对称。6胸围 胸围是胸廓的围长,反映胸廓与肺的发育。出生时胸围小于头围12cm, 1周岁时与头围大致相等,形成交叉,以后胸围超过头围。胸围测量时,3岁以下婴幼儿取仰卧位。3岁以上取立位,两手自然平放或下垂,需要两人进行,测量者立于儿童的前方或后方,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在儿童胸前左乳头下缘,右手将软尺从右侧绕过胸后壁,经左侧回到零点。 协助者双手将软尺固定在两肩胛下角下缘,可保证测量的准确性。记录儿童平静呼吸时中间读数,用cm为单位,记

11、录到小数点后1位。7上臂围 上臂围是指上臂正中位的肌肉、脂肪和骨骼的围度。在儿童期,肌肉和骨骼 围度上的差异相对稳定,脂肪多少影响上臂围变化。因此,可以用上臂围值间接反映脂肪变 化来估计营养状况。 上臂围测量方法简便, 一般母亲都能够掌握, 但它不想体重那样较为敏 感地反映营养地变化。一般认为,15岁儿童上臂围变化不大,如我国15岁组男童上臂围为(15.5 1.0) cm,可初步以13cm作为界值,低于13cm作为营养不良的判断标准。上臂围测量用软尺,被测量者双手臂自然平放或下垂,取左臂肩峰点至尺骨鹰嘴连线的中点绕上臂一周,以 cm为单位,记录到小数点后 1位。8.皮脂厚度皮下脂肪厚度(简称皮

12、脂厚度)是评价儿童营养状况的指标之一。皮脂厚度可用 X线照片、超声波、皮脂卡钳等。皮脂卡钳(皮脂厚度计)测量儿童的皮下脂肪厚度最为简单和安全。皮下脂肪常用的测量部位有(1)腹壁皮脂厚度:取锁骨中线与脐平线交界点,测量者用左手拇指与示指与测量点左右分开3cm,沿躯干长轴平行方向捏起皮下脂肪,右手拿皮脂卡钳,张开钳口,在距手捏点下1cm处夹住皮下脂肪,读取刻度盘指针所指读数。单位用mm,记录到小数点后 1位;(2)背部皮下脂肪:取左侧肩胛下角下稍偏外侧处皮下脂肪,左手拇指与示指捏起时与脊柱呈45度。(3) 上臂皮脂厚度:在左侧上臂肩峰点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处,测量皮脂厚度,皮的方向与上臂长轴平行。三

13、、体格发育的年龄特征(一)体格发育的总规律1. 体格发育的一般规律A .头尾规律:在青春发育期之前,儿童头部生长快于躯干和四肢。2个月的胎儿头长为身长的1/2,出生时为身长的1/4,而成人头长为身长的 1/8婴儿至成人身体各部分比例见 图。这种发育规律称之为头尾发展规律。B .近侧发展律:在婴儿期,儿童体格发育表现形式之一为躯干的生长先于四肢,四肢 的近端生长先于远端,称之为近侧发展规律。C.向心律:在青春期,青少年身高发育遵循由足至小腿、大腿再到躯干的发育规律。2. 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生长发育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长期连续过程,儿童的生长发育时刻在进行着,但是在不同时期(年龄阶段)各器官

14、组织生长快慢不同。脑细胞的发育主要是在6岁以前,特别是3岁以前,但这并不是说我们的脑细胞在6岁以后就不发育了, 6岁后甚至一生我们的脑细胞都在不断地发育成熟,只是其发育的速度减慢。生后体重和身高有两个突增时期即婴 儿期和青春期,也并不是说在儿童期的其它时期我们的身高体重就不在增加。3. 各器官系统发育的不平衡性各个器官系统的发育不是以同一样的速度和同一情况进行,神经系统发育最早,在6岁以前发育最快,特别是 3岁以前。生殖系统发育最晚,在青春发育期以前,生殖系统一 直处于幼稚期,到了青春发育期我们的生殖系统开始加速发展,在短短的10年左右我们的生殖系统便发育成熟。我们的淋巴系统到12岁左右发育到

15、人一生的最高峰,随后我们的淋巴组织开始缩小,所以,在 12岁时我们可以触及儿童颌下淋巴结节和腹股沟淋巴结,这是 一种正常现象。但在 8岁之前或20岁以后还能触及淋巴结则是一种异常情况。4. 生长发育速度的不均衡性在整个生长期内,个体的生长速度是不均衡的,有的时期快,有的时期慢。因此生 长发育速度呈曲线呈波浪式。 从胎儿到成人,我们的全身大多数器官有两次生长突增的高峰, 第一次在胎儿期,第二次在青春初期。5. 个体的差异性由于受机体内、外因素如遗传、环境、营养、教养、性别等的影响,可产生相当范围的个体差异。(二)体格发育的年龄特征1 .身高/生长出生(妊娠10个月)达50cm,是人的快速发育时期,其中50%以上在妊娠中期完成。我国儿科工作者对 072月龄儿童体格发育追踪资料表明,出生后第一年达25cm (女)八26cm(男),前半年每月增长约 2.5cm,后半年每月增长 1.2cm。第二年增长10cm。2岁后, 直至青春发育期(女童约在910岁,男童约在1112岁),平均每年增长69cm以上。这样210岁儿童身高可按公式210岁身长/身高cm=85+(年龄一2)*7(身高)、顶臀长(坐儿童身长(身高)发育的头尾规律和向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