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三国鼎立3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7632131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0课 三国鼎立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20课 三国鼎立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20课 三国鼎立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20课 三国鼎立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0课 三国鼎立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0课 三国鼎立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6课 三国鼎立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基本史实,思考两场战役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初步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2、了解战争过程,提升复述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分析两场战役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提高对比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知道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在于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二、教学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史实。三、教学难点:1、曹操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2、如何看待三国分立这一局面;3、如何全面评价曹操、诸葛亮、孙权等历史人物。四、教法、学法指导: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五

2、、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播放歌曲:林俊杰的曹操师: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听到的这首歌叫什么名字?生回答。师:歌词中提到东汉末年分三国,那么东汉末年为什么会分成三国,三国又是怎样形成的?歌词中的曹操又是怎样一个人?请同学们今天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第16课三国鼎立。【自主学习】 师: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师:下面请一位同学来回忆一下东汉王朝是如何崩溃的?提问:(1)东汉中期以后,出现了一个什么样的政治局面? (2)东汉末年爆发了一场什么农民大起义?生回答。师投影出示:东汉王朝的崩溃;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师:东汉末年,地方豪强为了镇压农民起义,纷纷组建武装,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军阀割

3、据势力。在这些军阀割据势力当中,有三股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大家应该知道是哪三个人吧?下面一位请同学来说说看看。生回答。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文。思考:1、曹操的势力是怎样壮大的?2、什么战役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3、什么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4、赤壁之战后曹操、刘备、孙权的势力范围分别在哪里?5、魏蜀吴三国建立的时间和建立者?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师生互动学习】一、官渡之战1、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汉政权名存实亡、为了地盘、人口等军阀进行混战,其中曹操和袁绍是地盘最大的两个军阀等内容。教师再引导:那么同是北方的两大军阀会怎么样呢?(打仗)从而引入官渡之战。曹

4、操字孟德,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曹操势力的逐渐强大的原因和举措,这也是官渡之战胜利的原因。让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唯才是举”、“屯田”,这些举措为曹操带来了什么好处?在学生讨论完,教师可以加以总结。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特点、结果、意义。2、官渡之战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官渡之战的经过让学生自己来讲,同时展开讨论,为什么势力大的袁绍会输给势力弱的曹操。最后让学生明白:曹操之所以会胜利主要因为他礼贤下士会用人,人才的重要性。官渡之战的历史作用,应当着重强调: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二、赤壁之战1、赤壁之战前的形势出示三顾茅庐图,让学生讲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然后出示赤

5、壁之战示意图,在图示的帮助下,讲解赤壁之战前的形势。208年,曹操率20多万人马南下。刘备兵力只有1万多人无力抵抗,形势十分紧急。在此情况下,他派诸葛亮东下面见孙权,提议联和抗曹。孙权决定抵抗,派周瑜为都督,鲁肃为参军校尉,率军3万联合刘备抗曹。联军不到5万人,双方在赤壁、乌林一带隔江对峙。2、赤壁之战指导学生利用对“赤壁之战”的了解和课文中的内容,展开“军事家评论赤壁之战”的活动,让学生以军事家评论的方式学习战争的过程、结果并探讨曹操失败的原因。难点突破: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明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都是曹操指挥的,为什么官渡之战曹操大胜,赤壁之战曹操惨败?从政治、军事、个人原因方面引导学生讨论。最

6、后,师总结: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特点、结果、意义。3、人物评说:流传的三国故事中,曹操阴险狡诈,这符合历史实际吗?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我们讲到曹操, 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鲁迅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一分为二,辩证全面的看待)三、三国鼎立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指导学生结合课文及课件图片了解,赤壁之战后曹操、刘备、孙权的势力范围分别在哪里?魏蜀吴三国建立的时间和建立者?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重点强调的是曹魏的建立者是曹丕而不是曹操。师:三国演义开篇就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

7、分久必合,曹操、刘备、孙权在赤壁之战之后都没有具备完成统一的绝对力量,但仍相继消灭了一些小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几个大的范围的局部统一,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为西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投影出示:三国鼎立形势图2、了解三国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曹魏重视农耕结合曹操的举措,指出曹魏建立后继续采取重视大兴屯田。北方出现“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现象。诸葛亮治蜀总结诸葛亮治蜀的几个方面,着重指出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丝织业发达。吴国开发江南讲述吴国发展经济的情况,教师强调230年吴国的卫温曾到过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合作探究】投影出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

8、操嵩里行 你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师强调:从社会进步发展的角度,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既是历史的一个进步,也符合人民渴望社会安定的要求,并为此后走向统一奠定基础。【小结提升】三国是古今中外,英雄人物辈出的时期。若是是英雄,怎么能不懂三国。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六、板书设计 第16课 三国鼎立 曹操 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 东 赤壁之战 魏、蜀、吴汉 孙权末年 联合抗曹 刘备七、作业设计: 一、 选择题(第一关) 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 A、赤壁之战 B、昆阳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 A、赤壁之战 B、昆阳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3、在下列人物中最先称帝的是 (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曹丕二、快速抢答(第二关)1、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谁?2、说出东汉末年的两次以少胜多的战役。3、曹操生活在三国时期,这句话有没有错误?为什么?4、221年蜀国的建立者是诸葛亮,对吗?5、三国时夷州是指今天的什么地方?三、识 图 题(第三关)A的建立者是?B的都城在?C的国号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