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环境工作总结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7631378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环境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地质环境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地质环境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地质环境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地质环境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环境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环境工作总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1年天桥区地质环境工作总结 天桥区的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国土资源局具体指导帮助下,坚持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扎实工作,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地质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环境的好坏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做好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是矿产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认真贯彻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维护良好的矿业秩序的重要举措。 为切实加强对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我局在认真学习领会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积

2、极主动地向区委、区政府领导汇报工作开展情况,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我局把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列入重要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此外,还充分发挥各有关乡(镇)、办事处的积极性,分局与有关镇、办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工作任务,责任目标,制定了奖惩制度,为切实做好地质环境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认真开展各项业务工作 (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的重要职责,我局按照市局的部署要求,结合我区实际,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地质灾害专项文件下发各办、镇,并成立了有分管局长、矿管科长等组成的工作组,深入到各有关

3、办、镇及重点村(居),传达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切实落实检测、预报、防灾避险的各项措施及24小时值班制度,地质灾害速报制度;检测巡查制度;地质灾害预警信息接受制度和地质灾害日报制度等各项制度。各办、镇及重点村(居)制定了24小时值班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建立起了区、办(镇)国土所、村(居)组成的防灾报告三级网络及应急指挥系统,适时进行检查和演练,并要求发现地质灾害隐患及时报告区、市国土资源部门。进入汛期以来,区政府高度重视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分析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形势,按排部署防治任务,多次下发文件,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我们按照市局和区政府的要求及部署,对全区七座山体又全面

4、进行了地质灾害隐患点再排查。经过排查,发现七座山体中有四座体存在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隐患,防治任务非常繁重。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不同情况不同位置,区政府分别将防治任务落实到相关街道办事处和村(居)、单位等,以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1、全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情况及防治措施药山药山位于药山街道办事处辖区内,药山周围主要有洋涓社区、张庄社区、卢庄社区和安乐镇社区四个居委会,前期己对威胁洋涓社区居委会药山西侧122户居民的四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工程治理。经过对药山的再排查,发现药山东侧有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对张庄社区居委会的部分居民构成威胁。防治措施:(1)落实好监测、巡查、

5、预警措施;(2)在明显地段设立警示标志;(3)及时发放“两卡”;(4)进行地质灾害治理,消除地质灾害隐患。鹊山鹊山位于天桥区洛口街道办事处辖区内,山体呈南北向分布。在山体东侧分布有鹊山东村,人口约135户计500余人,山体西侧分布有鹊山东村新村。鹊山山体由闪长岩组成,山坡坡度较陡,岩石破碎且非常严重,裂隙分布较多。据调查,在山顶及山体东西侧分布有多处危岩体,危岩体尺寸大小不等, 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山体西侧危岩体分布则相对较少。受风化、降雨、地震等因素影响,存在失稳可能,形成崩塌地质灾害,对下方居民生命及财产构成严重威胁。防治措施:(1)对处于危险区范围之内的居民采取搬迁或避让。(2)在未搬迁

6、之前办事处应组织相关居民委员会做好监测、巡查、预警措施;在明显地段设立警示标志;及时发放“两卡”,做好居民避险工作;(3)进行地质灾害治理,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北马鞍山北马鞍山位于药山街道办事处辖区内,在对北马鞍山的排查中,发现在北马鞍山的西南侧有1处因王炉社区居委会削坡建房形成的垂直陡坡,尽管开发单位对该陡坡进行了处理,但未经相关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无法确认是否达到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标准。防治措施:由药山街道办事处组织王炉社区居委请相关专家对该处护坡工程进行检查验收,达到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安全标准。粟山粟山位于药山街道办事处辖区内,山体东侧有卢庄社区居委会的部分民居民削坡建房形成的陡坡1处,且都未

7、经任何处理,在风化、降雨等因素影响下有可能形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治措施:(1)落实好监测、巡查、预警措施;(2)在明显地段设立警示标志;(3)及时发放“两卡”,做好居民避险工作; (4) 进行地质灾害治理,消除地质灾害隐患。2、制定防治方案,落实防治责任按照市局的布置要求,我们把201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做为一件大事来抓,已于6月份就编制完成,并报区政府批准实施,该方案对2011年全区地质灾害趋势进行了预报,明确了地质灾害防范期及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和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提出了防治措施、建设及防灾减灾的对策,重点突出了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落实。 应急预案确定了应急

8、组织机构及职责,组织机构由应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专家组、应急中心和应急指挥部组成。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区长担任,副组长由区政府应急办主任和国土资源分局局长担任。成员单位为国土局、发改委、财政局、民政局、公安局、建委、交通局、水务局、卫生局、教育局等机关部门。此外,应急预案对监测预警机制的建立应急响应、应急响应结束及后期处置、保障措施的制定等方面也都进行明确的规定。 为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要求,有关办(镇)国土资源所完成了同级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做好汛前的调查工作,北园、洛口、药山街道办事处依据本方案,结合本辖区地质灾害实际情况,编制了2010年度各自的地质灾害防

9、治方案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进行应急预案演练,尤其是药山地段灾害点所在办事处和洋涓村分别按照预案进行多次演练,通过演练,使大家进一步熟悉了预案,增强了忧患意识。 3、切实落实好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制度为认真执行好地质灾害方案、预案,建立了群测群防网络,落实险情巡查、灾情速报、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强降雨时增加值班力量,值班人员,带班领导必须到岗到位,公开值班电话,确保24小时畅通。汛期有专人登录省地质环境信息网接收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接收市气象局发布的气象预警,做好上传下达,预先做好防范工作。(二)积极推进“五到位”建设工作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基础能力建设。确保“五到位”制度在乡(镇)国土

10、所得以落实,通过“五到位”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完善区、乡(镇)村三级地质灾害群策群防网络体系,进一步强化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建设。(三)认真组织开展勘察项目的年检工作。 我区现有一处勘查项目,即山东黄岗集团在黄河北煤田勘查登记,经过年检,该项目符合年检要求,勘查登记手续合法有效,未发现有以查代采等矿业违法行为。(四)抗旱找水打井工作为认真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视察山东抗旱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抗击百年一遇的特大旱情,省、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立即安排布署抗旱找水打井工作。我们天桥区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安排,立即行动起来,把分配我区4眼浅水井的打井任务做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与具体负责打井技术工作的山东地质测绘院一

11、道,在大桥、桑梓店两镇和相关村的大力配合下,共同努力,于3月15日之前顺利完成我区的抗旱找水打井任务。3月18日,通过了专家组评定验收,其中两口井被评为优秀等级。(五)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备案工作全年共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备案20余宗,为广大建设项目单位及时办理相关用地手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三、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打算在市局和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的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正在紧张有序、扎实有效的向前推进,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一是宣传力度还不够,特别是各街(镇)、村(居)领导干部和部分群众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认识还不到位,对隐患点的危险

12、性意识不强,存在侥幸心理。二是对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了解掌握的不够,特别是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警、预报水平还有待于提高。为此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几点:(一)、继续深入学习贯彻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国家、省、市各级政府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感和危机感,本着对国家、对人民生命和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二)、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所承担工作任务的重要性、紧迫性等方面入手,着眼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本知识和防灾常识等方面,采取各种形式做好宣传工作。(三)、常抓不懈,警钟长鸣,把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当做一项长期的工作、持之以恒的抓下去,抓出成果、抓出实效,为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济南市国土资源局天桥分局二一一年十二月十三日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