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大气污染的办法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637904 上传时间:2022-07-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止大气污染的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防止大气污染的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防止大气污染的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防止大气污染的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防止大气污染的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止大气污染的办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防止大气污染的办法 *项目防止大气污染扬尘控制工作汇报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决策部署,完成河南省202X年蓝天工程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9和任务,严格控制农村土地整治项目扬尘污染,解决施工现场污染的突出问题,确保农村土地整治项目扬尘控制目标的顺利完成,现对此项工作做一汇报: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区位于*行政村,计划总投资*万元,建设规模为*万亩。建设工期1年。该项目建设内容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土地平整工程以及其他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主要对现有的水利设施进行改造,在项目区内根据田块面积大小和具体情况修建新的水利设施,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田间道路工程主要以现有的田间路网为基础,按照规范标准修建田间道路,满足村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土地平整工程主要对项目区土地利用进行规划,对荒沟荒坡进行开发整理,使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提高农业灌溉效率和农作物产量。四大工程共平整土地*公顷,新增耕地面积1.6公顷;项目区规划新打机井2眼,机井配套4眼;新建提灌站12处,提灌站配套8处;埋设输水管道2*条*,硬化渠道5条2*,维修隧洞*5;计划新架设高压线1454m,安装变压器8台,铺设低压电路65m;新建田间道路19条*; 在项目区设立标识牌*个。该项目于02年6月开工,目前已基本完工。 二、成立领导小组 根据河南省202X年蓝天工程实施方案提出的

3、目标、任务和要求,指挥部成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规划和组织开展辖区内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正科级领导*任副组长,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任办公室主任。各成员单位是个监理标段和28个施工单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整治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实施及各项日常工作。 三、防治采取措施 建筑施工现场施工扬尘防治工作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监理单位应当加强对施工单位扬尘防治工作情况的检查,督促施工单位落实扬尘防治措施;对造成建筑施工扬尘的行为,及时制止,对不服从管理的,及时向指挥部报告。 施工单位是实施施工扬尘防治工作的责任主

4、体,应制定施工扬尘防治工作管理制度和落实措施,保证扬尘治理所需费用的投入,加强扬尘治理工作检查考核,根据建筑施工现场扬尘防治情况对项目部予以奖惩。 项目负责人是施工现场扬尘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工地实行统一协调和管理,负责成立现场扬尘治理管理机构,明确人员和责任,按照承包范围制定建筑施工现场扬尘防治措施并落实到位,组织开展施工现场扬尘防治的日常检查工作。 要将扬尘防治等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工人上岗前的培训教育内容,对所有进场人员进行环保教育,作业前对工人进行扬尘污染防治措施的技术交底。 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要进行硬化处理,裸露的场地和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施工现场土方作业应采取防

5、止扬尘措施,主要道路应定期清扫、洒水。 拆除渠道时,应采用隔离、洒水等降噪、降尘措施,并及时清理废弃物。 在规定区域内的施工现场应使用预拌制混凝土及预拌砂浆。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或砂浆的场所应采取封闭、降尘、降噪措施。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或采取覆盖等措施。 施工材料包括石子、沙、水泥等运输采用封闭式运输车辆或采取覆盖措施。 当田间道路施工进行铣刨、切割等作业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扬尘措施。灰土和无机料应采用预拌进场,碾压过程中应洒水降尘。 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车辆的尾气排放应符合国家环保排放标准。 当环境空气质量指数达到中度及以上的污染时,施工现场应增加洒水频次,加强覆盖措施,减少宜造成大气污染的施工作业。 在今后工作中,指挥部将进一步创新思路,开拓进取,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一是做好土地整治项目环保“三同时” 监管工作;二是严格执行环境保工作“一岗双责”制;三是做好土地整治项目节能减排,完善档案资料。 *02X年月2日第 1 页 共 1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