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中心护理常规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631861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透析中心护理常规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血液透析中心护理常规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血液透析中心护理常规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血液透析中心护理常规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血液透析中心护理常规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液透析中心护理常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透析中心护理常规(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血液透析中心护理常规 目 录1、血液透析护理常规2、连续性床旁血液滤过护理常规3、自体动静脉内瘘护理常规4、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护理常规5、人造血管的护理常规6、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穿刺的护理常规 7、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8、肾脏疾病护理常规 血液透析护理常规1.评估和观察要点评估患者的血管通路包括自体动静脉内瘘、自体静脉、深静脉插管、人工血管等情况;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原发病治疗用药情况、既往病史以及全身有无合并症等;了解患者体重及超滤脱水情况。2.护理要点(1)透析前的护理1)首先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 因尿毒症患者在血透前精神负担重,对自己今后的生活、疾病预后、事业、前途忧心仲仲,必须

2、耐心地为准备透析的患者及其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使其了解血液透析治疗的目的、意义、方法及注意事项,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2)透析设备的准备:透析液和透析供水系统的准备,透析液护士应熟练掌握透析机的操作, 且注意在开机后各项指标达到稳定后才能开始进行透析。3)透析用品的准备:包括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透析器、透析管道和穿刺针、注射器、 压脉带、生理盐水等。4)患者的准备:主要是血管通路的准备,如动静脉内瘘、人工血管内瘘或深静脉插管做为血管通路。5)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饮食、体重增长、出入量、尿素氮、肌酐、电解质、酸碱平衡以及有无出血倾向等。6)根据血透患者病情决定透析方式、脱水量及肝素用量。(2)透析中

3、的护理1)血管通路的护理:保证通路使用正常,观察有无出血、血肿以及体外循环的其他异常情况的发生。严格无菌操作,穿刺技术熟练,保证一针见血。 2)确定干体重 干体重指水平衡正常情况下的体重,即患者既无水潴留也无脱水时的体重,也即透析结束时希望达到的体重。一般根据患者的干体重和透析前体重来确定每次超滤量、使用多大超滤系数的透析器和透析治疗时间。3)选择适当的透析器 超滤率是透析器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大小决定清除水分的多少。清除率主要指清除小、中分子量物质的速率。降低血中代谢产物浓度是透析的主要目的,如患者需要清除大量水分及溶质时,可选用大面积的透析器。4)决定适宜的血流量 取决于所用透析器的面积、患

4、者年龄及心脏功能状况,一般慢性透析的血流量为200300mlmin,诱导透析时血流量为100150mimin。5)肝素使用的注意事项 血透时通常用肝素进行抗凝。充分肝素化对防止循环管路及透析器凝血非常重要。如果透析器内发生凝血,不仅使患者损失血液,也减少了有效透析面积。对手术后或活动性出血的病人应采用小剂量肝素、局部肝素化或无肝素透析方法。 6)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血压、脉搏、呼吸应每小时监测一次。当患者出现发热、乏力、眩晕、出汗、呕吐等症状时往往提示低血压,应立即测量血压、脉搏。低血压症状有时发生很短暂,甚至无症状,直到血压降到危险水平才表现出严重症状,因此透析中要严密观察血压变化,防止

5、发生意外。 7)在血透过程中要对血流量、动脉压、静脉压、温度、电导率、透析液压、漏血、气泡探测等监护装置进行严密监测,并准确记录。8)透析中的并发症 透析护士、技术员应能处理血透期间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透析并发症可能是由于透析不当引起,也可能是患者本身病情变化所致。(3)血液透析后的护理 1)患者在血液透析后应立即测量体重,估计透析的效果。患者透析后一般状况良好,体力恢复,无不适感觉,有生活、工作能力表示透析理想,基本达到了充分透析的标准。2)若透析后血压下降,说明患者体液明显减少,若立即下床活动,易产生体位性低血压甚至发生意外,故应卧床休息,直到血压稳定为止。3)透析后防止内瘘阻塞 必须保证血

6、流通畅,瘘管通畅的指征:有搏动和血管杂音,应每小时检查一次。4)透析过程中常规使用肝素,应注意出血情况,特别要注意穿刺部位的出血。一般内瘘、压迫止血15-20分钟即可,股静脉穿刺应加压止血约30分钟,并用砂带压迫。如遇出血不止,可用鱼精蛋白中和。3.指导要点1)教育患者有内瘘的肢体不可受压,不可在该肢体上测血压、用止血带、抽血或输液。(1)指导患者控制容量,体重增长每天不得超过1公斤。(2)指导患者进食优质蛋白,每日每公斤体重1.2克蛋白质,如鸡蛋、牛奶、鱼类等,补充各种维生。(3)指导患者每日适当锻炼身体,以不增加心脏负担为宜。定进服药,按期复查。4.注意事项(1)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每日监

7、测血压、心率、体温、呼吸,如有不适立即就诊。(2)注意有无皮肤淤血点、眼球结膜出血、穿刺针眼渗血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就诊。(3)注意动静脉内瘘的搏动和震颤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就诊。 连续性床旁血液滤过护理常规1.评估和观察要点 评估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了解病情;评估血管通路;评估患者合作程度。2护理要点(1)心理护理 接受连续性床旁血液滤过的患者均治疗时间较长,可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患者往往存在紧张、恐惧的心理。因此,在治疗前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让患者了解治疗的目的、方法,以减轻患者的思想负担,取得积极配合。(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1)采用24小时心电监护,血压、脉搏、呼吸、心率每小时记录

8、一次。并观察患者有无发热、乏力、眩晕、出汗、呕吐等低血压症状。2)准确记录动、静脉压、滤器压、跨膜压(TMP)、滤液测压。3)掌握治疗后24、48、72小时的患者肾功能、电解质及动脉血气分析值,及时汇报医生。4)防止连接管路脱落或扭曲,保持体外循环的畅通,同时连接管路采用两道固定(穿刺部位固定及床边固定),以防意外。(3)血管通路的护理 血管通路是患者的生命线,连续性床旁血滤的患者大多为急诊或临时透析的患者,以深静脉双腔留置导管为主,深静脉双腔留置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感染。插管时需无菌操作,插管后采取每日更换敷料,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穿刺处用透气的透明薄膜覆盖并固定,以便观察。(4)抗凝的观察

9、与护理 1)连续性床旁血液滤过是体外循环,而每位患者的病情及凝血状况又有很大不同,因此抗凝剂的应用十分关键。肝素用量一般根据患者的出、凝血时间而定。2)密切观察滤器有无凝血,即观察滤器内的血色是否逐渐变暗,如疑有凝血,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快速冲洗,冲洗时严格无菌操作,严禁空气输入。3)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 包括消化道出血、皮肤瘀血、穿刺点渗血等情况。4)每2-6小时用试管法测活化凝血时间(ACT),根据ACT随时调节抗凝剂的用量。(5)正确处理报警系统 当血流量不充足时,动脉压报警。当静脉压回路阻力增高、凝血或管路扭曲进均会引起静脉压或跨膜压报警。护士要及时发现并能正确解除报警。3.指导要点(1)

10、首先让患者了解连续性床旁血液滤过治疗的目的。(2)指导患者在治疗中应由护士协助更换体位,以防管路扭曲、牵拉、出血不畅。(3)让患者在治疗时若有不适及时告诉医护人员,以保证治疗安全。(4)指导患者对深静脉置管的保护,以防感染。4.注意事项(1)用“肝素吸附法”预冲滤器及管道。使肝素可覆盖在管路和滤器膜表面以减轻血栓形成反应。 (2)治疗过程中保持血管通路引血畅通,血流量220250mlmin。当血流量低于200ml/ min或临时血管通路引血不畅通、血流量不足引起机器报警而频繁中断血流,导致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沉积,造成滤器及管道凝血。 (3)置换液输入方式采用前稀释法,能避免血液在滤器内过度浓

11、缩,减少滤器凝血和在 滤器膜上形成蛋白层,可延长使用时间,增加清除效果。(4)定时用100200ml生理盐水迅速冲洗管路滤器一次,冲洗频率可按需要增减。用于 冲洗而进入患者体内的生理盐水总量要计算到超滤总量中加以清除。(5)治疗中应避免由动脉端泵前侧支输入血液或血液制品或其他治疗的液体(如脂肪制 剂),以免血液黏稠加重体外循环凝血或发生输血反应影响治疗效果。自体动静脉内瘘护理常规【术前护理】1. 评估和观察要点评估患者的现病史、生命体征及全身有无合并症等;评估患者的心理、精神状况及自理能力。2. 护理要点(1)医患沟通 慢性肾功能衰竭影响患者生活的方方面面,患者存在着复杂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问题

12、,这使得他们很难接受一周三次血液透析带来的穿刺痛苦。没有护士的关爱,患者就会感到失去控制。因此,护士应该了解他们的需要,缓解他们的压力。向患者解释动-静脉内瘘手术治疗方面的各种问题,得到患者的信任,使患者接受手术,接受治疗。(2)常规检查 协助患者做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X光B超检查等项目。如有变化应及时通知医生,确定手术方案。(3) 术前备皮手术前一日皮肤准备(简称-备皮),范围上至肘关节以上10cm, 下至腕关节。(4) 过敏试验术前询问过敏史,做药物过敏试验,准备口服抗生素等。3.指导要点(1)指导患者做臂部锻炼每日3次或更多次数。(2)指导患者保持造瘘侧手臂皮肤清洁,无破

13、损。及时修剪指甲,经常更换内衣,保持个人卫生。4. 注意事项(1)医生一旦确定造瘘位置,应告知患者造瘘手臂不能测量血压或静脉穿刺。(2)手术前一日应停用降压药及抗凝药,防止低血压或术中出血。【术后护理】1.评估和观察要点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直到平稳。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情况,如渗血较少可轻压止血,压迫时始终保持血管有震颤。渗血较多需打开伤口,结扎止血。观察手术肢体有无肿胀,手指末端有无苍白、发凉、麻木等缺血症状,及时加强术肢保暖,防止血流不畅。2.护理要点(1)术后1224小时患者应卧床休息,术侧肢体取伸直位,并将术肢抬高,使其高于心脏15以上,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水肿及吻合口张力。患者卧位时用软枕

14、垫于术肢下以抬高整个肢体,睡眠时将术肢置于简易的术肢防护支架下,以减轻棉被的重压。立位时将术肢用绷带吊于颈部。(2) 伤口每日换药一次,注意伤口有无红、肿、疼痛、皮肤温度升高等感染征兆,发现异常及时处理。(3)每日23次作功能检查,用听诊器听血管杂音,沿静脉方向触摸血管震颤,如杂音变弱或震颤范围缩小,提示有狭窄或血栓形成,应及时处理。3.指导要点(1)术后3天伤口愈合好,无渗血、无感染,可进行握拳和松拳运动,每天3次,每次连续运动2030次。(2)术后5天,可握橡皮健身球,力度逐渐加大。(3)术后7天术侧手握橡皮球的同时对侧手可在上臂(术侧肢体肘上部)抓握,瞬间挤压阻断血流,注意两手协调,同时

15、进行,持续23秒,可以增加血流和压力,达到促进内瘘静脉扩张,管壁增厚的目的。4.注意事项 (1)保持造瘘肢体的清洁,干燥,禁止测血压、抽血、输液、受压、佩戴饰物。(2)不瞬间用力、不过度持重、不长时间屈肘阻断血流。(3)注意养成每日多次用手触摸血管震颤的好习惯。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护理常规1.评估和观察要点(1)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至少需要4周,最好等待812周再开始使用,以减少并发症,延长其使用寿命。(2)血管受年龄、胖瘦、病理状态影响以及血管壁的厚薄、管腔宽窄、血管弹性好坏、脆性大小、以及皮肤是否松弛等的影响。因此穿刺前要充分评估动静脉内瘘及自身静脉情况,充分暴露该穿刺部位肢体。(3)合并有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患者,要监测造瘘肢体缺血情况。主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