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环填图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7635400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工环填图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水工环填图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水工环填图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水工环填图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水工环填图作业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工环填图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工环填图作业指导书(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填图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是野外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填图的基本操作技术,以矿区相应比例尺的地形地质图为底图进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填图。一、水文地质填图(一)填图内容1、全面收集矿区及相邻地区历年的水文、气象资料。2、全面收集矿区前人地质资料及水文地质资料。3、调查矿区地形地貌、含水层与隔水层、地表水体、地下水的天然和人工露头及其水化学特征、第四系松散层的形成与分布、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圈定矿区水文地质边界;调查矿山老窿分布。 (1)地貌观测。确定地貌的形态、成因类型、各地貌单元的界线和相互关系;查明地形地貌与含水层的分布和地下水的埋藏、

2、补给、径流、排泄的关系;确定新构造运动的特征、作用强度对地貌和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2)地层岩性观测。对沉积岩,要确定岩石名称、层序、描述组成成分和结构,划分地质年代,测定产状、厚度,圈定范围;当遇到可溶岩层时,注意调查岩溶的发育程度和规律。对火成岩、变质岩,除进行定名外,还要查出成因类型、产状和规模。对第四系地层,要确定名称、成因,描述组成成分、颜色和结构等。(3)地质构造观测。着重观测断裂构造、褶皱构造和节理、裂隙发育规律。确定断层走向,绘出平面上的形态,划分类型,观测断层破碎带的充填物和胶结程度,确定褶皱位置、轴面、倾伏方向,绘出平面上的形迹。对裂隙、节理进行统计,并确定主要方向。(

3、4)地下水露头观测。地下水露头分天然露头(如泉、暗河出口、沼泽地等)和人工露头(如水井、钻孔、矿坑揭露的水等)。典型水点应在图上定位,确定地质构造部位并判别水的出流层,测定流量、水位、水温,调查环境污染状况;取样做水质分析,确定水的化学类型;对水井、钻孔按精度要求做简易水文地质试验,确定含水层基本参数,并判断其富水程度。4、系统收集生产矿井或露天采矿场的水文地质资料。(二)填图要求1 观测点与观测路线要求观测点往往选在地貌单元边界、岩层交界、断层和井、泉等处。观测路线尽量垂直于岩层和构造线的走向以及沿沟谷的地下水露头。在测绘过程中,将点、线落于图上,连接不同点、线所圈定的地质、水文地质界线绘制

4、成水文地质底图。1、观测路线水文地质填图的观测路线宜按下列要求布置:沿垂直岩层或岩浆岩体构造线走向;沿地貌变化显著方向;沿河谷沟谷和地下水露头多的地带;沿含水层带走向。2、观测点布置水文地质填图的观测点宜布置在下列地点:地层界线、断层线、褶皱轴线、岩浆岩与围岩接触带、标志层、典型露头和岩性岩相变化带等;地貌分界线和自然地质现象发育处;井、泉、钻孔、矿井、坎儿井、地表坍陷、岩溶水点(如暗河出、入口)、落水洞、地下湖和地表水体等。水文地质填图每平方公里的观测点数和路线长度可按表1确定。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时采用小值,复杂时采用大值,条件中等时采用中间值。进行水文地质测绘时,可利用现有遥感影像资料进行判

5、释与填图,减少野外工作量和提高图件的精度。表1 水文地质观测点及观测路线要求测绘比例尺地质观测点数(个/Km2)水文地质观测点数(个/Km2)观测路线长(Km/Km2)松散地层基岩地区1:1000000.100.300.250.750.100.250.501.001:500000.300.600.752.000.200.601.002.001:250000.601.801.503.001.002.502.504.001:100001.803.603.008.002.507.504.006.001:50003.607.206.016.005.0015.006.0012.002 地表(下)水流量的

6、测量2.1 堰测法当涌水量小于10L/s 时,用三角堰;大于10L/s 时,采用梯形堰或矩形堰测量(见下图)。测得堰口高度(h)及堰口宽度b (单位为cm),分别用下列公式计算:(1)三角堰:Q=0.014h3/2(2)梯形堰:Q=0.0186bh3/2(3)矩形堰:Q =0.018bh3/2为了工作方便,以上几种堰都有专门换算表。测量时按下列要求去做:(1) 在离泉出口处不少于l2 m 的距离上进行测量;(2) 当流量与流速很大时,让水流出一定距离进行测量;(3) 堰板要放直(不要有前后、左右的歪扭);(4) 水头高度标尺的零点和堰槛位于同一高度上,若用直尺或三角板测量水头高度,应将测尺的平

7、面与水流方向平行。2.2 容量法用水桶或其它容器,按时计量测出流量,常用于流量较小的泉或民井抽水。2.3 断面法选择水流平稳的渠段,测定水深、流速,进而可求得流量。3 地下水位的观测(1)测钟。当地下水位埋深较浅时,常用测钟。当测钟接触到地下水面时,发出嗡嗡声,此时测量测钟绳长,即为地下水位埋深。(2)电测水位计或万用电表。电测水位计或万用电表是目前常用的测量地下水位的工具,其优点是简便、准确、不受地下水位埋深的限制。但测量时必须测绳伸直,应反复试测,准确地找到水面位置。(3)其它仪器。4 水样采取野外填图中采取水样必须遵守下列规则:(1)要从水面以下0.20.5 m 处取样;(2)在停滞的水

8、体或水中采取水样,应将死水抽去后,采取新鲜水样;采取河水水祥,应在水流较缓的地段采取;(3)在取祥前应将已洗净的水样瓶用所取之水仔细冲洗23 次;(4)取样时不宜把瓶装满,应留l2 cm 空隙;(5)取好水样应立即密封,用纱布将瓶口缠好,然后再用蜡封住;(6)取特殊要求水样时应加稳定剂另取一瓶水样,如分析水中侵蚀性CO2 的含量时,则应另取一瓶水样加入大理石粉。5 民井简易抽水(1)选择新井或近期淘过的井,并尽量选择易透水的井壁结构。(2)井的卫生条件较好,附近没有污染源,并有良好的排水条件。(3)要测得准确的天然静止水位。(4)水位降深应大于0.50 m,允许变化幅度2 cm,水位和流量同时

9、趋近稳定状态后延续时间不得小于2 h。(5)绘制s-t,s-t,Q-f 曲线。(6)计算稳定涌水量及渗透系数。民井简易抽水一般适用于了解浅层含水层的富水性和透水性。6 钻孔抽(提)水试验6.1 技术要求(1)根据规范要求,对揭露了主要含水层(富水性强,厚度大)的钻孔作三次水位降深单孔抽水试验。每次降深稳定的延续时间应随含水层性质而定,松散结构的含水层一般采用趋近稳定状态以后再延续8 h 即可。而对于裂隙岩层或岩溶含水层可增加2-3 班。此外,应考虑钻孔的目的,确定抽水延续时间。(2)抽水试验误差范围的要求:用离心泵或深井泵抽水时,水位、流量、其时间间隔可按稳定流或非稳定流抽水要求进行,同时要测

10、水温和气温。6.2 技术成果抽水试验结束后应编制下列曲线图:(1) Q-t,s-t 曲线(2) Q-s 曲线 (3) q-s 曲线(4) 应采水样进行水质分析(5) 应提交下列内容的图表a、钻孔的水文地质柱状图,各种简易观测的曲线图,包括岩心采取率曲线、钻进速度曲线、水位变化曲线、冲洗液消耗量曲线等,编制泥浆稠度或比重的变化曲线。b、抽水试验图表:抽水试验成果表、Q-f(s)曲线图、q-f (s)曲线图、水位恢复曲线图、施工技术资料表。c、水质分析表。d、钻孔位置示意图。e、K 值的计算结果。7 渗水试验当野外抽水试验设备缺乏时,可采用试坑渗水试验法,测定包气带非饱和岩层的渗透系数。有条件可采

11、用单环法或双环法以提高精度。试坑法是在表层干土中挖一试坑,坑底要离潜水位35 m 以上,向试坑内注水,必须使试坑中的水位始终高出坑底约10 cm,为便于观测坑内水位,在坑底设一标尺,求出单位时间内从坑底渗入的水量Q,除以坑底面积F,即得出平均渗透速度V=Q/F。当坑内水柱高度不大(等于10 cm)时,可以认为水头梯度近于1,因而K=V。8 泉的观测记录(1)把泉统一编号标记在图上,并描述泉出露的位置,属于何种地貌单元,如河谷、盆地、冲沟、峡谷及山麓等,标出泉相对河水面高程及居民点的方位和距离。(2)详细描述泉出露点的地质条件,并选择典型方位作剖面图及泉出露地段的平面图,应表示出岩层性质、地质构

12、造特点,松散沉积物中应阐明沉积物成因类型、岩性、结构等。(3)测定泉水温度,判明水的物理性质及气体成分,并取水样作化学成分鉴定;(4)观察泉水出露形态,自然流出的(渗出的、滴出的)或涌出的是否有间歇性流量变化;(5)观察出露处是否有沉淀物质泉华(矿质的、钙质的、硫磺的,铁质的等);(6)测定泉水流量,了解访问泉水动态;(7)调查泉的使用情况,是否有引水工程;(8)确定泉的类型,按泉的形成分类有:侵蚀泉、接触泉、断层泉;按泉的水力特征分类:上升泉、下降泉。9 水井的观测记录(1)水井的位置,村庄内、外;平原、高地、斜坡、洼地冲沟;在河、湖、池塘、沼泽岸上,距离水体多远,是否被洪水淹没;(2)井的

13、坐标、地面标高、井口标高、井底深度;(3)水位埋深;(4)井的地层柱状图;(5)井壁的结构及井口形态;(6)建井年代及最近一次淘井的时间;(7)取水设备及用水量;(8)井的涌水量(可作简易抽水试验或访问);(9)井水的物理性质,记录水温、气温、颜色、透明度、气味、味道等;(10)井水的动态:丰水年、枯水年的井水位变化情况;年内水位变化情况;井水的用途及附近的卫生环境状况;(11)井位的平面图及示意剖面图。10 地表水(河流)的调查(1)河流所在地区的标高、河流发源地、流往何处、有哪些支流;(2)旱季与雨季河水的宽度、深度、涨水时水位上升幅度;(3)测量水的流速、流量;(4)河床、河岸的性质,陡

14、岸还是平缓岸,河床是砂质的、石质的、还是粘土质的,河床生长的植物、河岸的淹没情况;(5)河水的污染情况;(6)河水的利用情况;(7)河水与地下水的补、排关系(位置、地点、补排量)。二、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填图(一)填图内容1、 查明地貌特征,研究地貌形态类型、成因类型及其形成时代,评价地貌对工程建设的影。2、 查明各类岩、土体的岩性特征、成因类型和地质时代,进行工程地质分类,评价其工程地质特征。3、查明褶皱、断裂(裂隙和断层)等地质构造特征和时代,评价地质构造对工程建设的影响。4、调查新构造运动,地震活动性及抗震地质条件,进行区域稳定性评价。5、查明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岩、土体渗透性和地表水、地下

15、水对工程建设的影响,评价地下水资源。6、 调查各种外动力地质现象、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阐明其发育、分布规律及形成机制,评价和预测其发展趋势,为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进行工程地质论证。(二)填图要求1、测绘的精度要求实测地质体的最小尺寸一般为相应图上的2mm;对于具有重要意义、在图上不足2mm者,可以扩大比例尺表示。各种地质体的界线必须实地勾绘或根据遥感解译界线通过野外核定。测绘的各种地质点位置的误差范围在相应比例尺图上不大于2mm。为此,需在一定面积内布置一定数量的观测点及观测线。观测点的布置要目的明确,并具有较好的控制性和代表性。 界线的圈定采用路线穿越法,特别重要的界线可以适当追索。观测路线一般沿工程地质条件变化最大的方向布置。观测点和观测线的密度要服从调查效果,并参照表2执行,但不可强求均匀分布,应视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适当加密或减稀。表2 每平方公里内观察点数及观察路线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