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案《刘三姐》四年级下册吴菊梅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632870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教案《刘三姐》四年级下册吴菊梅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音乐教案《刘三姐》四年级下册吴菊梅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音乐教案《刘三姐》四年级下册吴菊梅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音乐教案《刘三姐》四年级下册吴菊梅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音乐教案《刘三姐》四年级下册吴菊梅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音乐教案《刘三姐》四年级下册吴菊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教案《刘三姐》四年级下册吴菊梅(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唱 山 歌 教学设计兴庆区七小 吴菊梅教 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音 乐年 级: 小学四年级 教学内容:1、学唱电影刘三姐插曲唱山歌,2、了解壮族人文风情。教材分析: 唱山歌是电影刘三姐中的插曲。刘三姐是壮族传说中的歌仙,是一位既美丽又充满智慧的女歌手。影片刘三姐表现了以刘三姐为代表的百姓与财主斗争的情节,影片所表达的美与丑、善与恶的斗争,使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唱山歌旋律优美、委婉,一字多音的唱词贯穿全曲。歌曲中的韵味非常浓厚,是我国很流行的山歌,但这首歌与歌曲有着不同的风格。教学方法:1.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声像、视听结合。2. 启发学生通过视听分析、比较讨论、归纳

2、等方法获取新知识。教学目的:1、通过学唱电影刘三姐插曲唱山歌简单了解电影刘三姐的故事梗概,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2、了解壮族的风俗歌会“歌圩”。3、通过欣赏、不同地区的山歌,感受山歌的特点,了解山歌的产生,使学生对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产生兴趣。教学重点:用优美、委婉的歌声演唱歌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教学难点:歌中一字多音唱词的准确、优美、委婉。教具准备:多媒体、歌曲、录音机、视频、卡片(节奏火车、)。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相互问好: 1 2 3 4 5 | 5. | 5 . | 5 4 3 2 | 1 同学 们 好 您 好 您 好 老师 您 好 (2)、发声

3、训练: 歌曲茉莉花 唱: 唔 (微笑的状态) 二、 创设情境,了解故事,激发情趣:教师放歌曲,学生听斯琴格日勒演唱的山歌好比春江水。1、师:我们听到的歌曲是斯琴格日勒演唱的,歌中描述的是什么地方? 生:广西桂林2、师: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广西桂林是一个山清水秀,风景迷人的地方。广西自古便被称为“山水画廊”。除了山水美丽外,在广西还流传着许多美丽的故事和传说人物,其中就有一位和我们音乐大有关系的人物。(你们知道是谁吗?)对,刘三姐。(在广西生活着很多壮族同胞)刘三姐就是壮族传说中的一位有名的山歌手。大家想不想知道刘三姐的故事?(教师视频播放刘三姐带领姐妹与男青年对

4、歌的场面。)3、师:刘三姐是壮族传说中歌仙,是一位既美丽又充满智慧的女歌手。电影刘三姐就表现了以刘三姐为代表的乡亲百姓与财主斗争的种种情节。是美与丑、善于恶的斗争。那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画面,刘三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生:聪明,有智慧。师:是的,刘三姐聪明智慧,面对地主所有的问题她都是毫不犹豫、对答如流。那么,片中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生:对唱。师:很好,什么是对唱?生:对唱就是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师表扬)4、师:广西壮族俗有“歌海”之称,壮族人民不分男女老幼,随口就唱,唱的都是生活中身边的事情,他们用山歌作为感情交流的工具,爱唱歌就像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因此,壮族大型的歌会又被称为“歌圩”。人们在

5、歌会上尽情的展示自己的歌喉。今天,我们就伴随着山歌的优美旋律一起走近刘三姐.三、 学唱歌曲:1、导入: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就是这部电影里的一首动听的歌曲,你们想不想唱一唱?生:想。2、听录音范唱:(出示歌曲,多媒体,放录音范唱。)师:请同学们用心听,思考一下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生:(听录音2-3遍)。生答:中速、优美地、婉转地。生:委婉动听地。生:甜美柔和地师:你们说的都非常正确,这首歌曲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雷振邦,根据广西壮族民间音乐素材创作的,刘三姐影片一上映,这首歌象插上了翅膀,立即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人们喜欢刘三姐,更喜欢她唱的这首歌。3、再听歌曲轻声随唱:师: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

6、歌曲,轻声随着唱一唱,注意观察和感受:与我们以往学的歌曲记谱有什么不同?感觉哪儿挺难唱的、非常有特点的?生:(听后回答)以前一首歌中只有一个拍号,而这首歌中有两种拍号。师:你观察得非常仔细,(结合歌曲讲解)在这首歌曲中,四二拍与四三拍交替出现,叫作“变换拍子” 。生:(齐说)变换拍子。师:感觉哪儿挺难唱的、非常有特点的?生:老师,这首歌中的“哎”特别长。师:很好,这首歌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字多音,旋律起伏,这也是难点之处。4、难点解决:(1、2、3、4、依次出示)师:下面老师带领同学们乘上节奏火车进入“节奏城”,把这些难点一一解决了。1)师:这首歌中只有一小节3/4拍,按2/4的划拍方法,注意突出

7、强拍。生:(略)师:唱时注意附点的韵味。生:(视唱)2) 师:(多媒体)歌中还有一处“哎” ,老师也把它提出来,大家对照一下,有何不同?生:旋律一样,节奏变化。师:很好,大家划拍唱一唱。(提示唱谱后填词)生:(略,并把歌曲的第一乐句完整唱一遍)师:这一旋律在影片中多次出现,这首歌曲算是一首主题歌。3)师:歌中还有一处易混淆,(多媒体)老师也把它提炼出来了。生:(划拍视唱)。师:结束处的“弯又多” 前面加上“罗” 在歌曲中是弱起,我们来视唱一下。生:(略)4、随录音完整演唱歌曲:(放录音)师:现在我们随录音来演唱这首歌曲,注意气息的控制。生:随录音演唱歌曲。5、视唱曲谱:(详细过程略)1)划拍视

8、唱。注意变换拍子略突出强拍。2)随教师的伴奏视唱。6、唱词,歌曲处理:1) 教师弹琴,学生演唱。2) 歌词分析:师:现在我们来看歌词:前两句可看出:老百姓爱唱山歌,随口就唱,漫山遍野有唱就有对的,“歌海”嘛。后两句:山歌都是从老百姓心底流淌出来的,多得象春江水数不清。“滩险”实际是暗喻,比喻当时的恶霸势力,江水遇到礁石总会流淌过去,在这里指刘三姐与众乡亲一定能战胜恶霸势力,这两句应自豪地演唱。7、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师:现在你们把自己当成民间传说中的歌仙,再来演唱一遍歌曲。生:(随老师优美的钢琴伴奏演唱歌曲)。8、设计演唱形式:师:唱得非常好,我们刚才的演唱形式是。生:齐唱。师:我们能否变换一下

9、演唱方法?小组讨论一下,设计成什么形式。生:讨论并演唱:师:山歌若要唱的好,一人唱歌众人合。现在老师邀请同学和我一起唱山歌,我唱山歌大家合!1)(师生互动)最后一个“罗湾又多”齐唱。2)领唱与齐唱。3)创设情境,(领唱在江面,齐唱在岸边)。师:(鼓掌)这样的演唱,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山清水秀的广西桂林 刘三姐的故乡。随着刘三姐的歌声,我们也亲身感受了壮族山歌的韵味。同学们有没有收获?生:有四、 知识拓展师:好,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歌曲,有山歌、小调、劳动号子等等,下边我们就一起欣赏两首其他民族的山歌,同学们进一步来了解山歌。1. 学生聆听歌曲宁夏花儿

10、牧羊的哥哥上了山、并畅谈感受,(感受宁夏山歌特点)。2. 师:欣赏完我们宁夏的山歌,我们再来欣赏湖北龙船调(视频)片断。(感受湖北山歌特点)3. 和同学们一起来模仿划船动作、学习湖北话“妹娃要过河是哪个来推我嘛?是我来推你嘛。”(师生互动)(二)、初步了解山歌师: 刚才听了这两首山歌,你能说一说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学生讨论:野外的劳动、生活之中,曲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 师: 同学们说的真好!听了这两首山歌以后,你现在觉得什么是山歌呢?3. 教师解释什么是山歌(山歌的来历)(多媒体)我国广阔的高原、山区以及丘陵地区,那里的人们,每天要上山打柴、下河捕鱼,要在广阔的大草原上放牧。他们每

11、天就这样生活着,感觉非常平淡,于是,便用歌声来给自己解闷。久而久之,就积累了很多很多好听的歌曲,这些优美动听的歌曲,就被我们称为”山歌”。师: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介绍到这里,同学们可回去搜集相关资料,下课再交流。五、 课堂小结1、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学会小结。师:是的,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电影刘三姐的故事梗概,学唱了优美的歌还简单了解了壮族风俗歌会“歌圩”。2、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师:大家都知道,我们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民歌丰富多彩。我们今天只是学习了壮族民歌海洋中的一滴水,希望同学们今后更多地了解我们的民歌和民族音乐,学唱风格各异的民歌,并热爱发扬它,让它代代相传下去!六、在优美的歌声中结束本课。放伴奏音乐,唱着歌曲唱山歌走出教室。音 乐 教 学 设 计 唱 山 歌 单 位: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第七小学 教 师: 吴 菊 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