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践行强村惠民举措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7632221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践行强村惠民举措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践行强村惠民举措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践行强村惠民举措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践行强村惠民举措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践行强村惠民举措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践行强村惠民举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践行强村惠民举措(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践行强村惠民举措 群策群力谋发展全心全意助帮扶扎实推进惠民强村建设 盐源县“挂包帮”活动情况汇报 盐源县“挂包帮”活动领导小组 (2X年0月日) 尊敬的督查组的各位领导, 同志们: 今年以来,我县严格按省州的安排部署,结合县情实际,坚持把“挂包帮”活动作为推进盐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载体,作为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稳定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部署,作为进一步服务基层群众、密切党群干群的具体实践,始终将“挂包帮”活动贯穿于全县整个重点工作中,加大工作力度,深化帮扶措施,完善制度建设,加强督促检查,突出活动特色,扎实推进全县“挂包帮”活动深入开展,取得明显实效。 下面,我就

2、盐源县贯彻落实全州“挂帮包”工作推进会精神情况以及今年以来“挂包帮”活动开展情况和下一步的工作打算作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突出“实”字,深入贯彻落实全州“挂帮包”工作推进会精神 9月1日,全州“挂帮包”工作推进会召开后,我县高度重视,迅速行动,认真研究,积极部署,着力在“实”字上做文章,致力在深化中谋发展,在拓展中求突破,在创新中争一流,为今明两年全面提升我县“挂包帮”活动工作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迅速传达,狠抓落实。会议结束后,我县“挂包帮”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立即将会议精神原原本本向县委主要领导作了1专题书面汇报,县委召开专门会议,对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和开展今年的“挂包帮”

3、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提出了将会议精神迅速传达到全县各单位的决定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全县各乡镇和单位,要求全县各单位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集中学习,切实领会会议精神。二是用活形式,统一思想。结合实际,通过讨论,确定今年是“挂包帮”工作的“提高年”,指明了全县帮扶工作方向;继续与县电视台、泸沽湖杂志联手再次推出了“挂包帮”活动工作宣传栏,在盐源县党政网上开辟了“挂包帮”活动学习专栏,加大了宣传、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的力度;召开“挂包帮”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席会议再次学习传达省州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全面安排部署今年帮扶工作。通过系统地学习和讨论,把大家的思想和行动凝聚到贯彻落实全州“挂包帮”工作推进会

4、精神上来。三是开好“两会”,总结经验。召开“挂包帮”领导小组会议,对盐源去年以来“挂包帮”活动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认真谋划202X02X年工作思路,明确重点,制定措施,完善制度,为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奠定基础;依照凉山州“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考评办法(试行),搞好自查总结,同时按照盐源县“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考核办法(试行),对县级联乡包村部门和单位202X年“挂包帮”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比,并在今年年底召开总结经验,树典型、表先进的现场推进会。四是调整充实,突出重点。根据今年是全县“挂包帮”工作“提高年”这一指导思想,结合州上下发的“挂包帮”活动202X年工作

5、计划和全州推进会精神,在广泛开展讨论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制定出台了盐源县“挂包帮”活动2202X年工作计划,该计划重点突出了“规划引领、基础设施、产业发2展、民生改善、作风转变、组织建设”等六个方面的工作,是全面提升我县帮扶工作的行动指南,既符合我县实际,又富有创新精神,反响较好。 二、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挂包帮”活动上台阶 我县按照省委领导“感情要真,责任要明,工作要实,行动要快,氛围要浓”的工作要求,将“挂包帮”活动与“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百乡教育扶贫”、创先争优活动、禁毒防艾等四项工作紧密结合,互为平台,突出重点,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帮扶效率和工作水平。 (一)强化“三个

6、集中”,全力打好“挂包帮”活动组合拳 一是强化帮扶力量集中。调整充实了活动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完善了县级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群众满意度评价制度、考核通报督查制度和下派干部管理制度等四项制度。采取重点帮扶与普遍帮扶相结合、特困村帮扶与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帮扶相结合的方法,名县级干部联系乡镇个、包村4个,8个县级部门联系乡镇29个、包村63个(其中60个特困村、3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下派驻村帮扶干部55人,3223名干部职工与3285户贫困户结对,帮扶贫困人口.31万人。 二是强化帮扶资金集中。通过设立边远高寒山区发展基金、帮扶单位集资、引进项目、向上级争取发展资金、有效捆绑涉农资金等形式,帮助联系

7、乡镇、村争取、协调农村道路交通、农田水利、民生及社会事业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00余万元,村级阵地建设补助资金万元,特色优势产业扶持资金420余万元,落实产业帮扶、项目帮带、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 三是强化帮扶项目集中。把边远高寒山区建设、农业综合开3发、烟水配套工程等5个项目与“挂包帮”活动有机整合起来,继续发展壮大苹果、烤烟、日光温室大棚蔬菜等“八大基地、十大产业”,通过项目对接,在63个帮扶村着力构建苹果、烤烟、马铃薯等八大特色产业,在“挂包帮”联系乡镇建立高原苹果核心示范基地、新烟区开发基地、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和果园生态鸡养殖示范基地等0余个。 (二)突出“四项重点”,扎实推进“挂包帮

8、”活动富有成效 一是突出农业基础建设重点,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把解决行路难和饮水难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作为切入点,解决制约帮扶村发展的瓶颈问题。目前,新建改建村级公路15公里、便民道59.36公里、桥梁8座;实施蓄水保水工程5个,新建整修蓄水池10口、渠道3.82公里、提灌站18个,新建集中供水3处,帮助指导农村完成沼气池建设100口。 二是突出发展特色农业重点,增强农村发展后劲。大力发展产业经济,打造苹果、烤烟、马铃薯为主的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带和优质高产苹果示范基地、果园生态鸡养殖基地、核桃培育基地等,构建“八大基地、十大产业”的特色产业布局;工业化培育龙头企业,构建“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

9、农户”等发展模式,重点抓好宝清集团、富世农业等一批产业发展带动作用强劲的龙头企业;规范化发展专合组织,大力推行“支部协会”、“协会农户”等模式,培育专合组织24个;科技化经营农业品牌,加大科技投入和示范推广平台建设力度,建成农业示范园区个、农村科技示范村3个、科技示范户142户。 三是突出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和文明素质。积极推进农村广播电视有效覆盖,实现63个村覆盖面8;以“文化图书”进村为载体,大力推进农民书屋建设,全面实现个村农民书屋建设;加强农村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新建村级健身场所2个、垃圾处理池个,实现改造升级村卫生院室6个、维修学校5所。 四是突出基

10、层组织建设重点,提升科学发展能力。深入推进“五好”“四强”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30个村创建成为“五好”党支部和“四强”基层党组织;建立完善村级组织活动阵地,6个村建成支部活动阵地和党员远程教育站(点);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技能培训,举办培训班2期,开展党员技能培训142人次;帮助指导村级党组织建立健全党务村务公开制度、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制度、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等70余项。 (三)打造“五个特色”,充分彰显“挂包帮”活动的亮点 一是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激发党员服务“挂包帮”活动的热情。服务群众生产生活,为帮扶户排忧解难,党员服务队通过走访慰问、定点帮扶等多种方式,切实解决帮扶户在生产生活中

11、的实际困难,20余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名党员志愿者,到农村开展“挂包帮”活动000余次,服务群众7000多人,解决实际困难90个。以“科技下乡”活动为载体,精心组织农业专家和农技工作组成5个农科服务队深入村社面对面、手把手开展苹果科管、核桃栽培、生态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实用技术培训。抽调机关党务干部,深入到联系村开展党建服务,把“挂包帮”活动与“党员活动日”、“创先争优”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村级党组织活力。 二是强势推进“结对共建”,注入“挂包帮”活动新活力。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职能优势,积极动员各类社会力量5参与结对共建活动;积极动员和引导20家非公企业参加“村企联建”活动,着力

12、搭建非公企业服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平台;以省州直机关党组织与城乡基层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挂包帮”、百乡教育为契机,积极争取个省州结对单位的支持,帮助各村解决实际困难,形成多方投入、联合共建的工作新格局。目前,全县群团组织到农村开展送服务、送温暖活动5次,参与党员群众00余人次;2家非公企业与20个农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对子,实施帮扶项目3个,投入177.50万元为结对村解决实际困难,积极吸收劳务就业10人;省州机关结对单位初步落实帮扶项目30个,到位帮扶资金225万元。 三是整合各项活动,力求结合拓展“挂包帮”活动的外延和辐射面。与百乡教育扶贫相结合,各帮扶单位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多渠道、多举措筹

13、集协调资金547万元,开展捐资助学和教育帮扶结对活动。与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相结合,各帮扶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在乡村广泛开展“讲文明、尚科学、改陋习、树新风”活动,以“板凳工程”为切入点,以小板凳推动大工程、促进大转变,完善村规民约,进而引导广大群众主动移风易俗,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全县共为彝区群众捐赠板凳.65万个,配套赠送桌子、棉被、脸盆等生活用品10.92万件。与禁毒防艾相结合,各帮扶单位积极配合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学校,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广泛开展禁毒防艾工作。共开展禁毒防艾宣传1200余次,发放各类资料2.5万份,为当地群众捐赠款物达10.52万元,认真解答群众的疑难问题,参与群

14、众达5.5万人次。 四是狠抓宣传引导和示范带动,不断扩大“挂包帮”活动的影响力。县新闻宣传部门及时跟进,通过报刊、网络、简报等方式,6对全县开展“挂包帮”活动进行全程跟踪报道,在州县以上媒体刊发新闻稿件200余篇,编发简报3期,对帮扶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经验和典型事迹进行宣传报道,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不断扩大了帮扶活动影响力。9月2日,省领导李崇禧同志在省“挂包帮”联系办工作简报(22年第3期)“盐源县开展七进活动深入推进挂包帮工作上批示:盐源的做法值得总结推广,这是对我县开展“挂包帮”活动的充分肯定。 五是完善制度和注重评判并重,确保“挂包帮”活动群众满意度。县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全县各级各

15、部门“挂包帮”各时期、各阶段的资料进行认真分类梳理,比较全面细致地反映了帮扶活动的开展情况,为活动的最终评判提供了可靠参考依据。活动中强化考核奖惩,进一步建立完善考核和督查机制,县委、县政府将“挂包帮”工作纳入“四挂钩三联系两考核一兑现”综合目标考核体系的重要考核内容,严格考核,对帮扶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帮扶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由县目督办、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活动检查督导工作,实行定期督查、全程跟踪、动态管理,一月一抽查,季度一督查,年终全面检查,确保了全县“挂包帮”工作有序有力开展。3月中旬,我县开展202X年“挂包帮”活动满意度测评,全县8个县级帮扶部门的干部职工以及29个乡镇、3个村的干部群众,共计3人参加测评,其中州“挂包帮”活动和县“挂包帮”活动的满意率都达98%以上,反映出我县广大干部群众对帮扶活动的满意和支持。 三、主要不足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县“挂包帮”活动,通过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离省州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7要表现在:整体进展不平衡,部门资源的差异导致活动整体效果不均衡;二是个别驻村干部因工作环境等因素下村时间不够;三是个别帮扶村和部分基层干部群众认识上有偏差,主动思考加快发展的能力较差。针对上述不足,我们将以本次检查督导为契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