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部述职测评报告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7631860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支部述职测评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村支部述职测评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村支部述职测评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村支部述职测评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支部述职测评报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村支部述职测评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大家好,我作为xx村支部书记兼村长,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在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的全力支持下,我顺利地走过了两年村支部书记及村长的历程,在这两年之内,在村支部、村委会集体的领导下,圆满完成了村支部及村委预定的目标、任务。在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就本人两年来的工作述职如下: 一、抓班子建设,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整体水平。 我与村支两委班子成员深刻认识到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本村建设的重要意义,狠抓班子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从解决人民穷的问题做起,狠抓党员的思想认识。两年来,我们村每个月都要定期组织支部班子成

2、员学习中央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系列文件,学习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各党员党建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重要问题和困难。提高群众收入,产业调整结构为起点,党员、干部带头以种植树苗为主,种植种类以核桃树,侧柏,柳树,杨树,桃树为基础,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通过跟班子成员和广大党员谈心、交心,动员他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投入到村支部确定的产业结构目标中,使班子带领群众致富增收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班子成员和广大党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实现了产业调整的新突破,班子战斗力明显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二、抓制度和作风建设,提高党员队伍的双带双富能力。 支部

3、成立了以我为组长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从整章建制入手,建立和完善了基层党建各项制度,规范了民主制,三会一课制度,干部包队制度和村干部理论学习以及村务公开、民主理财等制度。通过抓党员和支部作风,对于在发展经济中的双带双富作用明显增强,支部在信息、技术等方面对广大党员和群众服务。通过狠抓思想作风建设,切实改变了村干部和广大党员的工作作风。现在我村共有新老党员26名,预备党员3名。年轻党员占党员总数的百分之四十。在发展党员时,支部严格履行发展党员的程序,建立预审制度,同时继续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建立谈心和定期考察制度,使一些优秀的积极分子加入到党组织中来,加强了支部的储备力量。 三、抓

4、热点问题,通过全村的文明程度。 1、积极抓好双拥工作和扶贫济困工作,2年来村支部累计投入万余元用于此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向贫困户、特困户发放慰问金万余元,七一和春节期间,慰问老干部、军烈属8名,累计慰问金额1万余元,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重阳节聚餐并发慰问品,累计慰问金额1万千余元,把党和政府的关怀真正融入到每个贫困户的心中。 2、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加强对我村村民的思想道德、法律、法规以及村规民约的教育,支部以创建美好家园,倡导文明新风为主题,深入持久地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广泛地开展丰富多彩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搞好党员设岗定则活动,发挥党员的职能作用,极大地增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5、,为我村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3、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坚持依法办事,依法治村,根据在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我组织村两委班子认真研究并予以解决。 四、响应国家号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作为x村的支书兼村长,深感自己责任重大,时时处处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来严格要求自己,力求为本村及全村村民谋利益,村里吃水、磨面粉不用村民自己花钱,就是外村的人来磨面都无偿免费服务;每年为村民发福利,使村民能时时刻刻感到国家的温暖;硬化路面,实现了户户通硬化路面,解决了村名下雨和秋收道路泥泞的局面;新修了舞台一座,并新建文化娱乐广场260平米,使村民们有了文化健身的场所;建设老年中心,使老年人有了精神依托的场所;现在正在筹资建设农村公园,正在建设当中;及新修桥梁一座,解决了村民们因下雨出门过不了河的局面;随着逐步的发展,我深信娘娘村在村支两委班子及全体村民的努力下,会建设的更加美好,更加富裕。 两年来,本人在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缺点,还有许多工作村民不够满意,今后我将以一个党员的标准继续为x村的父老乡亲们服务。第 1 页 共 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