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山西省中考适应性训练-语文质量分析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630950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山西省中考适应性训练-语文质量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2山西省中考适应性训练-语文质量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2山西省中考适应性训练-语文质量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2山西省中考适应性训练-语文质量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2山西省中考适应性训练-语文质量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山西省中考适应性训练-语文质量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山西省中考适应性训练-语文质量分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省第一次中考适应性训练试题试卷分析科目:语 文 单位:西烟中学语文教研组时间: 全省第一次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试卷分析全省第一次中考适应性训练已落下帷幕。为了客观、真实、及时地反映试题试卷的情况,便于今后教学研究和有效复习,我们结合本校实际,对本次语文试题进行了认真细致地研究,结果如下:试题部分(一)总体评价:本份试题命题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及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为依据,本着强调积累、突出读写、鼓励运用的原则,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命题不仅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更注重考查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

2、中的感悟、体验和审美活动;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性。总的来说,试题知识覆盖面广,难度适中,基本达到检验阶段复习效果的目的。试题紧扣课标和2012年考试说明命制,对初三最后冲刺阶段的语文教学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二)具体分析:1.知识采集情况 【总评】本次适应性训练的试题回归课本的导向性明确,覆盖面广,题型规范,考点周全,注重对学生的基本积累能力、观察能力、辨析能力、主观评析能力及真情写作能力的考查。【细评】第一大题(基础)回归课本,注重积累,题目涉及诗词积累、字音形、文学常识及语法知识、名著阅读等多个方面,较全面的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二大题(阅读)从古文、记叙文

3、、议论文多个角度,不同侧面设题,注重文体知识的考察。此份试题未涉及说明文。2主客观题的比例设置 【总评】主客观试题设置比例合理。比值为1/3(客观题占30分,主观题占90分),与近几年的中考命题思路吻合。 【细评】:第一大题(基础)以客观题为主,满分20分,有18分为客观题。与今年考试说明提到“注重基础,回归课本”的命题思路一致。 第二大题(阅读)文言文阅读继续遵循“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原则,试题以客观题为主;记叙文选材适宜,文质兼美。题目的设置涉及内容的感知、形象的分析、写法的初探、语句的品析、主旨的把握考查,题意清晰;议论文阅读选文适当,观点鲜明,富有时代气息和教育性质,论据充分,可读性强。

4、题目设计包含了论点的判断,论证方法的辨析,表达方式的掌握,论据的补充及观点理解几个方面。 第三大题(写作)半命题作文“读书的 ”兼具命题作文的限制性与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导语拓宽思路,题干简洁明了,要求清楚。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读书。试卷部分(一)基本情况题 型分 类(一)基 础(二)阅 读(三)写 作汇总平均得分14.2127.7838.2680.25难度0.710.560.770.67区分度0.420.440.170.38优秀率61.4015.610及格率86.948.697.492.6最高分193646101最低分6152554(二)具体分析 1主要成绩 卷面整洁,书写规范 县局近几年极

5、为重视学生的卷面及书写,细化到卷面分的设置,错题的更正方法,字体及行距的规范要求,学生呈现在试卷中的卷面极为整洁,书写较为规范,很少出现胡乱涂抹、字迹不清的现象。思路清晰,表达合理由于我校长期对学生答题思路的有效训练,本次试卷中反映出学生解答每一问题时,基本做到了思路清晰明了,表达条理规范,这一点在现代文阅读题中体现极为明显。注重基础,掌握牢固本次试题基础知识偏多。在七、八年级内容尚未复习的情况下,我校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为理想,30分的基础题,多数学生得分在23分以上,这与我们一贯注重基础知识的正确性,将识记教学落到实处密不可分。 2.存在问题、原因及应对策略(1)基础:年级均分为14.21分

6、。【存在问题】第1题中“燕”“生”“身”“罔”“满”等字的书写有误;第2题“称”的读音掌握不牢;第3题“因地制宜”“再接再厉”“重峦叠嶂”“谈笑风生”等加点字的辨析不清;第5题名人传的作者知之甚少。【主要原因】涉及七、八年级的知识尚未复习;平日教学未注重对易混淆、易出错字的辨析。【应对策略】夯实基础,务求准确,认真细致,力避失误。(2)阅读:年级均分为27.78分,记叙文阅读的得分率偏低。【存在问题】 文言文字词解释与翻译不够准确,如:第7、8题;审题不到位,不按要求答题,如:第10、11、17、20、21题;整体感知能力较差。如:第6、11、12、13、16题;文体阅读的知识欠缺,不能使用正

7、确的文体术语,按照特定的文体特点回答问题,如:第14、18、19、20题等。【主要原因】尚未进行分类专题复习;审题习惯的培养未在教学中引起足够重视;文体术语的有效讲解与区分未在教学中落到实处。【应对策略】研读考试说明,明确考点,加强针对性训练与指导;将审题习惯的养成细化到每课时的教学,每道题的讲解中;梳理文体阅读的知识与方法,减少无谓失误。(3)写作:年级均分为38.26分。学生的创作意识和美文意识进一步加强并有良好的体现,写真情实感,注意提升立意,文采也有明显提高。【存在问题】文体意识不强,以“我”为叙述者的漫谈作文有相当数量,叙述缺乏完整的故事情节和明确的六要素;“散文”只散不聚,缺乏清晰

8、的主线和作者思想感情的注入;议论文体较之于前两者更过一筹,非叙非议,论证乏力。选材老套,缺乏细节,或泛泛而谈,大而无当。如:诸多学生空谈读书的方法、益处,为将自身融入文中,缺乏真情实感。创作思路狭隘,思维肤浅。如:多数学生仅将读书范围锁定在学校的课堂上,未能把视线投入课外,投入生活中。【主要原因】作文指导无所适从,训练未形成统一体系,不能从多个层面有效指导学生写作;学生能掌握一些写作方法技巧,但平时不积累,素材缺乏,无好“米”下锅,有劲使不上。【应对策略】加强针对性辅导,树立文体意识,注意素材积累;提高美文意识,树立创作思想,力求内容具体、结构巧妙、卷面整洁;鼓励以读带写,以他山之石攻自己之玉

9、,整体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落实真情写作,撰文以实,感人以真。 3.备考建议把握命题方向从本次试题来看,所设试题紧扣语文课程标准和2012年考试说明,如:第4题,考查文体知识和语法知识,是今年明确提出要考查的;第14题考查文章的表现手法,“托物寓意、欲抑先扬、开门见山、卒章显志、承上启下”是今年考试说明关于现代文阅读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也是今年明确提出要考查的知识点。因此,在复习阶段,一定要领会课标精神,认真研究考试说明,依据省及县复习研讨会,把握住中考命题方向,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的复习,做到有的放矢。狠抓卷面书写根据复习进度,下一阶段即将进入专题复习,各门学科都将以试题试卷的形式与学生见面,因

10、此学生肯定有厌倦情绪,由此带来的是书写浮躁,字有可能会回归原样,所以在下一阶段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卷面书写,向卷面要分数,狠抓书写,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严格把关、要求具体、精心指导、强化训练。夯实基础知识对于基础知识的复习,一定要立足课本。从这次考试的试题来看,课本是根本,一定要用好课本。如:第1、2、3、4、5题,考查的就是经典课文中的原词原句,有11%的学生出错,这是不该丢的分;第8题,翻译句子,25%的学生未能译准关键词的意思,失分现象严重。学生答题状况充分说明基础知识还需进一步夯实。(1)字词复习。建议教师把六本语文书的重点字词整理出来,再适当补充一部分常用字词,搜集整理打印出来,便于

11、学生记忆,也方便教师检查落实。每周落实一册课本,分散复习,效果会好一点。(2)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一分不失,利用每天早读的时间按计划背诵50篇文言诗文,古诗词和文言文重点句子反复记忆、默写落实,教师可把易错字的诗句筛选出来,重点强调,防止学生反复出错。(3)名著阅读。学生通常是记不牢固、写不准确。关于名著的复习,可采用知识网,把六本语文教材附录中的名著导读整理出来,把书名、作者、人物及性格特征、主要事件、作品主题、写作特色等知识系统疏理,形成知识网。可以利用每天早读或课堂让学生分别记忆,两三天掌握一本名著知识,日积月累,反复记忆。(4)文言诗文。注意三点:一是文言实词,课标要求的16篇文言文中出

12、现的实词,一定要落实到纸面上,关键是反复记忆,文言文没有三五遍,学生是掌握不牢的;二是句子翻译,重点句子要逐句、逐人落实;三是把握课标,对准考点,化繁为简。文言文只需掌握必要的知识点(文学常识、作者简介、文章主题、主要写法、重点字词)就可以了。强化阅读训练(1)精心筛选试题。我们一定要对准知识点、考点精心筛选试题,要有的放矢,目标明确,训练有效,力求教的明白,学生学的清楚。(2)进行专题演练。要针对不同文体,专题训练。每种文体,可挑选7、8个经典语段,进行演练。每种文体的各个知识点要训练到位,对于易考的知识点更要反复训练,讲解指导到位,同时应做好专题的复习与总结。总之,进行专题训练便于学生对不

13、同文体知识点的掌握和提高。(3)重视方法指导。现阶段,学生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语段看不懂就做,题看不清就答,答不完全就止。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方法指导。要引导学生:多读语段-最少读三遍(默读、速读、跳读);审清题意-2/3时间审题,1/3时间答题;多角度思考答题等。(4)树立五种答题意识。即文本意识(细读文本,答案就在文中)、文体意识(理清概念,做好比较)、规范意识(树立“一个题就是一类题”“一类题就是一个答题思路”的原则)、厚度意识(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味)、语文意识(语文术语运用)。加强写作训练(1)注重积累,丰富内容。近年山西中考作文越来越注重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能力,

14、要求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所以,中考作文复习的第一步就是积累。积累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情,观察身边的各种不同的人群,关注社会热点。中考前夕,要求学生对自己积累的材料再做一些整理、分类、梳理,那么,考试时就能打开思路,拓宽内容,提高作文效率了。(2)扬长避短,强化训练。中考已为期不远,再一味地要求学生克服作文中的弱点,似乎已经不太现实了。因此,关键还是找出学生在写作中的“闪光点”,尽力把他的优点“发扬光大”。如,有的学生人物描写很出色,那就让他在人物描写上多下工夫,在批改作文时对他进行特别辅导。同时指导他在作文审题时,选材尽量靠近写人。同时,强化系列作文训练:立意、审题、选材、

15、表达、布局等专项训练。有计划,有重点,有目标,有针对性。如:精心锤炼开头、结尾,力求达到“凤头”、“豹尾”;安排合理的写作顺序,条理清晰,层次分明。(3)真情写作,创意表达。考前写作训练,要求学生“我笔写我心”,表现自己,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写生活见闻、生活感受,力求写出真情实感。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使用一些优美的词句,模仿优秀作品中的修辞,引用一些“古诗文”、“名人名言”等,增加作文的文彩、内涵。鼓励学生在拟题、修辞、表达方式上“一鸣惊人”,突出“个性”。以上,只是我们对本次中考适应性训练做地肤浅分析,其中不免有许多疏漏和错误之处,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最后祝我县2012年中考再创新高! 西烟中学语文教研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