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涉世家》说课稿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634813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涉世家》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陈涉世家》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陈涉世家》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陈涉世家》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涉世家》说课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陈涉世家说课稿一、说教材陈涉世家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的前半部分,司马迁用“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笔法如实描述了两千多年前爆发的第一次农民起义的经过和起义军初期的迅猛发展形势。文章属于记体裁,着眼于表现陈涉在反抗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显示他洞察时局的能力和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作者善于把握历史事件的发展进程,又善于运用语言描写、动作神态描写等多种技巧来塑造人物形象,从而生动真实地再现了这一场伟大斗争的图景。教学本文,力求从以下三方面突破。首先,应指导学生译读课文,准确理解字词句的含义,铲除文字障碍,真正把握文意。了解这次起义的原因、舆论准备情况和起义发动的经过,理解陈涉在历史发

2、展进程中的作用。其次,引导学生赏读课文,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汲取史传作品中的文学精华。最后,指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理解司马迁把陈涉归入“世家”的原因。教学本文宜安排两课时,重点训练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他们讨论协作、互动探究的意识,听、说、读的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二、说教学目标1、了解史记及有关常识,熟读并疏通文意,进一步积累文言句式和词语知识。2、明确大泽乡农民起义的原因和经过,分析义军领袖陈胜形象。3、学习文章注重剪裁取舍以突出重点的写法。4、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从历史人物身上获取精神力量,树立远大志向和理想。三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疏通词句疑难,明白晓畅地理解、翻译课文。 突破方法:用相关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充满对史记和陈胜的好奇感和控究欲。采用小组互助的形式,分成四或六人大组利用工具书合作完成文章内容的疏通理解和初步认知,让学生成为自己的老师,体会到排解疑难的成就感。难点: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史记写人记事的精妙之处。突破方法:将教学分成说起义、谈陈胜、品史记三个循序渐进的板块,教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由小组讨论共同探究。四、教学方法九年级学生已学习过大量文言文,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初步到达一个活学活用、举一反三的阶段。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翻译可以先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课

4、文注释,借助工具书以及小组内相互补充帮助去疏通文章词句,教师可针对疑难适当点拨。另外,史传文学叙事性强,人物也比较知名,学生可能会很感兴趣,如果教师找到好的结合点,激趣导入和设疑分析都是不难做到的,可以引导学生对历史人物作出自己的分析评价。1.文献法 组织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如司马迁史记、大泽乡起义等等,增强对课文的感性认识。2、合作教学法:学生在疏通文章和探讨问题时以小组形式合作,高效全面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3、导读教学法:教师借助相关文段激发探讨兴趣,引导深入阅读理解文章。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多媒体展示毛泽东贺新郎 读史) 教师:毛泽东的贺新郎 读史中写道:“有

5、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越”这个被毛泽东赞为风流人物的陈王史叫陈胜,同学们知道他的英雄事迹吗?乱世多豪俊,时势造英雄,让我们一起来品读司马迁撰写的陈涉世家,通过这篇传记文学去了解陈胜从雇家到领袖的传奇事迹。二、资料助读1、司马迁与史记2、大泽乡起义背景 三、听读课文,疏通字词,读通文章。1、文章篇幅长,字词量大,初读时可能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认真听读,为生字多音字注音,为长句画出朗读停顿,并用横线标注出有理解疑难的地方。2、齐读课文,注意读音和朗读停顿。 三、咬文嚼字,合作质疑,读懂文章1、教师:读通文章还要能读懂文章,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翻译全文,以句号为准,每人一句流

6、水作业,借助所学知识,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疑难,明白晓畅地直译全文。解决不了的疑难,可用字条形式上报老师,能够提出有价值的疑难也是语文素养的体现。2、教师根据字条结合以往文言文例词例句点拨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四、说起义1、陈胜、吴广为何选择起义这样冒险的行动来对抗强大的国家政权?(对起义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分析不妨变换成理解型的提问来完成,不至于使学生因感到有难度而望而却步)学生的解答可能源自这几处文句:“天下苦秦久矣”“失期,法皆斩”“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等。教师小结:可见这场大雨只是起义爆发的导火线,而暴秦的残酷统治才是戍卒们揭竿而起的根本原因。2、陈胜、吴

7、广为起义作了哪些舆论准备?起义的具体步骤:并杀两尉、为坛而盟、胜利进军。3、起义队伍为什么能形成浩大的声势并建立政权,除了因为起义的领袖胸怀大志、敢于反抗、谋划正确、策略得当外,与秦施暴政,官逼民反,民众的热烈响应也是分不开的。(这两个问题看似是对历史知识的探究,实际是让学生把握文章内容,深入研读文本)五、谈陈胜 1、陈胜能从一个雇家蜕变成一位杰出的英雄必定有其过人之处,结合文章谈谈你发现的陈胜的闪光点。学生可能会通过文章发现这样一些人物优秀之处: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少有大志,不甘贫贱,目光长远。(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洞察时局,顺应民心,有政

8、治远见,深思熟虑不莽撞。(3)“此教我先威众耳。”有心计,懂得树立威信,从舆论上获得支持的重要性。2、多媒体展示陈涉世家课后练习中的一段,教师与学生共同理解大意。(原文见教材)看了这段记述,大家对陈胜其人又多了哪些了解? 学生可能得出以下结论:陈胜起义成功后自私虚荣,不顾旧情,对属下严苛,不善用人。六、品史记教师由陈胜的形象自然导入下一板块: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才为我们展现了历史人物丰满真实的个性和风采,下面我们来进一步品读。1、这篇文章叙事可谓详略分明,作者是如何处理详略的?你认为司马迁这样裁剪材料的用意是什么?(学生思考后作答,老师给予点拨评价。)从全篇来看,详写的是起义的准备和发

9、动的过程,略写的是陈胜少时与人佣耕、赵义军的进攻路线、农民政权的建立等,至于各地的反秦斗争则仅用一句话带过。这样的剪裁是为突出中心事件和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突出了陈胜的非凡才略。2、陈涉并非王侯,司马迁为何要把本文列入世家而不是列传?小组讨论,将你的见解和其他同学交流一下。学生讨论后发言,不同意见可展开小型的课堂辩论。 司马迁在这篇传记的最后写道“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说明司马迁看中的是功业,不以成败、出身论英雄。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读史使人明明智”“究天人之际,能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是值得同学们耐心品读的一部名著,它的魅力远不是一篇陈涉世家就可以体味得尽的。建议同学们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更好地去了解它:1、借助工具书读史记名篇,如项羽本纪李将军列传太史公自序等。2、收看百家讲王立群读史记 八、板书设计 说起义 谈陈胜 品史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