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7630596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设计小学数学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设计1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求商的方法。只有经历“从头到尾”的探究过程,学生才有可能真正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因此,本设计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历出发,让学生先动手分一分,并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及结果,为学生自主探究创造条件。再进一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假如不用分一分的方法,还可以怎样算出商?”,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在学生交流了几种不同的方法后,重点指出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更加简便准确,让学生明确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先进性。在此根底上,鼓励学生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去解决例2,加深学生对“用乘法口诀求商”这一方法的理

2、解。2利用直观模型沟通乘、除法之间的联络,理解算理,形成算法。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对求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必须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因此,本节课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对照直观图写出3( )12,通过探究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沟通乘、除法之间的联络,让学生理解求商的思路,掌握求商的方法。课前准备老师准备 PPT课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自主探究1(课件出示教材18页例1情境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故事)弄清题意,运用平均分的知识解决问题。(1)引导学生看图并考虑:猴妈妈可以给几只小猴分桃?(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并说一说分的过程。(3)小组合作,交流分的方法并列出除法算式。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1)引导学生考虑:通过分一分知道了可以分给4只小猴。假如我们不动手分,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123的商是多少。(2)小组合作,探究解题方法。(3)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预设生1:用12依次减3,4次正好减完。生2:1只小猴分3个,2只小猴分6个依次累加,4只小猴正好分12个。生3:123等于几,就是求12里面有几个3,因为3乘4得12,所以12里面有4个3。3提醒课题:同学们的方法都非常好,尤其是第三种方法,想3乘几得12,可以用乘法口诀“三四十二”来解决,更加简便准确。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板书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4引导探究,教学例2。(1)课件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读题、审题并考虑:从图中你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从图中理解到的信息)(2)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3)学生根据搜集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老师随之板书。每屉装4个包子,装了6屉,一共有多少个包子?一共有24个包子,每屉装4个,可以装几屉?一共有24个包子,平均分装在6屉里,每屉装几个?(4)引导学生列式解决问题,说一说算式的含义。(学生列出算式:46,244,246)(5)学生列出算式后,引导学生考虑:每个算式的结果是多少?你们是怎么算的?(6)学生汇报结果及计算方法。(用乘法口诀计算)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